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的情与佛
—— 微博苏曼殊
1
江南某寺院得道高僧G说,他要带我们去见见那个“花和尚”。
他非常了解这个“花和尚”,因为“花和尚”曾经是他师傅的师傅的师傅。
这个“花和尚”可不是水泊梁山里的鲁智深。
他是谁?且放下你心中的烦恼,跟着G高僧去拜拜他吧:——
2
“花和尚”首先是一个和尚。在拜见他之前,G1高僧要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首禅诗:
无常如幻难说清,世事难料命如丝;
看透人生诸不是,但莫执著心自平。
见人之前先读诗,读诗才知道“花和尚”的道行深。你有什么感悟呢?
3
“花和尚”认为,出家就是以世界为家。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寺院,都是暂时的,不长久的。将来总有一天是要走的。
所以,我们是处处无家处处家。
处处无家处处家,才能一心向佛。处处无家处处家,才能活得自在而洒脱、超越而睿智、空灵而放任!
所以,得道者大多是流浪汉。
4
“花和尚”还认为,出家人看似无情,其实是多情。我佛如来,不仅爱天下的每一个男人,更爱天下的每一个女人。
不只是因为女人漂亮,更因为女人是天生的弱者。
没有女人,就没有这个世界。
没有女人,就没有众多的寺庙,更不会有在寺庙里念经的和尚。
5
“花和尚”不是一个普通的和尚,而是有着很高造诣的佛学大师。
他编撰了著名的《梵文典》八卷,填补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页空白。
大师生来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对于那些身遭不幸沦为妓女和穷苦人有着无限的同情和关怀。
他常常以“众生一日不成佛,我梦终宵有泪痕”来申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作家、翻译家、诗人、艺术家……
他创作的小说《断鸿零雁记》,为民初言情小说的开山作之一。他翻译的《茶花女》,迷倒了那个年代的多少青年男女。
他的诗风靡海内外,他的画不同凡俗、价值连城……
6
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作家、翻译家、诗人、艺术家……
还是一个革命家。早年在日本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被孙中山誉之为“率真”。
革命和尚、佛门奇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诗僧、艺僧、情僧……
你说的是苏曼殊吧?
恭喜你答对了!G高僧带我们去见的就是他,也就是他师傅的师傅的师傅。
7
生于日本,多年漂泊海内外。母亲是个东洋女人,父亲是广东茶商。
一个中日的混血儿,一个苦命的私生子。
在歧视、虐待、冷遇的“套餐”中,他一心要拯救的,是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
一双佛眼的后面,是一颗救苦救难的慈悲心。
8
人人都说他像贾宝玉一样,特别喜欢漂亮的女孩子。
一天, 东京的马路上,突然看到一位美女艺妓在前面搭电车。他兴奋不已,急匆匆地
赶上前去。
可是,电车已经开动。他被摔倒在地。
结果呢,美女没有追上,却撞落了两颗门牙。
从此,他就有了一个“无齿之徒”的外号。
9
17岁,在横滨留学的曼殊爱上了日本女孩菊子。俩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终于发展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
然而,由于女孩做过歌妓,苏家不仅坚决反对他们相爱,还到日本找菊子的父母兴师问罪。菊子的父母当众毒打了女儿一顿。刚烈的菊子,当晚就投海自尽了。
他的初恋,以不幸的悲剧告终。
10
在自传体小说《断魂零雁记》中,描述了他与日本又一少女静子的恋爱悲剧。
静子非常爱他,他也深爱静子。然而,已经出家的他思之再三,还是中止了与她的恋爱关系,并发誓“终身不娶”!
对于这一段恋情,他刻骨铭心。在多年后的诗吟中,他仍在哀叹: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11
又过了几年,曼殊东渡日本探母,遇调筝艺伎百助枫子。两人引为知音,互相爱慕。
据说,在他留下的诗篇中,一半以上是写给这个女人的。
心有灵犀,灵肉相通。然而,他们同居一夜,却什么也没有做。
次日,困惑的百助枫子问:大师和我究竟如何?
