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读完这中华前一百个大姓的来源以后,你应有这样的感觉吧!
一、这姓氏的来源里边,牵涉到很多的历史知识。
有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的,如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发展和更替;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更替;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更替。
有婚姻方面的,如杂交婚(即群婚)、血缘婚(同辈通婚)、对偶婚(即族外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等形式的形成和发展。
有分封制方面的,如天子对诸侯的封国封号,对新继位诸侯的认可;诸侯国对卿、大夫、士食邑采地的分封,对其子孙继位的认可。
有政治制度方面的,如宗法世袭制度,职官设置制度,还有民心的得失向背、反抗与镇压等。
有宗法礼仪方面的,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世袭、各种爵位的正常传递或弑君自立等现象,还有嫡庶区分、子孙分支的问题。
有战争方面的,如黄帝对蚩有的战争,成汤对夏桀的战争,周武王对商纣王的战争,秦晋之间的战争,吴越之间的战争,楚国对周边国家的战争。
有统治更替方面的,如夏、商、周、秦之间的更替,田氏代齐的更替,三家分晋的更替,秦灭六国的更替,君位的子孙相传或兄终弟及的更替。
有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方面的,如周朝和西戎犬戎之间的关系,周朝和俨犹的关系,秦国和西戎的关,晋国和陆浑戎的关系。
有原始农业方面的,如炎帝号烈山氏,讲的就是炎帝(即神农氏)怎么样教人们烧山种田、刀耕火种发展原始农业的史实。
有畜牧业方面的,如伯夷为舜驯养鸟兽,豢龙氏(董父)为舜养龙,御龙氏(刘累)为夏王孔甲养龙,造父为周穆王养马,非子为周宣王养马。
有科学文化方面的,如黄帝的孙子挥是怎么样发明弓箭的,苍颉是怎样造字的,崔抒弑君齐国太史是怎么样记录的。
还有古代地理方面的,如天子的疆域,诸侯的封国区域,卿大夫士的食邑区域,其间涉及到的山川河流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翔实的历史知识和史料,才使得姓氏的来源显得真实可靠,才使得姓氏的来源和形成显得新鲜有趣。
二、每个姓氏的来源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各个姓氏的得姓的源头,大都和西周的分封诸侯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周分封的诸侯多集中于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既有同姓诸侯,也有异姓诸侯,可是每个诸侯分封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现在略举几例:
有着异于中原习俗的断发文身的吴国的形成,竟然是因为古公亶父对孙子姬昌的偏爱造成的,当然也是由于太伯、仲雍二人的礼让而形成的,那种至德至善的谦谦君子的风度至今仍令人感叹。吴国第二代君主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的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味、季札)的相互让位,至今仍然成为人们口中的美谈。但是诸樊之子公子光和余味之子吴王僚之间却存在着一场血淋淋的刀光剑影,真是对先人们的高尚品德的极大的亵渎。
齐国得国离不开吕尚的功劳,“太公望”的故事感人至深。最早称霸诸侯的齐桓公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但他不听管仲之言重用易牙,结果导致自己死后无人问津,尸体遍生蛆虫的事情着实令人气愤。由陈国公子完避难逃齐,到八世以后“田氏代齐”的经过,就更显得曲折离奇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唐叔虞能成为晋国的开国君主,完全是因为周成王一句“桐叶封弟”的玩笑话而引起的,很具有荒唐喜剧的意味儿。可是在那天子无戏言的年代里,就确确实实的存在着这样的闹剧。
商朝遗臣微子启之所以能够当上宋国的开国君主,其背后既隐藏着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残害忠良的悲剧,又表现出周王朝对于敢于反抗的殷商遗民武庚以及姬姓诸侯的血淋淋的镇压的正剧。同时也说明,做人要公正无私,忠厚老实,安守本分。
如果说妫满得封陈国,是因为周武王崇尚上古先贤的结果,那么被中原人蔑视,视为荆蛮而后来能耀武扬威、灭掉夺取中原不少诸侯国的楚国,竟也离不开周成王表彰先朝功臣之后嗣而封熊绎的原因。
秦国、秦朝的形成更有趣。其先人原来被赐嬴姓,后来因名为造父驾驭良马日驰千里,保证周穆王及时平定徐偃王的反叛的功劳,而被赐姓赵,再后来又因为非子养马又重新姓嬴;秦国能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垂小国,而后立于诸侯之林,则是因为秦襄公护送周平王的功劳;秦国能够扩大疆域、独霸西戎,是因为秦穆公慧眼识由余,力擢百里奚这样一个只值五张羊皮的小奴隶;秦孝公最后之所以能够称雄西方,是因为秦孝公敢于任用商鞅,敢于雷厉风行的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秦始皇最后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怎么能离开其先人一代又一代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呢?
