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最抢眼位置的,也是占空间最大的是学习资料书,从幼儿园开始,小学辅导,初中测设卷,高中参考。。。。。。分年级一堆堆整齐的摆在架上,目前这类书籍是书店最畅销的书籍。不仅是新华书店一家,其他私营的书店也是如此。然后就是儿童读物比较吸引小读者,所以摆在比较醒目的位置。至于文学类艺术类的书籍的种类和数目实在不敢恭维,稀稀疏疏的摆在架子上,一眼便可了然。这也有个好处,就是你若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书,能很快的知道这里有还是没有。名著是寂寞的,似乎只在装点充实书店的分量,因为假如一家书店没有了名著,就好像吃饭时没有了主要的菜肴,便不够完美。但它们的命运很是凄凉,人们来书店,光顾的不是它们,顶多在大家的视线里扫描一次而已,名著的作用就只是成了很重头的摆设。摆设只是给人看的,没有实际的用途。更多的人们来书店是带着功利的目的。我需要这一类书,为着下一步的目标的达成而来选购,这本无可厚非,书本来就是要为我所用。这是造成小城里目前最受青睐的便是学习资料、辅导、参考之类书籍的重要原因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成人自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书籍成为热门中的热门。是人们急功近利吗?也不能如是说。如果你是身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环境里,不免也会这样选择书籍。人们渴望通过升学考试这条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努力啃食这些学习资料,拼命地练习又练习,还有什么捷径呢?起码,我了解到的小城里人们就是这样学习的。因此,那些被冷落在书架上的文学类的书籍的命运自然坎坷,因为他们不能带给大家带来最快的改变和收益!所谓的文学素养还是等到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提高吧!
现在人们喜爱在网吧里呆着,要看书网上也是有的,来的更方便快捷又便宜,不像图书贵的要死。需要的资料百度一下都能搜索到,我也经常用此法找资料,这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好处。但是我总觉得这种快餐式的文化现象并不能代替阅读。真正的品味阅读的快乐,还需要从那些白纸黑字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当你用心去看一本好书的时候,你会感到心灵正接受者书籍给你的默默滋养,使你越发的丰富和强大。那是你的心灵与作者的交谈,对话,或者是聆听教诲。那些或深或浅的文字,携带的是作家深刻的思想精髓和丰富的情感,徜徉其间,你的心灵也会受到影响与震撼!才发觉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而作家都写在了书里了。也许这种影响来的很慢,因为达到这样的程度,你必须有一颗静静读书的心情。只可惜,我们周围这样读书的人们越来越少。
小城被五光十色的衣食娱乐充斥着。满大街都是晃眼的商店和饭店,显示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被冷落着,读书的环境堪忧。文化馆沧桑的如一位老人,伫立在南大街的一角,半年才听说有个什么活动或者展览什么的。仅有的图书馆虽座落在中心位置,但是房屋简陋的可以,比得上刘禹锡的陋室。庭前的两棵高大的广玉兰见证了它悠久的历史。借书室里只有左右两块书架,左边的五排书架上全是些旧书,书页泛黄,连翻动它们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浏览了书目,尽是些旧时的小说,杂书,实用书籍。。。。。。左边书架上标注着“新书”,只不过书皮纸张是新的印刷,书的种类五花八门,没有归类。若是你想找一本来看,必须从这些杂乱无序的书从里慢慢寻找,偶尔幸运的会遇到一两本如意的书,那就是你的造化了。再看阅览室,简直不能再简单了,架上的杂志寥寥可数,左右两边放着不少报纸架子,读者和图书一样的少,只有几个老花镜端坐在此看报。唯有人气的是电子阅览室,不少人在电脑前,不知道是游戏呢还是真的在找资料学习。看到此情此景,不能不叫来此看书借书的人失望之极!这座破旧不堪的图书馆就如架上那些发黄的旧图书一般,被世人遗忘在城市的一角了!
可喜的是最近听闻在建新的图书馆,希望新馆的环境能彻底改善一下。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场馆等外部的设施,还有最根本的是那些架上的图书。我去过上海江桥镇的图书馆,曾在那里呆过几个小时。那里的图书种类齐全,管理也十分到位,书籍分门别类的放在架上,只要你是个喜爱读书的人,在这里半天的时间是很好度过的,因为有那么多的可以值得一读的书籍。而我们来到自己的图书馆,估计呆上半个小时,你便索然无味了,迫切的要选择离开,因它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所以对于新馆我仍抱有一丝期待,期待着图书阅读的大环境能有所改善,好让我辈喜爱读书的人有个好的去处,不再受书店老板异样眼光的注视;也希望来新馆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只是我的这一点心愿显得十分幼稚可笑,因为真正喜爱读书的人并不多,至此,又不禁寂然了。想起那群读书的孩子,多么希望他们能永远保持这份读书的热情,不仅是为了长知识,还是为了喜爱阅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