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虔诚的渡客

时间:2025/10/4 作者: 落红飘雪 热度: 303
  通海湿地,湿润了琪儿的心好久,因朋友往年去过,从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感染,向往已深化到神往之境。

  我强自挤些文化细胞来,可是这座文化历史名城啊,与我渐渐老化的神经元相触较远,眼前的山水,已逐步融化了原生态的元始美,开发成了浓浓的平淡境。

  境为人设,心为境设。若是心明,便是处处青山绿水!

  好景致静静的躺着!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只专等高速免费,节日放假之稍际出行碰运,敞胸怀,松驰心肌,也作闲仙世间散游。

  驾车狂飙,一行倦累。

  一路山色,青青落落,惟有企盼,谁愿买单这一部老化的青春!

  杞麓湿地公园的山水园轮,圈起了双圆回。

  通海县城,这座镶嵌在滇中腹地的小城,同样镶嵌着杞麓湖,像一枚被时光细细打磨的青铜镜,映着绿铜斑驳光影,浸着青色湖的粼粼波光。自汉代设俞元县开始,这里便成了中原文化与边疆风情交融的渡口,南丝绸之路的马帮铃声曾在这里停歇,将蜀锦的绚丽与普洱茶的醇厚,揉进古城的青石板情怀弯路里。

  文化通达,一入大海。

  古城的大街小巷,每一块青砖都藏着一个伤情的故事。秀山脚下的文庙,飞檐斗拱间还留着明清学子诵读的古韵,大成殿前的古柏,枝干如笔,在蓝天上续写着“文献名邦”的传奇。老街上的木雕,在匠人手中的刻刀下游走成形,将通海人对生活的热爱,细细品味窗棂上的牡丹、门楣上的瑞兽傲姿,一刀一凿把风霜羽化。

  而杞麓湖,是通海人共济的心脏,它像一块精打磨的温润的碧玉,是群山的第二次回环。清晨,露滴化形,水雾在湖面与山下的层云相接,水鸟戏人,细长腿微触的涟漪,将朝阳块的纯金揉成满湖手搓的星河。湖边的湿地环绿带,狗尾草荡在风中摇曳,红嘴鸥帅颈挺立,它们的调笑,成了冬日里最骟情的乐章。

  我来了,寻找一份精神弥补,昏昏沉沉驾车前往,急急忙忙中搭乘电动车环湖观光。只见水推风走,微微腥臭味一路横亘,上头的气味裹挟着绿藻,几乎想要屏息。狗尾草挣出水面,招摇着熏衣草的紫盖套,没有幽寂怆然,更没有明媚含枝闹,只有跟着的眼累,立马想眯一会儿觉觉。

  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在金融长流下有些退缩,人的介人已使湿地公园污化,包括来洗心的人,内外排列,昔日的鸟语花香已化作梦想的心魂,相去较远。尽管我找寻到最合宜的角度,最终,还是拍下了病秧秧颓废的一抹残阳。

  以心为修,福禄双至,心领神会便是涅槃!

  无论是祈福,还是鉴赏,我来了,都是虔诚的渡客,以企找到心口处似是而非的灵魂缺憾。专注、谨慎和敬慕的眼盼,做作生硬的礼仪,生怕任何一个小失误惹得各星君怨懑,因而格外细微,以致于惶惶恐恐,有些尬然失色了。

  这个时候,庙主的不专业言行,反道是扯平了几多肃穆,显示出自修比他渡更具有超越的意义!

  点燃三柱香,丝丝缭绕,静静的让青烟升上蓝天,触入层云,层云卷边微红如笑脸!“心有如来,处处皆佛”,“心有如来,所见皆善”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