夏商两代当然也分封了很多诸侯国,但大多数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成了过眼烟云。有一部分虽然延续到了周代,但因为对于周朝来说没有什么功劳,或其他原因而失去了封国,或渐渐衰亡,终究也不能成什么大的气候。可是有个越国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夏禹因东巡死于会稽,夏后帝少康就把自己的一个庶子封在那里奉守禹祀,这岂不是成了守墓人了吗?就是这样一个作为守墓人的越国,传了二十多代时,到了允常和勾践手中,经常和吴国发生战争,先失国于吴又得国于吴,继而消灭了吴国。后来被楚国灭掉,但越王勾践的子孙分散在江南,仍然称君称王,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在诸侯国中历时最久,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夏朝的第一代帝王启废止了禅让制度,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自然要分封大批诸侯,而此前五帝所分封的诸侯国也大都保存了下来。成汤代替夏桀建立商朝,自然也要分封大批诸侯国,但以前夏朝分封的诸侯国,这时候一部分消亡了,一部分保留下来了。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代替商纣王也是如此,自然 也要分封大批的功臣和子弟、以及先贤的后代为诸侯国,当然也允许前朝的一些诸侯国保留下来。这些诸侯国和夏商两朝分封的能够保留下来的诸侯国,经历了西周,到春秋的时候就开始消亡了,到了战国时期消亡的更加迅速,最后秦国不但灭掉了周王室而且灭掉了六国,自此中国统一。随着这一批批诸侯国的消亡,他们的子孙后代为纪念故国,就以原国名为姓,于是就产生了一大批姓氏。从总的情况来看,从姬姓诸侯国分离出来的姓氏为最多。
各朝代以及各诸侯国内的卿、大夫、士,一般是世袭父子相传的,天子和诸侯也要赏赐给他们封邑采地(也叫食邑或采邑)。这些卿、大夫、士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诸侯的数量,那么卿、大夫、士的封邑的数量要比诸侯国的数量多得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个诸侯国的消亡,那些卿、大夫、士的封邑也就荡然无存了,可是他们的子孙为纪念祖上功德与辉煌,就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这样又产生了更大一大批的姓氏。
我们如果探究一下这些新的姓氏的源头的话,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出自姬姓、子姓和己姓。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个姓氏是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姓氏。再向上探究一下呢,周朝的姬姓祖先是弃,出自帝喾;商朝的子姓祖先是契,也出自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所以应该说姬姓、子姓最早的源头祖先应该是黄帝。夏朝己姓祖先是禹,《史记》说他是颛顼的孙子,《汉书》说他是颛顼的六世孙,但不管怎么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无疑的。这样说来,禹也应该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己姓的源头祖先也是黄帝。
那些和周朝不同姓的诸国封国呢?我们也可以探究一下。宋国出自商朝子姓就不用说了。陈国呢?陈国的开国君主是妫满,妫满得国,是因为周武王为褒奖纪念先贤圣人帝舜的原因,帝舜是颛顼的六世孙是黄帝的八世孙,所以陈国的祖先也是黄帝。再看楚国,出自芈姓,但追根求源,应该追到陆终。陆终是颛顼的玄孙黄帝的六世孙,那么楚国自然也应该是黄帝的后代。秦朝嬴姓的先人与和韩赵魏一起分晋的赵国的先人,寻根也应寻到颛顼的身上,再往前推算,也属于黄帝世系。西周的唐杜两国的先人是刘累,而刘累又是帝尧的儿子丹朱的后代,这怎么能说不属于黄帝世系呢?
