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年,总觉得年味儿和年的气氛越来越淡了,是自己失去童趣,还是少了过年的奢望呢?童年巴望过年,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的穿的,皆能在过年得到满足。常说,大人望种田,细娃儿望过年。现在的孩子少有平日达不到的奢望。步入信息化时代,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等等,足不出门便知世界,是现代人的福份。除夕夜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晚”,虽乐在其中但身在其外,电脑把人的身体控制在固定狭窄的有限空间,不与人当面交流,动脑不动体,孩子们一块儿玩游戏,以及大自然的活动等便越来越少了。
回忆儿时,在我的家乡湖北恩施地方过年的乐趣,从腊月十五就开始忙,俗话说:“忙到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把年猪杀”,推汤元、打糍粑、磨豆腐、炒花生、蒸年肉、腊月三十祭灶神,给亡人送亮,洗脚一定洗到膝盖(口福运气好),等等。正月初一“拜年!拜年!”年声响不绝耳。穿新衣、戴新帽、吃年肉、放鞭炮,年味儿十足。一声喊“龙灯来了!”娃娃们飞奔跳过几进堂屋门坎,暗夜中远远望见灯火辉煌,咚咚哐的锣鼓声队伍缓缓而来。走在前面的是两人抬的牌坊灯,牌坊型如彩门,内点蜡烛,眉批上写着出灯地名,两边竖灯写有发财吉祥之类的对联,牌坊后面是花锣鼓,紧接是两人一抬的灯,有金鱼、鲤鱼、鲢鱼、鳌鱼,还有“八大金刚”(人物灯);单人举的有:挑花灯,纸灯、绣花灯、宫灯;后面跟着踩高脚的队伍,顶气派是十二人抬的故事灯,扎有《哪咤闹海》、《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故事造型,戏文中的人物都由真人装扮,队伍的两边举着各种娃娃灯,和折蜡(折蜡是竹子划开四股,用媒纸绕成辫子,沾桐油点燃,起照明作用)。土家人有句俗话,“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即除夕夜家里炭火烧旺,正月十五街上灯最多。
除了形形色色纷繁的花灯外,我更喜欢看街上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狮子”,一人装扮猴子,另一人装扮笑罗汉,猴子和笑罗汉不停地戏弄狮子;有两人表演的鼓儿车,型如鼓,姑娘在其中,后面跟一个驼背老婆婆,两耳吊小红辣椒当耳环,手拿破蒲扇。两人前后穿梭,老婆婆动作夸张搞笑,唱道:
“我们的鼓儿车呀,咦哟喂,来呀嘛来的快呀,哟咦也,来给乡亲拜个年啦咦儿呀子哟……”。
我儿时认为最神秘的是表演“蚌壳精”,纸糊篾扎的蚌壳一张一合,里面隐藏的“精”由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儿装扮,她头顶一朵粉红绣球,绣球中亮有小灯泡,胸前佩戴一面小镜子,在灯的反照下闪闪发亮,蚌壳的一张一合,里边的姑娘儿若隐若现,更显其美妙神秘,她后面跟着撒网的渔翁,渔翁左撒一网,右撒一网,欲网住蚌壳精,蚌壳精躲躲闪闪而又故挑逗地捉弄渔翁。
“彩莲船”(又叫彩龙船),是我们家乡过年必玩的民间传统表演纸糊篾扎的船,顶篷为四角飞檐,由四只圆形彩柱架在船身上,船身绘着鱼或龙的图样,彩莲船用绸子系在四柱中间“坐“着(实则为站)的姑娘身上,船的两旁各扶着一个“陪妹儿,桡夫子(艄翁)前后左右划桨,船后跟着手持蒲扇,两耳夸张地挂着红辣椒或大爆竹(耳环)的“媒婆,踩着锣鼓点子翩翩起舞,似船儿在水中划走。表演时,艄翁以粗犷的嗓音领唱,余者和之,“媒婆跟着船儿合着锣鼓风趣地扭着十字步。唱腔为男(艄翁)女(姑娘)对唱,衬词辅之以合唱:
合:正月是新年,(哪衣哟喂),瓜子才进园(哪喂),女:今哪明儿梭,男:明哪今儿梭,阳雀叫(哇)女:八哥鹦(en)(哪)男:妹娃儿要过河(哇),女:哪个来推我嘛?男:我就来推你嘛!女:艄公你把舵扳呐!男:妹娃儿请上船呐!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二月起春风,瓜子才定根;三月有清明,瓜苗成了林;四月有立夏,瓜儿上了架;五月有端阳,瓜儿把新尝;六月三伏热,瓜儿正吃得;七月秋风凉,瓜儿皮色黄;八月中秋节,要把瓜儿摘;九月有重阳,瓜子已下场;十月瓜完了,瓜种要留到。
