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蜻蜓

时间:2013/1/13 作者: 蚁楼蜂 热度: 69123

    说到蜻蜓,我的脑海里就立刻联想到它那透明的翅膀,也能联想到以它为标准制造成的直升飞机的模样,我心情高兴。联想到它未脱妖骨般荡游水底以小鱼为食的丑态,我特别喜欢鱼儿,故而怨愤不已。不过,尽管这么说,在蜻蜓由幼虫到蜕变的这一过程中,正是踏着“适者生存”这个步调的。还好,它能够在它离开水面蜕变成翩飞的天使,是以害虫为食的。哎,早知道这一点,我就不用为它的水下活动感到失望了。其实,谁都知道,它在水下时,是不知道“蜻蜓”这个名词所指何物的,还有在水下它是否也被鱼儿食用呢,这就要看它有没有登上岸了呀。这些我所说的关于它成长、“发达”的故事,是最简单的常识了,当小孩的时候就能给它哼成儿歌唱的,像什么“飞来一只大蜻蜓,鼓大眼睛、长翅膀,害虫见了就发慌”之类多了去了。

    说得好听一点,我是一个追“星”人,说得不好听一点,我是一个年龄不小却也还像那小孩子一样,一放暑假,我就像也是一个昆虫一样到处乱撞。但,我不像蜻蜓一样专门对付蚊蝇之类的害虫,我是要把那蜻蜓往我的口袋里装、往我的画里装。有人问我是搞科研的专门研究昆虫科的吧,那他错了。若要问我是个画家吗?那他只猜对了一半。我喜欢画画,这只是我的兴趣爱好,勉强算是个画者吧。这是实事求是,要知道,我画图从来不讲究什么色彩分配、什么彩绘素描临摹等等让人听着就头晕的名词。我追求的是打发闲空时间,同时,也为教我的三岁小儿子懂得点常识,省得他像我女儿小的时候一样,在读着课本上“面若荷花身似柳”的句子时,那课本上画的有图,她还问我荷花是什么吗,多幼稚呀。为此,我经常是当个大孩子领个小孩子兴致勃勃地散布在蜻蜓总是出没的地方。

    不用说,什么大川、名流(河流)有见证这些所谓的“大”与“名”的生物,就连路上的坑洼里的积水、烂碗的深不足两指的存水,这些个地方就有被生物见证着它们的盈与亏呀。只不过,不同的水源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罢了。但是,仅有的像这蜻蜓一样的动物能够适应这天壤之别的水源储蓄场地。要我说,只要不是沸水、只要不是化学水,那么在夏季时总有让人见到的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对爱不够专一和持久”的蜻蜓点水的场景。也许,杨万里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为什么他会在他的著作中,写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千古名句吧。其实是杨万里想说他自己像千里马一样将能被伯乐很快赏识的,或许也是赞美当时的开明君主在选拔人才为国为民做贡献上,做出的很值得拥护的举动吧。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言不虚。就对于蜻蜓这种昆虫本身,不同的人会给它赋予不同的指代与内涵,更何况是分析大诗人的作品,去猜测他的写作动机以及在他笔下的字句的内涵呢?!我想,只要是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地在它的行动中就能够得到宣扬与褒奖。不信的话,每年夏季来临时,都可以和着河边或湖畔的暖风,在消暑的同时,也能看看蜻蜓飞翔的轻盈、观观蜻蜓点水的姿容。我敢肯定,就连午后的阳光也总沐浴着它们,成就它们多种、多彩的翅膀。

   2013年元月13日(17: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