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是德国最北端边陲城市之一,离丹麦约一小时车程。由于女婿公司的客户遍及全德国,所以他三天两头穿梭于这些城市之间。女儿有位退休飞行员朋友,另一对是他们的证婚人,都居住基尔市,顺便去看望他们。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室外天气仍然寒冷,天空却碧蓝万里。我们今天起了大早,七点刚过就出了门,以约两小时的行程,到了德国、丹麦边境城基尔市。
今天以串门为主,女婿把先我们送到退休飞行员家,下午去证婚人家接我们仨。他们居住市郊,两家相距很近。市郊房子式样别致,单家独院,却排列成行。老飞行员家是一幢独家别墅,周围绿色草坪,人工喷水小池塘,紧挨着是养满花木的漂亮玻璃屋。大客厅的前端,摆着下棋专用桌和两个单人沙发,靠墙是大型敞开的藏书柜。从陈设的书册和布置,不难看出是典型的老知识分子家庭。前面说过,凡退休者、资格老者,生活物资、居住条件都优越于一般人。
女儿告诉我,退休飞行员和老伴已经分居,子女成家立业,异地居住。德国人活得潇洒,想合就拢,不合则分。老人独居别墅,大小客厅房屋七八间,宽敞有余,有对三口之家的上海夫妇租住于他家,他们生活得像一家人,其中八岁的男孩与老人非常亲密。老人其实并不显得很老,退休不久,身子不胖,逞健壮型,活动灵巧,手脚麻利。
主人领我们参观后,招乎我们在小客厅坐下,便有事出去了(因为我们在他这里用午餐)。女儿将两个月的莉莎(连保险座椅)放置长沙发上,莉莎眼睛环视四周,觉得挺新鲜的。室内温暖适度。小客厅也有书柜,古董、玩物和摆设。茶几上有几盘水果、花生等茶点。德国人一般不叫客人用茶点,照他们的习惯和说法,主人摆放的食品,并非装饰物,目的就是给客人吃的,无需再请又劝,那样他们认为太俗套了。那天,我们可能出门太早,早上吃的早点已经耗尽,我和女儿都觉得胃开始有意见,午饭又还早,女儿已是德国人,慢慢适应于德国的生活习惯,便说:“妈,肚子饿吧!这里有花生、水果等,吃吧!如果讲客套,那就只有忍饥挨饿,不吃,那就白饿了!”我也只好露乡随俗,想吃就吃,满碟子花生,被我俩一扫而光,全报销了。
租住于老人家的上海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我们休息的小客厅。他们三口之家去德国已经四年多,她在基尔大学任职,她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小家伙讲得一口流利的德语。挺高兴与我搭话,他拿出他的德文作业本给我瞧,用汉语翻译告诉我,这是“圣诞节”等等。当时,我脑子有个闪念:“这孩子虽是汉人,却不识汉字了!现在读的、写的都是洋文。”我不免有些杞人忧天。在和我的交谈中,他深知我对德语一窍不通,除用汉语,别无选择。谈话中发现,小家伙口词出现“卡壳”,并开始词不答意,他的汉水平正在下滑,甚至开始淡漠。父母当然担忧。上海女士讲:“尽管我为了儿子不遗忘汉语,生活中,家庭里,我都用汉和他交流、对话,可儿子就是不肯讲普通话,却用德语回答我,真是无可奈何。”她一付担忧和憔急的面容。看来小孩过早出国,对自己国家的母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无法挽回。
上海女士领我们参观了她儿子的居室,房间里现代气息浓郁,智力玩具种种,室内装有高宽约1.2平方的彩色帐蓬小屋,男孩可进屋中屋玩耍;地面有轨道小火车,环形吭哧吭哧的转圈。房间立体感强,既有娱乐性,又有启发、知识性,像儿童乐园,有利于儿童心声健康成长。
小男孩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德国交通管理严谨,人行道上暗红色路面为单车专行道,并规定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骑自行车,必须头带统一的黄色警戒帽,车尾部竖立黄色三角旗,标志突出,以提示成人们注意,保障儿童行车安全。
我带有好奇的心情,向她了解德国的学生和儿童的教育情况。她说,德国的教育方式属启发开放型,不同于国内多年来,罐输式的教育。德国学生的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如有老师布置作业带回家,可能会被起诉,影响学生休息,因为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业余时间不能被作业占掉。在家的作息时间,尤其是晚上靠家长严格掌控和把握。如儿童一般每天只允许看一小时电视,晚八点一律就寝,以保证足够的睡眠。德国电视色情内容较多,尤其是私人电视台,儿童禁止观看(靠家长自己管理)。晚间十点后和周末,更是色情泛滥。难怪有人说,美国暴力多;德国色情多。确实如此,有的镜头,不堪入目。
我曾就德国电视中的色情泛滥问题,打听过几位中国女同胞。她们普遍认为,刚来德国时,觉得惊讶、稀奇,甚至不可思议。时间一长,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当回事了,没有人也没有时间去议论与已无关的事情。
快近中午时分,老飞行员忙于午餐,我跟上海女士说:
“在他这里吃饭太麻烦他老人家了!”上海女士好像在代表老人,又表达自己和了解德国人的习惯似的对我说:
“不麻烦。德国人实惠,接待客人也很简单,稍后你到餐厅一看就知道了!”