“彩莲船”唱的是原始的《种瓜调》内容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种瓜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莲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人们取其《种瓜调》彩莲船划船的表演形式,汇同地方正月间有拜年的风俗,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因此,“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儿去拜年”的歌词就形成了“(女)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男)我就来推你嘛!”经过民间不断地加工演变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如今脍炙人口的原始民歌《龙船调》。《龙船调》在我们家乡三岁的娃娃都会唱,但《龙船调》的前身由“彩莲船”演变而来,恐怕已鲜为人知了。(我的先生孙邦固写过“龙船调的来历”专论)。
我们那地方,正月玩龙灯按地域范围分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各地当日出什么灯是保密的,如果西门扎的“白蛇”,而东门扎的“法海”,法海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西门就输给东门了,西门气愤地回家把自己的灯烧掉,重新再扎。第二天各出什么灯又是个迷,要上了街才晓得。玩灯只是暗中较量,捉迷藏,斗聪明。
玩龙灯则更讲争强好胜。龙有几种玩法:游龙、滚龙、腾龙、火龙等多种。游龙如蛇,要跑得快,腾龙是几条龙相会时比赛翻腾时间的长短,比力量,滚龙讲究玩法与技巧。北门外有黄石匠两父子,父亲耍龙珠(正头人),儿子玩龙头(副头人),配合默契,龙头追随龙珠上下腾跃,左右翻滚,回曲交叉,吞吐有致,把龙逗得时而喜,时而乐,时而狂,时而怒,玩的活灵活现。一次,小石匠年轻气胜,和南门的龙相撞时高昂龙头(一般应相互平头而过,表示友好,谦和),两条龙便发生磨擦,打起架来,不仅两条龙打得稀烂,人也打得头破血流。为了不再发生类事,龙与龙相会时老石匠不仅把龙珠放低,而且用手握着自己龙的胡子,意思是按捺一下性子。
龙一般戴蓝胡子,有一次城外闯进一条戴白胡子的龙,充老,犯众,于是群龙共讨伐。所以至今没有龙敢戴白胡子。最受人尊崇的莫过于火龙,火龙为红身,红胡子,金龙鳞,每一节都点有灯,透体通红。火龙不在于玩技,而在于形象,气势,龙头昂起,左右摆动,龙身要直,“绷直,绷直”前面不断地向后面传喊着,玩龙头的第二人尤为吃力。火龙从火神庙出来,所经沿途的家家户户都点香蜡在门前祭拜,其意义是保佑不发生火灾。火龙的身边不断放射火花,胆大的细娃娃可以尽情地在火花四溅的火龙身下去穿走,我胆小不敢,大人一边鼓励一边推促我到火龙身下去穿走,还有的大人抱着奶娃娃到火龙身下穿走。据说,这样做给孩子壮了胆,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儿时过年趣味太多了,年的民间传统风俗在于大人小孩皆融入乐趣之中。这些趣味性游戏,不仅继承了民间传统的民俗技艺,也是别开生面的一种娱乐。
回忆儿时,在我的家乡湖北恩施地方过年的乐趣,从腊月十五就开始忙,俗话说:“忙到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把年猪杀”,推汤元、打糍粑、磨豆腐、炒花生、蒸年肉、腊月三十祭灶神,给亡人送亮,洗脚一定洗到膝盖(口福运气好),等等。正月初一“拜年!拜年!”年声响不绝耳。穿新衣、戴新帽、吃年肉、放鞭炮,年味儿十足。一声喊“龙灯来了!”娃娃们飞奔跳过几进堂屋门坎,暗夜中远远望见灯火辉煌,咚咚哐的锣鼓声队伍缓缓而来。走在前面的是两人抬的牌坊灯,牌坊型如彩门,内点蜡烛,眉批上写着出灯地名,两边竖灯写有发财吉祥之类的对联,牌坊后面是花锣鼓,紧接是两人一抬的灯,有金鱼、鲤鱼、鲢鱼、鳌鱼,还有“八大金刚”(人物灯);单人举的有:挑花灯,纸灯、绣花灯、宫灯;后面跟着踩高脚的队伍,顶气派是十二人抬的故事灯,扎有《哪咤闹海》、《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故事造型,戏文中的人物都由真人装扮,队伍的两边举着各种娃娃灯,和折蜡(折蜡是竹子划开四股,用媒纸绕成辫子,沾桐油点燃,起照明作用)。土家人有句俗话,“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即除夕夜家里炭火烧旺,正月十五街上灯最多。
除了形形色色纷繁的花灯外,我更喜欢看街上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狮子”,一人装扮猴子,另一人装扮笑罗汉,猴子和笑罗汉不停地戏弄狮子;有两人表演的鼓儿车,型如鼓,姑娘在其中,后面跟一个驼背老婆婆,两耳吊小红辣椒当耳环,手拿破蒲扇。两人前后穿梭,老婆婆动作夸张搞笑,唱道:
“我们的鼓儿车呀,咦哟喂,来呀嘛来的快呀,哟咦也,来给乡亲拜个年啦咦儿呀子哟……”。
