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故乡的早晨

时间:2025/5/2 作者: 九满 热度: 592
  凌晨四五点,谁家的鸡宠里,雄鸡睡醒了,先是一两声打鸣,似乎是简明扼要的开场白,又像是声调严肃的号令,接着,就有了稀稀落落的几声应和,大约是异性的鼓励,也许是同类的赞许,不一会,村子里所有的雄鸡,宛若得了神的旨意,全都抖擞起精神,一起放开嗓子,轰然响应,你唱我和,引吭高歌。

  百虫的鸣叫也从林间传来,清脆悦耳,那是大自然的乐章,无需指挥,却和谐至极;麻雀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灵动的音符,仿佛在倾述生活的无尽美好;喜鹊蹲在树上叫,“喳喳——喳……”,它们叫得喜庆极了,一个叫,几个应。

  晨曦朦胧中,人们走向附近的沟沟塘塘,他们在水边或洗菜,或浣衣……水面上先是响起单调的极其细微的捣衣的木槌声,渐次地,声音浓重起来,“嘭——嘭——嘭——”。不一会儿工夫,吴家的毛嫂、宋家的大妈、邓家的细妹也都提着水桶来了,于是,笑声、闹声响成一片。这些声音,与流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乡村的交响乐。

  我们家里,父亲总是第一个起床,他掀开被子,两腿一抬踩在踏板上。父亲刚走出卧室,我就把身体挪到床上他的余温尚存之处,恣意伸展着,把自己无所顾及地摆在床上。这是我一天中肉体上感到最满足的时刻——可以伸展到一个新且暖和的空间。随后,父亲轻轻地问我:“九满,今天要背书吗?”背啊!当然要背啊!随后,我如装了弹簧般,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翻出语文课本,迈着八字步,慢悠悠地念叨,像古时候的书院山长。

  父亲一穿好衣服,就挑着水桶走向村中央的抗旱沟,身上披着如水的月光,肩上的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起起落落,有节奏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盛满水的桶里,躺着的月亮,一前一后,小路坎坷不平,父亲不停地左右换肩。随着父亲有节奏的步子,月亮在水桶里撞过来撞过去,似乎在和水嘻戏,又像是自己跟自己玩。恍惚间,父亲像挑着两个月亮,又像两个月亮抬着父亲往前走。

  梳完头,母亲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她走进菜园,拔起的抑或摘下的青菜、茄子、辣椒,随手放进手上挎着的篮子里。回到家,坐在小凳上,仔细捡拾着蔬菜。随后,“铛铛铛……”,这是母亲在给鸡鸭做早饭。母亲用刀把萝卜缨子、白菜帮子剁成细碎的菜末,再撒上剩饭、细糠,加水搅拌均匀添加到鸡食盆里。

  随后,母亲打开鸡宠鸭舍。鸡欢蹦乱跳地跑出来,飞舞着翅膀撒欢地在鸡食盆里进食,食欲带来的幸福让它们不停地“咯咯咯”,雄鸡一挺脖子“喔喔喔”地啼叫,母鸡们也许领会了雄鸡的意思,围在雄鸡的身边进食;鸭子扭动着胖乎乎的身子,拍打着翅膀,扑棱棱地挤进鸡群抢食。填饱了肚子,鸡飞到草垛上,似乎在找寻先祖凌空飞翔的荣光;鸭子静静地蹲在塘堤上,享受着清晨的祥和,偶尔摆动一下翅膀,或者慵懒地梳理一下羽毛,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一丝灵动。

  很快,厨房里响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炊烟袅袅升起,乘着风,越过屋脊,穿越树梢,在村子上空缓缓飘散。母亲安坐在灶膛前烧火的同时,还炒着菜、煮着饭、收拾着家,顺手把厨余之物养了猪。猪边吃边哼哼着,有时还把前足踏进猪槽里去,贪婪极了。吃饱了就乖乖地走到猪榻上躺下,闭上眼睛,心满意足的样子,一会儿功夫就打起了猪鼾,听起来像“轰隆隆”的雷声。

  当朝阳还未升起,天空微微发亮,大人们牵着牛,扛着犁铧,提着种子,走向田野。有的在稻田里除草,施肥;有的在旱地里给棉花树疏叶,整理枝条;有的在黄麻地里松土,栽种。孩子们趁着晨光,或是在田间地头追逐嬉戏,或是在河边玩水、抓小鱼细虾,享受童年时光的快乐。

  无数个朦朦胧胧、大雾罩村的日子,我牵着牛去拜谒田埂,牛慢悠悠地从田埂这头踱到那头,又从这条田埂走到那条田埂,它低着头如园丁般修剪着田埂上的青草,有时吃上几口便停下来反复咀嚼,有时突然昂起头伸长脖子发出几声低鸣,在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飘渺而神秘。偶尔,飞来一两只蝴蝶,翩跹起舞,静静地栖息在草尖上;有时飞来一只八哥,停在牛背上,把牛背当作免费的摇篮,安全舒适地歇歇脚。松软的泥浆从我的脚指间蹦出来,产生的那份软软痒痒的感觉直抵心间,让我幸福地感受着田埂那柔软极致的舒服,感受着大地的温软与亲切。

  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沟塘里开始吐出寒气,远远望去,犹如刚刚打开锅盖的蒸气。流水清澈见底,小鱼游弋水中,它们似乎很享受这美好的清晨时光。

  太阳升高了,孩子们背着书包,呼朋唤伴,在蝉声里,踩着平平仄仄的小路走向学校,脸上洋溢着纯真和渴望,期待着通过知识的力量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真美啊!故乡的早晨,静谧而富有诗意,让人神往,让人怀念!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