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花灯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到正月闹花灯
弥渡有花灯之乡的美誉。弥渡花灯因其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具有的宗教、民俗、艺术、社会的杰出价值,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县也因为花灯的普及,特别是正月十五的闹花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源流
弥渡花灯起源于唐南诏时期,形成于明代初中、中叶,普及于明末清初,发展壮大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唱响跳红于二十一世纪初。弥渡花灯历经千年,世代相传,从初期的祭祀、自娱自乐花灯,发展成为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的花灯;从团场灯、从簸箕灯、团场灯、边舞边行的过街灯到折子戏、本子戏、大型舞台戏;从祭坛、院坝搬上了艺术大雅之殿堂。
弥渡花灯体现了人类古老的自然崇拜及后期各民族间对道教、佛教、儒教的接纳。,传承着悠久的社祭文化,蕴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和记忆。在玩灯中的接灯、祭灯、说吉利等,就是祈神求福,祈愿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原始表现,甩龙、舞狮、舞白鹤等,实际上是远古人类对大自然崇拜的一种转换或嬗变,也是人类图腾崇拜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弥渡花灯是以汉民族为主体文化的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弥渡花灯舞蹈中的屈膝、坐臀、崴胯等动作的表演和众多的花灯唱腔,从内容到形式体现了对当地土著民族彝族、白族歌舞、曲调的提炼于升华,折射出各民族团结和谐,和睦共处的痕迹,是对边疆各民族历史文化融合后对相应历史的回顾;
弥渡花灯是弥渡地区民间一项重大的艺术展演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载体。他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弥渡各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开或缺的一部分。在弥渡,村村有灯班,处处跳花灯,几代人都跳花灯的花灯世家比比皆是,在灯场,老到七八十岁,小到五六岁,甚至吃奶的婴儿被母亲背着几代人同场翘灯的并不稀罕。特别是密祉的元宵灯会更是弥渡花灯的浓缩与概括,它的组织的自发性,民众参与的自觉性和广泛性,以及灯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原生态花灯灯会,是花灯文化的活化石。
灯头
这一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奇葩,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演绎的是一个完整的民俗故事。在每年的玩灯中,每个灯班都需要一个“灯头”来掌控整个玩灯过程。而这个“灯头”的产生,不是以名声、地位、财富,金钱物质的多寡决定的,而是由本村在过去的一年里,谁家生过小孩,生过小孩这一家的户主就是自然的灯头,如果一个村有两户及以上的人家生过小孩,这些人家的户主就要推选一个“总灯头”,一般情况下,总灯头都由第一户生小孩户的户主担任。推举灯头的过程,就是人类原始的祖先崇拜的折射。这个过程一般进入农历腊月就开始进行了。
“灯头”产生后,接下来,就由灯头召集本村村民户主会,搭建玩灯班子,公布本村玩灯的规模、计划,同时抽调人员分派任务,指定负责灯彩扎裱、排练花灯、送达灯帖、募集财物等的召集人,各司其职。
至此,玩花灯活动拉开了帷幕。
扎灯
在弥渡,每个村耍什么龙,舞什么凤,跳什么狮子,排什么灯彩,是根据本村地理环境,民间民俗承载下来约定俗成的内容确定的。所有的花灯均用竹篾扎制,彩纸裱糊而成。首先,将划好的竹篾用棉纸条绑扎成各式灯彩骨架,再用彩纸裱糊,绘上相关内容的彩画图案,灯彩方才成形。其中,扁灯、桶灯、花瓶灯是每个灯班都必须扎裱的。扁灯,称“国灯”或牌灯,为一对,各绘“龙”和“虎”头形状,以示风调雨顺,驱鬼避邪;花瓶灯,喻祈天下太平(四季平安);桶灯,寓意国家和平统一(一统天下);日月灯,表达人类对日月的崇拜、敬仰,祈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意;还有莲花灯、鱼灯,以示“连年有余,清吉平安”。此外,还需根据当年的属象,扎制一盏属象灯,如丁亥年就需扎一盏金猪灯。其它诸如龙灯、凤灯、狮灯、鹤灯、彩船等等皆在扎制之列。
