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风暖酒香迎新春

时间:2013/2/17 作者: 孤竹子 热度: 5473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新春降临,很自然会想起这首年味儿十足的诗。全诗宛然是一幅清新、明朗、欢快的喜庆年画:大年初一,艳阳高照,暖风习习。送旧迎新的爆竹声中,人们欢笑、饮酒,张挂新春桃符……诗的语言简明如话,却内蕴丰富。首先是浓郁的生活气息,短短四句,展现出迷人的古代民间过年风情。

    烟花爆竹送走旧年,新年的早晨充满喜气,人们刚经历了除夕夜的“守岁”。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这样记载古代杭州的“守岁”:除夕夜,百姓家中遍燃灯烛,桌上放满瓜果菜蔬、糖果蜜饯。爆竹声、鼓乐声彻夜不息,明亮的烛光,映红了天宇。孩子们欢天喜地,整夜玩着各种游戏。南北各地,方式不尽相同,寒冷的北方,合家围着热炕包饺子,欢度良宵。人们以各种温馨、喜庆的方式,送走旧岁,迎接新春。

    不眠夜过去,人们又在暖风丽日中畅饮“屠苏”酒。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住在草庵里的人,题庵名为“屠苏”。他每到除夕,便给众邻里送上一个药囊,让他们把它浸入井水中,大年初一取出,浸泡到酒中饮用,以此防治瘟疫等疾病。人们感激他,却不知他的名姓,于是这药酒就用了他的草庵名。过年饮屠苏酒,渐次流传开去,成了过年习俗之一。《武林旧事》说,宋时杭州过年,医师们大都会给众人送上一个屠苏袋,用五色线编结成四金鱼同心结,以示吉祥如意,袋中的药物、香料等,丰富了许多,让人们泡酒滋补、驱邪。

    新春日张挂“桃符”,是源于古本《山海经》记载的传说:茫茫沧海中有座仙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树。树间有神荼、郁垒两位神人,专门捉拿害人的恶鬼,送去喂虎。早先,民间百姓过年时在门前立个大桃人,门窗上就画上两位捉鬼的神像,用来镇吓鬼怪。唐五代起,人们改用桃木做成版,画上镇鬼之神,或写上祈求平安的祝祷词等,就是“桃符”。以后,就简化为纸上写对联,也就是今天看到的春联了。

   王安石不仅是大诗人,也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他的作品总是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寄寓着令人回味的哲思。吟此诗时,他正在神宗皇帝支持下,顺利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以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他心情愉悦,又恰逢一个晴朗明丽的新年,于是情景交融,成就此首千古名诗。“总把新桃换旧符”,表明了他变法的决心和信心,而新年的气象、欢欣的场景、陶醉的氛围,则寓意了:改革才有生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