餐厅逞长方型,和现代化的厨房相连通,餐厅布置素雅,大长条餐桌上已备好几种饮料和亮晶晶的玻璃杯(德国人用餐时必喝饮料,一杯不够用完自酌),每人一盘用微波炉闷得香喷喷的大米饭__这是我在德国人家里第一次吃大米饭,也许是他专为我们中国人而做的。上海女士母子,我们一共五人围坐在椭圆形餐桌前,当中一大汤盆呈微红色稠糊糊的肉沫状物,既是菜,又是汤。真的没有第二个菜。上海女士像女主人似的指着汤盆说:“这就是菜,也是汤,吃吧!”她带示范性的用勺子将稠糊糊肉状物舀到自己饭盘中,我边瞧着边动作起来(因为我还未用过这种餐),我刚舀了两勺倒在饭上面,紧挨着我坐的小男孩直言不讳地告诉我:
“不是这样的。”
“ 是先用空勺子在饭中间扒个洞,再将瘦肉糊倒在洞中间,然后将外圈米饭扒入肉糊中,和匀,这样拌着吃。”
“啊,原来如此,谢谢小朋友!”看来,德国人吃饭尤其在德国人家里用餐,名堂真多,规矩不少。如德国人吃东西,闭着嘴,不出声,真叫人佩服。
我刚去德国时,没想到吃饭还有那多讲究,女婿已经习惯中国人吃饭时嘴里发出的声音。女儿家来了客人,一般我总借故不上桌。一次,来了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出于礼貌,客人一再邀我一起共同用餐,我记住了女儿讲过,德国人吃饭不出声,我也闭着嘴咽食,食物于口中翻来倒去,实在难以咽下,我只好半胞提前餐罢。看来,什么习惯成了自然,要想一下子改掉,谈何容易!
德国人讲究实惠,不搞花架子。男主人虽就一大盆瘦肉糊糊,既是菜,也是汤,可味道鲜美可口,我挺喜欢吃。后来在女儿家我也试着做过两次肉沫糊,味道可不如老飞行员做的到家。
餐毕,老飞行员领我们参观了他自己设计的喷水池,养花玻璃屋。玻璃屋内经他培育的花木,品种繁多,花草满屋,绿色世界。随后我们来到大客厅,他从书柜中取出他多年来,业余搜集的各国硬币,兴致勃勃的向我们讲解、介绍,女儿不时地给我翻译,其中不少硬币是他父亲遗留下来的,他继承了父亲的业余爱好。那一个个簿簿的,一尺正方形的木盒,内装硬币,大小依秩,排列有序,一目了然。硬币中不但有各国的,而且有各国各个时期的,真是古今各国,内容丰富。每块硬币的标签清晰可见。定我欣慰的是,还有中国的古铜板。确实是珍贵而有趣的收藏。他说,过去只是一种业余爱好,而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一种追求。
一会儿,上海女士招呼我们回到餐厅,桌上摆好了每人一只小巧精制的玻璃碗,碗内盛有红绿相间,鲜艳欲滴的冷制水果,我边瞧边尝,有苹果、香蕉、葡萄、柑子和草莓等,拌有少许冰琪淋,味道鲜美,甜度适中,舒心爽口,西洋风味。这是上海女士制作的多味冷饮,手艺不错。当我们食用凉爽可口的冷饮时,已经忘却了室外正是天寒地冻的隆冬。因为,那里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25度之间,人们一年四季身着夏秋装束,故食冷饮亦无季节之分。
午后两点时分,退休飞行员,用他的小车将我们三代母女送到女儿的证婚人家中。几分钟车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