扎裱灯彩,实际上是远古人类对大自然崇拜的一种转换或嬗变,也是人类图腾崇拜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接灯
弥渡传统的玩花灯,首先要接灯神。灯神不接回来,是不能玩灯的。 灯彩扎裱好之后,就要设“灯坛”接灯神了。弥渡玩花灯有“太平花灯”与“元宵花灯”之别,因此,接灯的时间先后不同,太平花灯是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二三结束,因此在年除夕之前就举行接灯仪式了。在密祉一带,大闹花灯在正月十五、十六日两天,即元宵花灯,各村的接灯仪式大致都在正月十二、十三两天晚上进行。
接灯时,各村灯班及村民排起长队,先后顺序为:两个扁灯(也叫牌灯或“龙虎灯”)、狮灯、日月灯、桶灯、龙灯、花瓶灯、打岔佬、大脚婆、小七姑娘。悄悄的来到村口有水井或有水的地方,设一牌位,中奉“唐朝得道老郎神君之位”左右各奉“千音童子位”、“鼓板郎君位”。然后全体人员向牌位跪下,上香、三叩九拜,由文采、口才俱佳的人报吉利,领(舞)狮人抱一支公鸡,用鸡冠的血点龙灯、狮灯、凤灯的头、眼、耳等处,称为“点光”,祭祀完毕,接回灯神,狮、龙等灯队就全耍起来。打岔佬抱着灯神牌位在灯班之前,带领灯班从原路返回村中庙宇,将“灯神”供奉起来,直到谢灯。
玩灯
弥渡花灯的表演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县各村庄的灯班自正月初一至初三到各村镇和县城的商铺、部门进行贺灯、报喜闹花灯(收回灯帖),城乡一派欢腾,到处充满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喜庆气氛。晚上,灯班到各家各户跳“门户灯”,跳门户灯是一种祈福许愿的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跳灯时由狮灯打场表演庆贺,灯队进户进行祝贺表演。庆贺主人新春纳福,人寿年丰。祈愿主人招财进宝、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演结束,灯班要报“吉利”,主人要给灯班随喜“红包”,以示吉利和表谢意。凡贺门户灯,龙灯不能入户。
第二阶段则是以密祉正月十五十六的花灯盛会和铁柱庙的正月十五庙会为代表的节庆灯会。密祉灯会上会灯班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灯班排列顺序为:牌灯、狮灯、日月灯、桶灯、龙灯、小七姑娘、花瓶灯、打岔佬、大脚婆压阵。在上会前各灯班都要到灯神前拜叩,祈求平安、顺利,才能上会。到了密祉大寺灯场,各灯班的狮灯、龙灯、鹤灯、蚌灯、凤灯、麒麟灯、彩船灯各显其能,整个灯场龙腾狮跃、凤飞鹤舞,小七姑娘、大脚婆、花鼓佬、打岔佬崴步轻盈,动作诙谐,男女老幼,不分亲疏、不计辈分,都在灯场上各显身手,使整个灯场呈现出万人花灯狂欢、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原生态花灯庙会。
弥渡花灯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人们习惯上分为大唱和小唱。小唱俗称“过街灯”或“簸箕灯”,是由一群“小七姑娘”、“大脚婆”和一花鼓佬、一打岔佬组成的集体性歌舞。在灯班的行进中,由“小七姑娘”表演,也可由花鼓佬领舞领唱,大脚婆则边唱边舞,打岔佬在舞圈外手拿蚊帚伴舞且维持表演秩序,演唱内容多为花灯小调或折子戏。因这一表演形式是以围圆圈演唱,酷似弥渡特有农具“簸箕”,故名“簸箕灯”。
花鼓是弥渡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故事情节。流传至今的有夫妻花鼓、苏州花鼓、凤阳花鼓、姊妹花鼓、老爷花鼓、城门花鼓等几十种不同内容、名称的花鼓。花鼓舞蹈由扬花鼓、拜花鼓、打花鼓三个环节构成,角色以花鼓佬、大脚婆为主。
花灯折子指的是弥渡各类花灯的形式通过不断的进化、提高、演变、吸纳了其它剧种诸如滇剧、花鼓戏、川剧、京剧等不断发展融合而形成的传统花灯小戏,流传至今的有一百余个剧目,演唱的曲调分基本唱腔和插曲两大部分,曲调使用有一曲专用或多用,多数剧目都一戏多曲,多反映传统古典故事,宣扬惩恶扬善、扶贫帮弱、忠孝诚信以及人情世俗和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花灯传统剧目多无固定剧本,均靠花灯艺人口传身授,代代传承。所以,同一剧目会有多种版本和演法。
谢灯
谢灯是一年玩灯的结束。正月里闹完花灯,到正月十七日晚就进行谢灯 ——“送灯神”。送灯神开始,由打岔佬抱着灯神牌位带着灯班唱着灯、跳着灯、翘着灯、崴着灯、耍着灯直到接灯神处,全体面对灯神牌位下跪,烧香祭拜,报吉利感谢灯神的庇佑,祈求灯神给予一年的保佑。然后,由领狮人撕下狮子、龙身上“点过光”的地方,剪下一点龙、狮身上的“皮毛”与“老郎神”牌位一起烧掉,将龙皮狮皮解下骨架收好,全班人员静悄悄地返回供奉灯神处,收清各种服装、道具一并装箱,以待来年再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