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城的意义

时间:2012/2/13 作者: 冷月gs 热度: 75777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蕴合着多少统治者的治国心机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积淀着多少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始建于何朝何代?何时才成为今日绵延万里的宏伟盛状?长城如果会说话,它一定会讲述其万世沧桑,千载沉浮。

宇航员登临月球时,可望见地球上最壮观的人造工程——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700余里,经过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这座古代虽雄伟的防御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军事和美学价值,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历来就有许多诗篇赞美长城,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壮丽河山与雄伟长城相结合的壮观景象,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华儿女,为长城而倾倒,为祖国而献身。

长城始修建于战国末年。那时秦、赵、燕三国的北部居住着许多游牧部族,有义渠、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其中以匈奴最为强大。为了防止这些部族的侵扰,这三个国家分别在自己的边境修筑长城。燕长城,西起选阴(今河北独石口)、东至辽东。赵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东至代(今河北蔚县)。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顺县)、东北经固原,至黄河。这三条长城彼此不相衔接。

战国末年,匈奴部族中产生了第一个单于(大王)——头曼单于。当时,他们正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阶段,以掠夺为荣。他们经常南下侵扰,掠夺粮食和财物,还捕捉俘虏作为奴隶。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匈奴乘机占拒了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

秦统一六国后,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反击匈奴。经过几次战斗,终于收复了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解除了匈奴对北境的威胁。接着.秦始皇便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秦、赵、燕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和补缀,筑成一条长达万里的长城,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碣石(今大同江附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同时又在那里设置了34个县,并两次把内地人民几万户移去开垦。

秦代已修成的万里长城,在古代战争手段比较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不失为一条坚固的军事防线。多年来,它阻挡着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地区的骚扰,保护了内地的先进生产方式。因此,也有利于包括长城内外的,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各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各个民族相互融合的伟大历史见证。同时,长城是在一千多年中,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双手,不断辛勤劳动所建成的,它的工程之浩大与艰巨,世所罕见,确实是一个人类的奇迹。

以后,历代王朝又不断修筑长城。汉武帝刘彻在发动大规模对匈奴的战争胜利之后,曾先后四次修筑长城。第一次是修筑蒙恬所修的地方;第二次是修筑由今甘肃省永登县至酒泉的长城;第三次是在公元前111年修筑由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第四次是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1年,修筑由玉门至新疆罗布泊的长城。经过二十年的修筑,汉武帝时代打通了二千华里的河西走廊,并沿路筑起烽燧亭障,这条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的交通大道,促进了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后,历经北魏、北齐、北周以至隋唐,各朝都对长城有所增筑修缮,特别是明代,又对长城进行一次全面整修改建,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长约6700公里(13400华里)的雄伟的长城景观。

长城的建设与军事防御体系相配合。例如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军事管理区,叫做镇。由总兵和镇守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有的镇下面还设“路”,驻守在重要的关城地点,路的头目叫“守备”。如山海关路,守备驻守在山海关城里,管附近十几处关隘。关隘即关塞和隘口,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一般都在险要的地方。重要关口由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沿长城还有城、堡、障、堠等防御建筑。城是与长城紧密相联的防御性城市,不同于州城和县城,面积不大,相距几十里不等。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住兵,也可住居民。堡是驻防的守兵所住,设“百总”或“把总”看守,守兵数目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有些堡内有烽火台。堠是一种专用于守望的简易建筑。

长城两边还有烽火台,有的紧靠长城两侧,也有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它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土兵住的房子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大约十里一个烽火台。它是用来报警的设备,白天燃烟,夜间放火。汉朝的烽火台在台上竖一个高架子,上面挂个笼子,里边装干柴枯草,夜间放火,叫做“烽”。台上堆着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点烟,叫做“燧”。唐代则在台上安火炬,各离25步,每台四个土筒,各离一丈五尺,占火烟时,一个炉筒一人开闭,称一炬,根据敌兵多少决定放几炬,不满干人放两炬,三千以上放三炬,一万以上放四炬。明朝除了放烽烟以外,还加上硫磺、硝石来助燃。

长城的城墙随地形决定高低,地势陡则矮一些,地势缓就高一些。墙身内侧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圆形拱门,门里有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可供守城士兵上下。墙顶外侧砌成垛口,古代叫雄堞,上有了望口和射眼。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还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或敌台。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敌台是骑墙的墩台,里边可住守城士卒,储放武器。这种骑墙敌台是明代名将戚继光发明的。较大的敌台称战台,可住百人。

长城的建筑主要是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尽量利用陡险的山脊,外侧峭直,内侧平缓。并开山取石,凿成整齐的条石,内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坚实。黄土地带主要用土夯筑。沙漠地带用芦苇和红柳枝条层层铺沙粒小石子,相当坚固。明朝的长城在重要地段用砖石垒砌,就地开窑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

由于修筑长城主要依靠人力,所以历代修筑长城都劳民伤财,长城是人民的血汗筑成的。

历史上长期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秦朝繁重徭役的控诉,同时也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的抗议。

但是,长城在古代确实阻挡了北方游牧部落频繁的、突如其来的南下骚扰和劫掠。保障了南部人民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长城还成为南部人民心理上的安全屏障,在稳定人心,促进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从这个角度说,这种修墙御边的做法是一种实际的选择,其投入也是适当的,必要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深明此理。历代从没有因修长城而引发的任何起义便是有力的证明。

长城凝聚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一部站立的历史,体现着构筑者们的民族情感,军事思想和建筑艺术;配合长城而进行的军屯、民屯、商屯等政治、经济举措,又反映了各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注目长城,我们可以感悟到它所饱含的历朝历代的社会人文信息。长城曾是南北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的大致界线,又是一条传播社会文明的文化带。一部长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南方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和融合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悲壮地发出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和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长城是中华文化的不朽丰碑。登上长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顽强毅力所折服、鼓舞。高尚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也许,这正是长城精神的实质和浑厚的魅力所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