这样算来,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楚陈赵的先祖,算过来算过去,最早的鼻祖都应该是黄帝。这只不过是同祖不同宗,祖又分祖宗又分宗罢了。
有那么多的姓氏出自五帝三代,有那么多的人同为黄帝的后代子孙,今天说起来很难令人想象,真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的的确确是存在着的,是有源可查有古籍为证的,又使人不得不信服。这就好比,黄帝是一棵大树的总树根,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后禹,以及成汤、姬昌则就是树干了,各个时期的诸侯国则是树枝了,那些卿大夫士则就是小的枝条了,秦以后的各姓氏则就是树叶了。如果绘制出这么大的一幅姓氏树的图画,那必定是可观的,又必定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了。
以上是从姓氏来源的大的方面说的,从小的方面说,也很有趣。比如唐氏、刘氏、杜氏、龙氏中有一部分出自舜的后裔刘累;陈氏、田氏、孙氏、姚氏中有一部分则出自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魏氏、万氏、毕氏,冯氏中的一部分则出自毕万;高氏和卢氏的一部分则同时出自齐文公的儿子公子高。庆氏和贺氏则是出自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无亏的孙子庆封,后来因为避讳由庆氏改为贺氏的,其实是一姓改写。怪不得有时候本不同姓的二人为了拉近关系,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们听了觉得十分可笑,但是还真的有可能他们的先人就是同一个人。分支太多了,年代太久远了,感情上也就疏远了;又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居住地域太分散了,又缺乏系统的姓氏研究,即使是同脉同派同宗,却也无从知晓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有趣,那就是本不同根同源的人却有一个相同的姓。如王姓,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西周姬姓之王,还有出自田完之后的田姓之王,这就好比,一条树根生出几棵树苗,树长大了,枝叶相互穿插参差,就很难分清哪枝是哪棵树上的了。再比如龚姓,有出自黄帝大臣共鼓之后的,有出自共工之后的,有出自古共国的,有出自西周共伯和之后的,有出自春秋共叔段之后的,有出自春秋晋国太子申生之后的,就象树木一样,虽不一定是同根,但是靠的太近了,也很难分出哪枝是哪枝了。现代同姓之人一般是不通婚的,这有可能是遵从了古训古礼。可是同姓结婚的还是大有人在的,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他们的有的来源虽然相同,但是年代太久远了,血缘关系相差也太远了、早就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来源太复杂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血缘关系了。
出自炎帝之后的姓氏相对的要少一些,主要原因是炎帝或炎帝之后在统治阶层中始终没能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有吕申许姜丁崔等炎帝的后代被封为诸侯,但也只能居于从属地位。当然这也不能排除炎帝后代和黄帝后代融合的情况。炎帝的部落多居住在今天中国的东部,称之为东夷族,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少数民族(后世的少数民族自然也有出自炎帝之后的)。如果把黄帝和炎帝并列在一起,他们的后代子孙中,不要说前一百大姓的人了,就是那些人口数量较少的姓氏,能够超出炎黄这个大根本的就廖廖无几了。所以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因为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就可以骄傲的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同根同源,应该统一起来,不要人为地搞什么分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凡是搞分裂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统一才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三、这些姓氏的得姓原因,也是十分有趣的。
