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年的记忆

时间:2013/2/3 作者: 第九天堂 热度: 70596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中国人的小年,吃了送灶粑粑,每个人都长了一岁。孩子们的欢乐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似乎已经过了大悲大喜的岁月,过年就过年吧!但关于年的记忆却很有趣,想念的是小时候老家的过年情景,年的气氛是那样的浓郁,整个腊月和正月,都是围绕着“过年”忙个不停,脑海里泛起的是一朵朵充满温馨、欢乐的记忆浪花。

       浪花一:存鸡蛋。大概从农历十一月份开始,家庭主妇们就要开始贮存过年的鸡蛋了。而农村的土鸡蛋每到这时也是特别的吃香,每逢过年,人家来购买的时候,总推辞着说,自家也要留着过年做香蛋呢。因为香蛋是正月里招待客人的必备茶品。客人来家,首先先吃两个热滚滚的“元宝”,才可以显现主人的热情。按照习俗,这元宝不吃,便显得不够真诚,于是勉强吃一个,如果走了四五家亲戚,就要吃四五个,结果肚皮撑得饱饱的,不消化,这就是所谓的“年饱”了!

      浪花二:打切糖。打切糖一般也是在腊月就要开始张罗。记得那时候,这种活儿都是在自己家的厨房里完成的。打糖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糖的主要原料是糖稀,炒熟的冻米籽儿,还有一些配料,如花生米、芝麻等,掺在里头,更好吃。打糖的时候,人手必须充分,这时候,往往发挥邻里亲戚的团结合作的力量,大家一起来合伙制作切糖。厨房里热火朝天,炒的炒,拌的拌,所有的作料都要先弄熟了,然后用糖稀粘合在一起。那阵阵的炒货的香味儿,远远就能闻见,馋人的口水。堂屋里呢,打糖的人们要有好的刀上功夫才可以胜任这一道工序,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因为把糖稀和糙米等作料混合在一起,是要有臂力的,得仔细翻动混合均匀。加进去花生,就是花生糖,加进去芝麻,就是芝麻糖,即使什么也不添加的,也有原汁口味。把这些料子放进一个木头框子里,再用木棍或者擀面杖之类的把表面滚磨平整,使其结实的黏在一起。稍一冷却,便开始用刀切成一片片厚约半寸的方形糖块。小孩子最耐不住嘴馋了,一边看一边拿着多余的作料在吃个不停,一旦成形,就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塞。但这时候还不是品尝的最佳时期,必须的等糖块完全冷却后,那时候才更香更脆呢!如今人们已经不在自家做这种切糖了,一是嫌麻烦,二是街上的手工作坊到处都有,人们想吃的话,随时可以买到。但是作坊里的切糖不是糖稀太多,太甜,就是作料不够地道,偶尔遇到好吃的,一问价钱,也是嫌贵。总不如小时候自家做的切糖货真价实,香甜酥口。没有了打切糖的热闹气氛,似乎这糖也少了点味道,所以还是不免怀念打切糖的美好时光。

     浪花三:做年糕。 年糕的用意想来是应年年高升之意吧,不知道流传了多久,至今人们仍然恋恋不忘这习俗。年糕的材料比切糖要少得多,程序也很简单。只需要把糯米和粳米的比例搭配好就行,泡上三四天的功夫,就送到作坊里的机器上做。功夫不在做年糕上,而是在排队上。平时做年糕的作坊也都闲着,只有到这时节,应着大伙儿的需求,才开张做生意。因此腊 月里生意是特别的火。很多人在半夜里就把米和担子挑来了,等到天亮时,已经是排起很长的队伍。所以往往是早上去打年糕,到晚上才返回家里。年糕做好后,先不急着放水,要晾几天,等干透一些,才把它们贮存起来。贮存的方法很简单,只用清水养着,过段时间换换水,防止发酸。用这种方法保养时间很长,可以从十一月底吃到来年的二月初,等天气一暖,就很容易变质。但到那时,年糕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了。

      浪花四:做米面。米面是好吃的,但是做起来太麻烦。但是那时的水磨,竹竿,和热气腾腾的面板,仍然让人回味无穷。米面的工序和切糖差不多,但是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那时候村里一家都有一台石磨,这石磨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制作米面。把泡好的米淘洗干净后,接下来就是磨面。大梁上吊着一个长绳子,系在石墨的把手两端,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磨面的工作,一人不停的往石磨里添 米,另一个人就使劲臂力来回的磨磨子。磨子转起来了,支支扭扭的成天的响着,从一家传到另一家去。往往要累的人筋疲力竭才能完工。第二天,蒸面的过程更是复杂。铁面板里撒上香油,浇上水面粉,摇晃均匀,搁在大锅里蒸透蒸熟,几个面板轮流着替换进行,蒸好的面皮还需要人把它晾在竹竿上,所以非常忙碌紧张。这边要有人把面板浇上面粉放进锅里,那边要有人晒面皮,晒好的面皮稍稍冷却后,还需要人手来切,切米面也和打切糖一样,需要刀工。拙劣的刀工是切不出好看的面条的。切好后再晾晒,需要好几个太阳(好几天)才能晒干。米面做好了,放进袋子里,客人来了,抓些出来泡一泡,用鸡汤下米面,是老家人招待客人的佳肴。

       浪花五:大扫除。这样忙忙碌碌的,腊月的上旬快要过完,眼看着就要到二十三小年了,接下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除尘。一年到头,总要把家里 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大人们带上大草帽,围上围兜子,拿起鸡毛掸子和竹叶绑成的长长的扫帚挥舞起来,把家里的蜘蛛网儿,灰尘,死角一扫而光,也把一年的晦气一扫而光。孩子们也在前后门窗,屋里屋外忙活着收拾自己的玩具,角角落落,家具柜橱,该整理的整理,该扔掉的扔掉,总之,过年了,家里就要整齐干净,焕然一新。

      小年到来,灶神爷要上天述职,得准备好送灶粑粑让他带着路上吃。这不,家家户户都忙着 做送灶粑粑呢!等灶神爷吃过后,我们便可以一饱口福,每到这时,父母亲总要告诉我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吃了送灶粑粑,就代表又长了一岁了,那时我们都很高兴,手舞足蹈的欢庆,因为长大;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送灶粑粑也失去了太多的激动,因为老去。。。。。。二十三之后,年味渐浓,需要置办的年货要赶紧上街去买回来了。什么烟花爆竹啦,孩子大人的新衣新鞋啦,红纸门对子啦。。。。。。都要一样样的运回家里。人往街上涌去,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钱往店老板手里塞,红酒白酒炒货零食,一应菜肴全部都要列在购物单上。哪天买了什么,第二天要买什么,在头天晚上都要商量商量,想好了,不能漏掉。所以年底这几天啊,得天天往街上跑,哪能一次买全了呢!
这样轰轰烈烈忙活了一个星期,终于到了年三十。最后忙碌的一天,把一切都准备妥当,端上桌子,合家团圆,其乐融融。这是一个忙碌的年尾,人们兴奋的辞旧迎新,祈盼更好的幸福生活在新的一年里来到。新年到,一切的忙碌都停下来,正月初一,什么活儿也不干,一年到头总要清闲一天,谁也不出门揽事做。到了初二,又开始新的忙碌。。。。。。

       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