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某一天扔过一个同城瓶,写着这样的话:“画幅水墨挂在窗外”。短时间内收到的瓶子很多,其中有人说:“窗外已是山水齐全,为何再多填一幅?”我将信将疑地走到阳台,通过这扇向阳的窗户,看到昔日奔腾的河如今如同一湾净水,泛着青灰色,在不远处蜿蜒。云雾弥漫的天空里,唯有夕阳恰似一颗黄色的橙子,颜色亮丽地挂在西边的山顶。高楼、马路、河水、阳光,无论怎么组合,似乎都让人心情平静得窒息。窗外的布局已足够完整,为何还要挂起自己意识中隐隐若若的那几笔简约?
莫非,是心间还有山水在?
有一日去博物馆看画展,由于是早晨,整个展厅除了工作人员外只有我一个,清静的空间足以思考。那些画,是笔墨协调之下的风景。有的简简单单,有的缭绕复杂。让心顿时间彻底沉睡的,是一幅《渔村风雨图》。画面色彩浅淡,笔调自如,风雨之中,渔村周围的云雾使人感觉一切空蒙得无法扑捉,但微微低头,村里的茅草屋又让人亲切之中倍感距离之近,仿佛穿越过或者在那生活过一般,熟悉却又默然。
观赏国画,众多的山水桥船让人肆意游走在自然之中,没有世俗的喧闹,也省略了自我心情的色彩。无论注视哪一幅,都感觉自己原来那么渴望原野给予的自由。
为什么会在城市的匆忙中有那样的倾向?莫非是有一颗积极入世的心,或者说是选择文化起点的任性。
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文化。那么多的人之所以亲睐山水恬淡,无非是距离那种境界还远。很多人迷恋文明背后的豁达,却很少有谁决然地彻底选择。即使选择了的,也是经历风波之后的看透。为何了?难道是我们忘记了心的叩问,还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另一种东西。
乔布斯说,大多数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需要别人展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譬如原本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个有什么功能的手机,但当iphone4风靡全球之时我也在不自觉间动摇了。
选择在哪里生活,也有可能是别人展示的结果。
有人挤破头想在大城市找到一个立足点,有人在交叉路口坚定地走向了他当初的起点。究竟哪一种更合乎发展的需要,因人而异。记得多年前看《家有儿女》,其中有这么一句台词:看星星和只能看星星是两种状态。是的,看星星是你长时间没看到后以一种惊喜欣赏的心态去仰望,而只能看星星却是原始中的无奈。按照这个理论,但凡有能力的人,想必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前一种,因为没有人愿意屈才或者说是在一种不能更好实现自我的环境中生存。
城市与原野,也是一样的道理。
曾关于在哪里生活这个问题,思考过很久,答案也随着心理的成熟千变万化。不知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打造出了一种“小城”理念,甚至把这种自我价值观念变化成美文的形式,在众多面对选择的人心间游走。常常在动态里可以看到,不少人做着在一个小城浅浅淡淡生活,在许多条记得名字的小街上自由行走的构想。我也不例外,曾一度背弃了城市的概念,心甘情愿地想要过种种耕耕的生活。其实我从那种生活走出来的时间还不久。父母的一生都消磨在了那片土地,为了能让我过另一种生活,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我送进了知识的殿堂。
父母站的是地平线,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我举在肩头,让我看看远处的风景,慢慢走向那里。如果,多年以后,我用金钱和时间在他们的面前画出了一个圆,回到他们身边,或许他们会因我不一样的知识构造而满意。可对于我自己呢?对于我的下一代呢?无非多年后的我还会沿着父母的路,再把我的后代举到如今我到过的线?谁说人生不是一次接力赛?轨道正确的,毅力坚强的,跑过的路才会多,看见的风景也风格各样。
追求是种捉摸不定的东西,坚持也相当。原本走了很久,一念之间,又会向别的方向走去,这或许是一种悲哀,但也可能是成熟之后的又一次超越。可以很确定地说,我喜欢山水,喜欢自己站在山水之前时自灵魂深处渗透出的一种类似于相识但又更似于孤独的微妙感觉。喜欢天地之间没有杂念的纯净,我可以独自划一条木船,在云烟缭绕的水面自由清远,那是再好不过的享受。江面微雨滴落,杏花绽放,香来何处?那便是遥远心间。
只是,我不能长久地呆在那样一个地方,呆久了怕会丧失对色彩的敏感,迷失了人生更高远的境地。高楼或者匆忙的人群中,我所倾心的,是无形间提供出的一种能让人自由成长的机会。需要更好的走,需要更远的目标,而图画里山山水水中遍布的自由恬淡,是我心灵疲乏之后栖息的地,没有污染,没有拥挤,想走便走,想停便停,不再担心错过那一趟公车。
说不喜欢原野的花香那是假的,说不甘愿和某一个人去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那是违背天性。只是,那些,唯是生活的点缀。就像旅行,很多人都喜欢,但没有一个人一生都奔波在看风景的路上。
有的山,有的水,往往并不容易到达,不如在心间自我勾勒出一幅水墨图,忙碌或者闲暇,偶尔去那里坐坐,便足以感受生活的美好。久了,窗外的风景,何尝不是我的山水呢?
所谓山水,在于其旷达,所谓心间,在于其习惯。把美变成一种呼吸间的顺其自然,也许是不停流淌的山水,长久不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