1.以国为姓氏。这种情况主要出自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天子把他们的子孙、公族、贵族、功臣分封到各地,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大多数诸侯的子孙、公族在他们的国家灭亡后,为了纪念他们的故国就舍弃原有的姓氏,采取以国为姓的方法。如陈、杨、黄、吴、徐、朱、罗、梁、唐、冯、萧、程、曹、邓、彭、吕、苏、蒋、蔡、贾、宋、郑、赵、魏、韩等国灭亡后,子孙中有不少是以原国名为姓的,也有立国后就以国名为姓的。如毕公高被封在毕国,后代就有毕万;造父的封国为赵,后人就有赵夙、赵衰、赵盾、赵朔、赵括、赵武等著名的历史人物。
2.以封邑为姓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君主又封一些公族或大夫到某地,称食采邑,也叫做采邑、食邑,或采地、封地,这是连同在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田邑。这些公族或大夫在封邑内,在政治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劳动产品上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在人身自由上对奴隶具有生杀大权。他们的后代子孙对此引以为荣,就以封邑为姓,大肆进行玄耀。如谢姓,有一支就是以申伯的封邑谢邑命姓的;魏姓,有一支是以毕万的封邑魏命姓的;叶姓,有一支是以叶公沈诸梁的封邑叶命姓的;薛姓,有一支是以孟尝君田文继承父亲的封邑薛命姓的,崔姓,有一支是以齐太公之孙季子食采于崔邑,季子便以邑为姓,称崔氏。以邑为氏者,还有白氏、叶氏、范氏等二十多个。
3.以居住地为姓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封地没有政治地位的的平民所采用的一种命氏方法。其中以复姓居多,大都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左丘、钟离、南宫等,就是以居住地为姓的。只是这些姓氏的人口数量比较少,所以前一百大姓中没有出现。当然单姓中也有以地名为姓的,比如陈国的宛丘人以丘为姓,就属于这一类。
4.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前边很多姓氏来源中所说的某人“以王父字为姓”,说的就是这种姓氏。《尔雅·释亲》里说“父之考为王父”,父亲去世后称为考,父之考就是祖父,称王父。当然只有贵族才会这样称呼,平民百姓里边一般不这样称呼。如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在世袭制盛行的奴隶社会里,诸侯国的国君的嫡长子一般封为太子,其他儿子就称为公子,国君的孙子就称为公孙),公子高的孙子溪,因为迎立公子小白回国做国君(即齐桓公),又帮助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立了大功,他就以祖父(即王父)公子高的字“高”为姓叫高溪。再如陈国弑陈灵公而自立为君的征舒,他的父亲叫御叔,御叔的父亲是陈宣公的儿子公子夏,征舒就是以祖父公子夏的字“夏”为姓的,叫夏征舒。再如春秋时期任宋国大司马的宋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其后代就以他的字为氏称孔氏。
5.以祖上的谥号为姓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士死后,对他生平行为品德进行褒贬善恶时,所加的称号叫做谥号。这些人的后代有的就以他们的谥号为姓氏。如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天子武丁,前期在傅说的辅佐下,很有作为。可是到了后期,好大喜功,因为讨伐鬼方没有取得什么成效,结果导致王族分崩离析,他的支庶子孙就有以“武”作为姓氏的。其实这还算不得是真正的谥号。西周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就以“经天纬地曰文”这样的评语给姬昌加封谥号为“文”,后人称姬昌为周文王。周文王的支庶子孙中,就有以文为姓的。再如陈国的开国君主妫满,死后天子给他加封的谥号为“胡”,所以后人称他为胡公满或陈胡公,他的支庶子孙中就有以“胡”为姓的。宋国的第十二代国君名司空,死后谥号为“武”,称宋武公,他的支庶子孙中就有以“武”为姓的。同样宋戴公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戴”为姓的,戴就是谥号。
