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游云冈石窟感怀

时间:2012/8/14 作者: 猎鹰 热度: 72290

 

  一个烟雨迷雾的中午,我踏上了去云冈石窟的旅途。经过约20公里的路程,来到了大同西北的云冈堡,见到了五洲山,见到了雕琢与此山北崖,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我从东边的石窟开始浏览,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此刻才掀开了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石册,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卷画展现眼前。

  第5窟与第6窟为一组双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的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座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7窟优美而自然,有6个供养天人雕像,有“云冈六美人”之称;第8窟五头六臂乘神鸟的鸠摩罗天,体现出东西方艺术结合之妙;第9到第13窟被称为五华洞,因为清代时在石像外塑泥进行了彩绘,风格华丽。角线部位的三层佛龛的顶层周围有许多小佛像,是云冈最小的佛像,只有两厘米高,亦称“袖珍佛”。

第12窟被称为音乐窟,顶部雕有众多伎乐天,手持各种不同乐器,第13窟的交脚弥勒菩萨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第13窟的正中端座一尊交脚盘腿弥勒佛像,交脚盘腿的弥勒手腕下方雕有一尊起力学作用的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这尊托臂力士像有一米八的高度,服饰层叠,衣袂飘然,丝带飞扬。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也是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16到20窟被称为昙曜五窟,是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具有凉州及龟兹佛教之遗风,洋溢浑厚、朴拙的西域风格。北魏统治者相信来世可以成佛,天上人间,万世为尊。昙曜五窟分别代表着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和文成帝等君主,洞窟也充分体现着皇家的气派和尊严,其造型设计高大雄伟,气势非凡。

  而能够代表云冈石窟最高艺术的“昙曜五窟”中最壮丽的,我认为当属露天大佛。露天大佛在云冈石窟中不是最高的,但它却以威严的姿势、安详的神态、神秘的微笑、悠闲与从容的情态,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把印度、波斯、中国三种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代表了人类艺术达到的高峰。

  走进第18窟,佛祖正在讲经,侧壁上雕有两个聆听的弟子,其神态让人叫绝!其一,似乎一瞬间领悟了佛说的真谛,如醍醐灌顶,喜悦之情不能自禁,双手扪胸,拍手鼓掌;另一,则心领神会,含笑不语,默默欣赏和咀嚼着佛说的玑珠金言。同在感悟的喜悦之中,一个开朗,一个内敛,两人性格跃然石上。

  走过20窟,才知道在云冈,第5至20窟为其精华,其他石窟因严重风化和人为的破坏,都已经面目全非。导游介绍说,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所,有大小石窟佛龛一千一百多个,石刻造像五万多尊。这批精美的雕塑,融汇中外艺术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不知道当初昙曜高僧是如何突发奇想地开凿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石头,那时昙曜所面临的艰辛或许并不逊于唐三藏,这需要何等的魄力与心境。如今,面对如此的艺术,一切都已显得不重要,云冈石窟走过了一千五百年的风雨,依然神态自若,洗礼着人们的灵魂,多少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每次仰视它,都会让心变得高远。

这掩映在山色朦胧中的石窟,有的残缺不全,有的不复存在,但在这千年消失、风化掉的只是雕琢的风貌,存留的也并不是圣佛的兴亡,而是人类发展历史的沉重脚步,它似乎将人世间的历史全都浓缩在了这群洞窟之中。

遥远的钟声沉淀了游人的喧嚣,每个人神情肃然,沉默不语,或许朝圣的路本身就是心灵净化的历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