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云南弥渡茶马古道探究

时间:2011/12/2 作者: 鱼翔 热度: 79575

     

             茶马古道是“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商品交换渠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佛教东进之路;旅游探险之路;国家信息传递

      驿道。”

    弥渡地处进入滇西、滇西北的门户,自古就是连接滇西、滇西北交通的要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条古老的商道从四川进云南,由姚安过白崖(今弥渡红岩)抵永昌,通往缅甸和印度,连接着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这便是有名的蜀身毒道。蜀身毒道(南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史记·大宛列传》讲述: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朝后向汉武帝奏曰:“臣在大夏(阿富汗)时,见筇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印度)。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汉武帝听从张骞的建议,采纳了张骞从西南通印度以挟制匈奴的建议,开始从事开发西南夷的工作。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西设置郡县,到了东汉明帝十二年(公元69年),汉王朝终于打通了洱海地区到永昌的博南古道,这条道也是佛教进入云南最早的通道。大理县志载:大理(哈刺章)经河尾驿(下关)百石岩(今红岩)至中庆(今昆明),连接洱海地区和滇池地区的主要通道。

    祥云县志载:蜀身毒道,东北起四川成都,进云南由姚安入境出境西经白崖(今弥渡红岩),后抵永昌(今保山),再至缅甸、印度等国。

    巍山县志载:明朝南方丝绸道过县境,其入境线有二,一是由东从赵州南部(今弥渡)越隆庆关进入;另一路是由东北从赵州(今凤仪)经三胜约越定西岭过弥渡进入。

    弥渡县志载:“早在汉代,就有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清溪路从县境穿过。”唐·樊绰《蛮书》载:“清溪路从成都经雅安、大树堡、西昌、会理进入云南。从拓东节度城至安宁馆一日……至云南驿一日……至白崖驿(今红岩)一日,至龙尾驿一日,至苴咩城一日。”另载:“开南古道从龙尾城起经赵州下昆弥岭(定西岭)经甸中(今弥渡新街)、密只(今弥渡密祉)到开南(今景东)。”

    无论是古籍的记载,还是地方史料的记录,都以详实的文字记录了弥渡是茶马古道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十字路口,交通要冲。茶马古道在弥渡境内从红岩起往北过定西岭到大理,进西藏;往东入祥云到昆明;往西经石佛哨隆庆关入巍山到永昌;往南经天马关桥、甸中(新街)、大庄哨、云津桥(八孔桥)、腰惠铺(今腰会邑)、景东山坡、龙马塘、食马铺(密祉文盛街),贯穿弥渡全境,进南涧到普洱茶产区,古时弥渡人称走这条道叫“走夷方”。《赵州志》载:“嘉买村、定西岭、大庄街、龙马塘、食马铺均为官定的哨铺。”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主要穿行于滇、藏、川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班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穿过弥渡全境的茶马古道,是指以现今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的“勐腊、勐海、宁洱、思茅、澜沧(也就是澜沧江流域)为中心地来扩张,线路向西北行走,经过景谷、镇沅、景东、南涧、巍山、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丽江、中甸、德钦、左贡、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宗、工布江达、拉萨。可从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不丹和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即”滇藏茶马古道。“元朝时,隶属赵州府的定西岭巡检就在密祉。明代第一任土官李清宇,”元末为密汁守千户,明洪武十七年改授土巡检职。“今密祉土官村仍保存有土司衙门、李氏宗祠等古建筑。明代万历《赵州志》、天启《滇志》皆记的“弥只里”、“弥只铺”即今弥渡县密祉文盛街,是茶马古道上当年自白崖城南行到普洱茶产区驻旅打尖的首站,也是连接大理和普洱茶产区的重要的中转枢纽驿站。两千多年以来,印度文明,西域文明,西亚文明,东非文明,西藏文明,中原文明等诸多文明,澜沧江文化,哀牢山文化,苍山洱海文化,玉龙雪山文化,高黎贡山文化等诸多文化,通过茶马古道的连接,引发大规模的交流,弥渡境内茶马古道上所有官定的哨铺,正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场所。正因为众多的民族在这条古道上不停的流动,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融合、吸纳、取舍,并不断的叠置,使得弥渡拥有了自己独特而丰厚的文化积淀。促成和促使弥渡花灯、弥渡民歌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并渗透于人的情感世界之中,永久不衰,成为今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