我儿时认为最神秘的是表演“蚌壳精”,纸糊篾扎的蚌壳一张一合,里面隐藏的“精”由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儿装扮,她头顶一朵粉红绣球,绣球中亮有小灯泡,胸前佩戴一面小镜子,在灯的反照下闪闪发亮,蚌壳的一张一合,里边的姑娘儿若隐若现,更显其美妙神秘,她后面跟着撒网的渔翁,渔翁左撒一网,右撒一网,欲网住蚌壳精,蚌壳精躲躲闪闪而又故挑逗地捉弄渔翁。
“彩莲船”(又叫彩龙船),是我们家乡过年必玩的民间传统表演纸糊篾扎的船,顶篷为四角飞檐,由四只圆形彩柱架在船身上,船身绘着鱼或龙的图样,彩莲船用绸子系在四柱中间“坐“着(实则为站)的姑娘身上,船的两旁各扶着一个“陪妹儿,桡夫子(艄翁)前后左右划桨,船后跟着手持蒲扇,两耳夸张地挂着红辣椒或大爆竹(耳环)的“媒婆,踩着锣鼓点子翩翩起舞,似船儿在水中划走。表演时,艄翁以粗犷的嗓音领唱,余者和之,“媒婆跟着船儿合着锣鼓风趣地扭着十字步。唱腔为男(艄翁)女(姑娘)对唱,衬词辅之以合唱:
合:正月是新年,(哪衣哟喂),瓜子才进园(哪喂),女:今哪明儿梭,男:明哪今儿梭,阳雀叫(哇)女:八哥鹦(en)(哪)男:妹娃儿要过河(哇),女:哪个来推我嘛?男:我就来推你嘛!女:艄公你把舵扳呐!男:妹娃儿请上船呐!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二月起春风,瓜子才定根;三月有清明,瓜苗成了林;四月有立夏,瓜儿上了架;五月有端阳,瓜儿把新尝;六月三伏热,瓜儿正吃得;七月秋风凉,瓜儿皮色黄;八月中秋节,要把瓜儿摘;九月有重阳,瓜子已下场;十月瓜完了,瓜种要留到。
“彩莲船”唱的是原始的《种瓜调》内容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种瓜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莲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人们取其《种瓜调》彩莲船划船的表演形式,汇同地方正月间有拜年的风俗,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因此,“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儿去拜年”的歌词就形成了“(女)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男)我就来推你嘛!”经过民间不断地加工演变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如今脍炙人口的原始民歌《龙船调》。《龙船调》在我们家乡三岁的娃娃都会唱,但《龙船调》的前身由“彩莲船”演变而来,恐怕已鲜为人知了。(我的先生孙邦固写过“龙船调的来历”专论)。
我们那地方,正月玩龙灯按地域范围分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各地当日出什么灯是保密的,如果西门扎的“白蛇”,而东门扎的“法海”,法海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西门就输给东门了,西门气愤地回家把自己的灯烧掉,重新再扎。第二天各出什么灯又是个迷,要上了街才晓得。玩灯只是暗中较量,捉迷藏,斗聪明。
玩龙灯则更讲争强好胜。龙有几种玩法:游龙、滚龙、腾龙、火龙等多种。游龙如蛇,要跑得快,腾龙是几条龙相会时比赛翻腾时间的长短,比力量,滚龙讲究玩法与技巧。北门外有黄石匠两父子,父亲耍龙珠(正头人),儿子玩龙头(副头人),配合默契,龙头追随龙珠上下腾跃,左右翻滚,回曲交叉,吞吐有致,把龙逗得时而喜,时而乐,时而狂,时而怒,玩的活灵活现。一次,小石匠年轻气胜,和南门的龙相撞时高昂龙头(一般应相互平头而过,表示友好,谦和),两条龙便发生磨擦,打起架来,不仅两条龙打得稀烂,人也打得头破血流。为了不再发生类事,龙与龙相会时老石匠不仅把龙珠放低,而且用手握着自己龙的胡子,意思是按捺一下性子。
龙一般戴蓝胡子,有一次城外闯进一条戴白胡子的龙,充老,犯众,于是群龙共讨伐。所以至今没有龙敢戴白胡子。最受人尊崇的莫过于火龙,火龙为红身,红胡子,金龙鳞,每一节都点有灯,透体通红。火龙不在于玩技,而在于形象,气势,龙头昂起,左右摆动,龙身要直,“绷直,绷直”前面不断地向后面传喊着,玩龙头的第二人尤为吃力。火龙从火神庙出来,所经沿途的家家户户都点香蜡在门前祭拜,其意义是保佑不发生火灾。火龙的身边不断放射火花,胆大的细娃娃可以尽情地在火花四溅的火龙身下去穿走,我胆小不敢,大人一边鼓励一边推促我到火龙身下去穿走,还有的大人抱着奶娃娃到火龙身下穿走。据说,这样做给孩子壮了胆,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儿时过年趣味太多了,年的民间传统风俗在于大人小孩皆融入乐趣之中。这些趣味性游戏,不仅继承了民间传统的民俗技艺,也是别开生面的一种娱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