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时间:2011/4/13 作者: 山野水潭 热度: 70778

  几番“红学热”之后,很多人竟然没有看过原作便可大侃特侃,在某种程度上,那些红学评论的书籍竟然红过了《红楼梦》原著,而我一向坚持从原著中找寻我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即便是看脂砚斋的评本,我也没有太多被影响。我是个看书人,而不是红学家,我看到的《红楼梦》,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初看《红楼梦》,泪流了几乎一缸,那是在最多愁善感的年纪,看着那些金玉般的女孩儿们一个个都落得悲剧收场,不免心酸。后来再看,就多了些思索,泪也流了,只是原因不一样了,“渺渺”“茫茫”“空空”,若问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词,想必够概括了。不管说人生如梦还是如戏,真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什么都没有定数。因又看那“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细想想的确如此,那般心境,也不知是悲凉还是超脱。联想到自己身上,将来何去何从,又有谁知道呢?后来看林妹妹的《葬花吟》,竟是唱到心坎儿里去了,不是女儿,是断不能懂得这其中有多少悲酸无奈的。“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女儿的事情,自己不能够主宰,女儿的情怀,却又比男儿更加炽热,当爱的火焰在心底熊熊燃烧,寄人篱下的少女又能怎样呢?只能让火焰把自己吞噬,一缕香魂飞到离恨天外酿造新的悲剧。《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中,写到黛玉听“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句时竟自痴倒,黛玉并非没有看过《牡丹亭》,不然也不会有后来《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一回文字了,然而作者单把黛玉咀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拿出来写,也让看书人好生思索,真真就是那“花落人亡两不知”啊!
  
  人都是向往美好的,在看书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看到悲惨的结局,跟现代的人相比,宝黛爱的很晦涩,尤其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中,分明可以表白了,结果那一番肺腑之言竟没有让黛玉听到,反倒把袭人说的面红耳赤,看得人心里那叫一个急。作者却不能那样写,因为宝黛的爱情一摊牌,悲剧会上演的更早,王夫人想为自己觅一个识大体的儿媳妇,而不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小傻瓜。林黛玉就是个小傻瓜,在感情的世界里,她不知道怎么长大。宝钗是个智者吗?不,她是个长大了的小傻瓜,只不过她的傻,多了一份可敬,少了一份可爱。谁和谁可以长相思守?“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这就是残忍的现实。那个年代,谁也不能做自己的主,改嫁,续娶,你要幸福,除非你可以活很长时间,可以生很多孩子。书中最然我感动的地方之一就是宝黛的那次对话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瓢之漂水,奈何?”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水止珠沉,奈何?”
  
  “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哪个女人听了这样的话,能不死心塌地?颦儿该安心了,可是,小女人的心是不那么容易安下来的,尤其颦儿,更是小女人中的小女人。她没有安心,她的感情还是在折磨着她,让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黛玉香消玉殒的原因,身子弱,不是因为多心,只是因为痴情,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担忧着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将来娶的可能不是自己。更加让人痛心的是,黛玉的担忧不是庸人自扰,最后的最后,她没有必要再担忧了,宝玉成为了别人的新郎。旧年宝玉曾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今,真的时何必当初啊,担惊受怕那么多年,甚至于“杯弓蛇影”至于绝粒,到头来,还是被伤的体无完肤,颦儿,这真的值得吗?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值不值,只有愿不愿,只有爱不爱,女儿的情怀,就是“为君那得不伤悲”,可怜的是,到最后,是看书人在这里叹:“颦儿,为卿那得不伤悲?”
  
  宝黛的悲剧,后来又在二宝身上继续着,不消多说了,我们且来看看另一个不幸的女孩儿——史湘云。许多人说史湘云才是陪宝玉走到最后的人,引据竟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事实上,多个脂评本都有提到“卫若兰射圃”,在湘云捡到宝玉丢失的麒麟时,有朱批“其后卫若兰在射圃所配麒麟正此麒麟也”,由此可见,“白首双星”乃湘云与若兰,非宝玉也。湘云自小父母双亡,“纵居那绮罗丛,无人娇养”,吃了不少苦,有小姐之名,而无小姐之实。正因如此,她特别喜欢到贾府和姐妹们在一起玩耍,感受大家的爱。咬舌的她喜欢叫“爱”哥哥,事实上,这个张口闭口都是“爱”的小女孩儿,是缺爱的,她虽“生得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却也会吟出“自是孀蛾偏爱冷”这样的诗句,她不是爱冷,她到处寻找温暖,可是这世界太冷。小时候她在贾府过着天真浪漫的日子,长大后,大家都变了,连小时候对她最好的袭人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多了一份冷漠。大家都知道黛玉小性儿,又焉知小性儿也是一种资本,不是所有人都被允许小性儿的,而湘云,恰恰就是这些可怜的孩子当中的一员,因此,在黛玉耍小性子的时候,湘云会很生气,不愿意“看别人的鼻子眼睛”,其实,小家伙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酸酸的早就哭了。如果她也像黛玉这样小性儿,还会有人在意她吗?贾母还会那么宠爱她?也许会,但小小的她,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可爱来讨别人欢心,她不敢去任性,那是她输不起的赌博。看脂评本的时候,每每写到湘云的自述,都会有一句“普天下幼年丧父母者同来一哭”,让人看了,怎能不心酸落泪。对于湘云的判词“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我曾被深深打动过,只有经历过那些坎坷,才明白这话不是什么判词,而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心中小小的希冀,对幸福的希冀啊。然而,后面的那句“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濩湘江”真让人痛彻心扉!有的人,总是得不到幸福的机会,她不知道上天把这些机会给了谁。
  
  有时候我会想,《红楼梦》若是不是一部悲剧,还会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因为我是一个乐观者,什么事情都喜欢往好的方面想,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如愿。时常看书时,我把自己放到书中,去吧悲剧改编成喜剧。而《红楼梦》,真的是个例外,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把结局变完美,也许,没有一种结局,比这种悲剧更美,虽然这种美需要你付出眼泪。“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所有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凄惨,仿佛这世界只剩下这片小天地,又仿佛一个大观园,就是全世界。
  《红楼梦》的悲剧世界,赚得了许许多多的眼泪,然而,我想,如果赚得更多的思索,也许更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