他答:我怕达到沸点也!……
12
曼殊爱女人,从菊子、静子到艺伎百助枫子,还有雪梅、雪鸿、雪南、娟娟……
这些人,在苏曼殊的描述里,无一不温良贤淑、知书达理,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在他的小说中,女性无一不是理想化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妙龄少女。
日常生活中,他总是幻想条件出色的女性为自己痴狂。
13
曼殊画画时,总是身着禅绸。妙龄女子侍立在旁,研墨铺纸;若画三月桃花,则蘸取女子唇上的胭脂,其画绮艳逼人。
他特别喜欢歌伎舞女。与他有交往的歌伎,有名有姓有住址的就有28人之多。
风流乃中国文人的本性,做了和尚的苏曼殊也不能免俗。
14
虽然风流,但他的骨子里却仍然是和尚。
虽然艳骨难收,心境又时时皈依禅悦。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他不是一般的禅僧,准确地应称之为“情僧”。
情与禅抗颜接席地渗透在他的骨髓里。其因缘应该追溯到他的悟性、个性及为人。
情缘未了的他,乃出家人中的在家人,在家人中的出家人。
15
他一贫如洗,却又挥金如土。
因为没有了银子,已经断炊几日。他躺在床上辗转呻吟。朋友见状,叹息一声:我再
晚来一步,那你不成了饿鬼了么?
朋友赶忙为他买米煮饭,走时还赠送给他100大洋。
他肚子刚刚填饱,就欣欣然去逛街。碰到一乞丐,瘦骨伶仃,挺可怜的。他便把剩余的钱一股脑全送给了乞丐。
16
又有一次,他与一位友人闲聊。友人从衣服里捉住一只虱子,正准备扪死它。
曼殊见状,急忙阻止:不要弄死它,丢到窗外去就行了。好在也是一条生命,放它一码,让它去吧!
真的是大慈大悲、菩萨心肠了!
17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他的出家是认真的。当选择了宁静作为生命的栖泊地时,心湖便不再有什么大波大浪了。
18
然而,任情使性的他还是不改风流倜傥的本性。妞是要泡的,花酒是要吃的。虽然出了家,他依旧是红灯区里的常客。
有人给他算过帐,说他花在妓院的钱多达1877元。在那一个普通女工月薪只有1——2元的时代,对于经常饿肚子的他来说,这绝对是让人惊叹的潇洒。
对女人,他总是一如既往地那么痴心、那么投入。
19
但是,您如果因此而认为他动了凡心、自甘堕落的话,那就错了。
他对女人的爱恋,在很大程度上是柏拉图式的,从不轻易越过性爱的雷池。
对于朋友的责难,他委屈地诉说:我就是跟女施主们谈谈理想、谈谈人生,连胸都没有摸过呢!
对于他的辩解,许多人不信,但是我信!
这是因为,对于佛法的大家来说,不可以常人常理论之。
20
然而,血肉之躯的他,自然有他的七情六欲。何况天生就是一个情种,对世间美好女子,一旦遇到即神为之夺,身陷情网;但当女子以身相许,他又忍痛拔掉情欲的“肉中刺”。
就这样矛盾着。彻底的自私,却又不曾活一己之私。
在情字上纠结一生,终生为女人倍受煎熬。
21
经常在妓院里出入的曼殊,据说有一条不成文的底线,就是不准妓女碰他的衣服。
有一个妓女不相信,轻轻碰了他一下,他马上把衣服脱了、扔掉。
在青楼里厮混多年的他,直到35岁去世时,仍然是一个守身如玉的处男。
别的和尚在寺庙里参悟,他是在妓院里得道。
22
诗僧、画僧、情僧。
诗人、文学家、画家。
激进的革命者、虔诚的佛教徒、恋母的儿子、爱女人的花痴、四海为家的漂泊者。
一个“亘古未见的稀世之才”(章太炎语)……
23
三次戒剃,一心向佛。忠于佛陀,救度众生。他一生没有毁犯戒律。
忏尽情禅空色。
1918年5月2日,弥留之际的曼殊要求朋友为他穿上一件蓝色的袈裟,然后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给这个世界留下最后的遗言,他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这一年,他只有35岁。
24
曼殊走了,多少人为之叹息,为之难过。
在他们苏家,最伤心的竟然是他那只有十多岁的侄女苏绍琼。悲痛欲绝的少女,写出了一首感天动地的诗作,然后服毒自杀了。
只留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诗人,飘零的诗人!/我,你的小侄女!/仿佛见着你:/穿着芒鞋,托着破钵,/在樱花桥畔徘徊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