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炉火

时间:2024/7/18 作者: 九满 热度: 72052
  小时候的冬天,没有什么物事比炉火更让人亲近和充满情感了。

  清晨,天色未明,母亲就起床生火,当她把早餐做好了,把我的衣裤烤热了,窝在被子里的我才钻出来穿衣洗涮。吃罢早饭,背着书包去上学。

  每次放学归来,呼哧呼哧进门,母亲拉着我走到炉火旁边,先把我的手放到炉火上烤着,然后又把我的手接过去,用她的手掌牢牢焐着我的双手,母亲的热量透过肌肤和神经,一直传到我的心底。于是,我心里的温暖和母亲心头的满足,还有燃着的炉火,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交融在一起。

  那时候,我喜欢捧着一本书坐在火炉边,尽情地享受炉火的温暖。这时,炉火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上几声,像是为我欢呼,为我歌唱。炉子上时常会放一把水壶,那壶中的水啊,被炉火细长的手指一轻拨,不一会,就唱起令人迷醉的曲子来。先是一个几个唱,极细微的低吟浅唱,唱着唱着,更多的声音加入到这场演唱会中来,便婉转悠扬了,仿佛成群的蜂蝶在花丛中穿行,整个屋子里便充盈着说不出来的温馨。

  在另一房间里做针线活儿的母亲,总会在炉火将烬时进屋添煤,并捎带问声:“九满,冷不?”我冲母亲笑笑:“不冷,你去忙吧!”添过煤之后,母亲悄悄退出,那一方炉火愈加透红温暖,连同那些知识汩汩渗进我的心中。有雪的日子,则多了几分情致,外面沙沙沙,雪落有声,银白晶莹;屋内呼呼呼,炉火有形,通红透亮,渐渐的,炉火有了几分雪的潇洒与俊逸,雪也添了几分炉火的从容与温情。围炉听雪,让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明畅的闲逸,和一种纯情的安暖。

  倦了,我喜欢看炉里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火光带着红色的特质和蓝色的神韵,自煤眼里涌出,一朵小小的火苗灭了,另一朵又颤颤地升起,悠悠地合成一股长长的蓝色旋卷着的火焰,热烈地舞动着,不停地升腾着,清泉般纯净,丝绸般滑爽。它们有时聚在一处,有时散在四周,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享受着行动的自由。炉火时而发红,时而泛黄,时而蓝,时而紫,时而色彩单调,时而多色并存。我不仅身体上感到温暖,内心更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许多童年的梦想,不作边际的期待,就在这暖暖的炉火边突然萌生,勾引出许多梦幻般的思绪……

  饿了,把糍粑放在瓦片上,在炉火上烤上片刻,便有香味飘出,唾液腺跟着活跃起来,等到一面烤成焦黄,再翻过来烤另一面。一会儿的功夫,糍粑烤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热乎乎香喷喷软糯糯,好吃得不要不要的。累了,合上书本,走近母亲。昏暗的房间里,母亲摇动着纺车,伴随着“嗡——嗡——”的纺线声,一根根棉花条便从母亲的指间变成了粗细均匀的洁白的纱线。看母亲纺线,让我觉得那是一幕非常和谐和浪漫的场景,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晚饭后,忙完繁琐家务,圈实了家畜家禽,一家人守着一盏灯,围着一炉火,感受那贫瘠岁月里滋生的温馨恬淡。炉火边,大人们东家婆媳,西家姑嫂,前村后店的拉家常。十里八村的陈谷子烂芝麻事,道也道不完。红红的火光映着父亲粗犷的脸,压在他心头的艰辛在那一瞬间都躲远了,他也许会绘声绘色地讲起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故事,向后人讲叙一个大家庭绵延发展和辉煌的历史;母亲呢,“孟母三迁”“卧冰求鱼”之类的就是她最感兴趣的话题……户外寒风凛洌,屋内暖意融融,一家人,说着笑着,特别温馨美好,特别富有诗意。除了饭桌,再也没有其它物件能象炉火这样,把一家人拉得这么近。所谓围炉夜话,想必就是这种温馨的氛围吧。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描述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近邻也有出来串门的。不见外,进了屋,自家人一般,把冻得要僵的双手伸向跳跃的炉火,把冰凉的脚往火炉上放去,便跟着说开了。如果来人会抽烟,四哥便会递支烟,不是红桔牌、沅水牌,就是经济牌子的,在炉火上戳一下,便神仙般地喷云吐雾了。

  客人一坐稳,母亲就把热气腾腾的芝麻豆子茶端过来,一碗碗地敬着客人,芝麻豆子茶的香气,便快乐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喝着飘香的芝麻豆子茶,唠唠谁家母猪下了崽,唠唠田土作物、一年的收成……那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乡情漫延、萦绕在屋里,在心头。每见此景,我必掺和进去,不时也随他们笑几声。听大人们谈话,让我知道了许多家以外的事情,让我在漫漫的冬夜里增长了见识,有了走向更广阔世界憧憬……

  伴随着融融的炉火,我走过了一个个寂寞的冬日,走过了人世间最冷酷的三九严寒。

  有了炉火,家里就有了温暖和温馨,有了炉火,人生就有了期待和希望。

  不知不觉间,我便爱上了温暖的炉火。
赞(5)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