6.以爵位为姓氏。爵位是奴隶制君主国家对功臣、子弟等贵族所封的等级称号。我国古代的爵位称号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比如周公鲁公、唐侯晋侯、杜伯郑伯、魏文子赖子等就是。这些贵族死后他们的子孙就有以爵位为姓的。如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称曲沃桓叔。晋昭侯以后,晋国的国君依次为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晋侯湣。成师死后,他的儿子鱓继位,称曲沃庄伯,庄伯弑孝侯。庄伯死后,他的儿子称继位,称曲沃武公,曲沃武公连杀哀侯、小子侯、晋侯湣,自立为君,全部占有晋国土地,称晋武公。孝侯、哀侯、小子侯、晋侯湣的子孙们,为不忘曲沃这一支抢占他们祖上的君位,就以他们的祖上的爵位号“侯”为姓。
7.以兄弟的排行为姓氏。古代有地位的人,他们的兄弟排行一般以伯(长子,如太伯;也称孟,如孟女)、仲(次子,如仲雍)、叔(三子,如叔虞)、季(幼子,如季札)来排列,兄弟超过四个,多出来的一律排在叔。长兄孟、幼弟季的子孙就常常以“孟”或“季”为姓。如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所说的庆父,是鲁桓公的庶子、鲁庄公的庶弟,是一个品性极坏的人。他与嫂嫂哀姜通奸,擅杀君位继承人,又杀死鲁湣公,企图自立为君,后来被他的三弟季友设计除掉。庆父在同母兄弟的三人中排行老大,“孟”字在兄弟排行中又是代表最大的,为避讳弑君的坏名声,庆父的子孙就改称为孟孙氏,后来简化为孟氏。相应的,季友后来称季孙氏,季友的后代子孙就以季为姓。只不过季姓不在前一百大姓中,没有列出来罢了。
8.以官职为姓氏。如周朝的乐官中有钟师以职,诸掌击钟奏乐,当时的官职是世袭的,所以他的子孙就以“钟”为姓。进谏周成王分封叔虞的那个太史秩,他的后代就以史为姓。周代三公之首的尹吉甫,尹是相当于丞相的官职,他的后代就以尹为姓。彭祖的后代中有一个在周朝担任钱府上士,他的后代子孙就以钱为姓。周朝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在晋国任董督晋史的官职,其子孙世袭晋国的史官,就以官为氏,称董氏。
9.以技艺为姓氏。如黄帝的儿子玄嚣的儿子中有个叫做挥的,他是监管制造弓箭的官,相传弓箭就是他发明的。因为弓上弦称为“张”,因此他就姓张氏。再如杜姓的一支,就是以黄帝时代的造酒的祖师杜康的“杜”为姓氏的。
10.因为赐姓、避讳而改姓。赐姓就是天子、皇帝或诸侯赐给臣民的姓。这种姓氏秦朝以后多用于对少数民族赐姓,当然远古时期也有,比如林氏,就是周武王灭商后赐比干夫人的儿子坚的姓,林坚本姓子氏。避讳是指凡是遇到了皇帝或尊亲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而缺笔少划或改称别的姓。如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逃到齐国后,他的子孙逐渐掌握了齐国的政权,完的曾孙子占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龙”姓就是因为董父被赐为豢龙氏,刘累被赐为御龙氏,简化后而得的姓。“邱”姓是因为避讳孔圣人的名字“丘”而改的姓。“贺”姓本来是“庆”氏,齐桓公的曾孙庆封,因为以祖父庆克的字而得到“庆”氏,子孙袭之,到东汉安帝时,为避安帝之父刘庆的名字“庆”而改为贺氏。
11.因为避仇或避祸而改姓。如陈厉公的公子完为避祸逃到齐国后,就改姓“田”。再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东巡博浪沙时,曾经被张良椎击,就大肆收捕六国贵族子孙,韩姓中有一支就是在避祸中由“韩”氏而改为“何”氏的。共姓中有因为临江王共敖被刘邦灭掉,由共姓而改为洪姓或龚姓的。
12.还有一些是由远古的世代传承,来自母系氏族社会或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姓,这种姓氏非常的古老。夏商周或更早一些的上古时代,某姓中突然出现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并有典籍可查,于是他们的后人就尊这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为始祖,很多姓氏就传承至今。比如姚姓,是因为虞舜生于姚而赐姓姚,后代子孙有沿用姚姓的;姜姓是因为炎帝姓姜,后人一直沿用到今天;姬姓是因为轩辕黄帝生于姬水而被赐姓姬,周朝姬姓就沿用这个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