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海岩的《永不瞑目》,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为不能完满的结局而感伤,或许更为心痛的是痴心的爱恋不能得到幸福的终结。看海岩的这类通俗小说,我更多的倾服于作者痴心而忠贞的爱情信念,它让我在绝望的人生中看到一点温暖的曙光。我也相信,在黑暗的人生中,爱将是人类恒久赤诚而最真挚的主题。这也许跟当年许多人看琼瑶小说的心态一样吧,抱着一个温柔的信念在孤独的海上去寻一丝微弱的光亮。
爱,给人多么巨大温暖的感动呐!虽然它也许带着最尖锐的刺,虽然它也许在最绝望中给人最深的伤痛,然而,无论怎样,都不能否认,爱的美。它给人心灵以最轻柔的抚慰,这样的安慰是人生中任何其他所不能给予的。
所以,我常常感动于两厢情悦的爱恋,而历经磨难的爱情更是从心底里给我一种疼痛的怜悯。无法自拔于人生无奈的别离,却不得不接受伤痛。
在《永不瞑目》中,肖童的形象是最鲜活的,也是最惹人不忍的一个。人性的善与罪,痴与痛在他身上通过毒品的催计而显得突出起来,正是在爱与痛的边缘,我看到爱与他的命运紧紧相系,而正是他的一次次挣扎于放弃,让我看到一个鲜活的人在超越人性的欲望之下的无奈和苦痛。我不再保持小时候超能的天真,小时候以为人是万能的一切,而长大之后我便开始懂得人是不能测天之高地之厚的,人也不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身体会生病,有朝一日也会从这世界彻底的消失去,而又迫于时间空间的局限,人的活动有着诸多的限制。而人性也是同样,它受制于身体这个小小的空间立体存在物。所以,即使在肖童心中,爱是绝对忠贞是生命继续坚持活下去一切的信念。然而在面对着毒品对心智的巨大折磨时也会失去理智到难以自拔,这时候我为肖童而心痛,心底里是多么希望他抵抗住诱惑能和庆春永远的厮守在一起。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正是这残酷让人心痛,而心痛则深刻明了了人性的悲剧。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残缺才是生命的真实,痛也是生命的主题。
爱与意志是一个辩证的命题,也是永恒挣扎对抗的话题。在巨大的意志力挣扎中往往看到真实的生命和情感,而纯粹的意志胜利是人们幻想中的幼稚故事。而肖童这个人物的深刻之处就是在作者打破心中的完美期望,忍痛去写那真实的生命。
对一个始终抱有一颗浪漫而真情的人来说,要明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意味着他要以现实之中的绝望来否定自己内心的希望,我不知海岩是如何来看待这落差和深层绝望的。然而,在我的心内,泪已如注止不住流落。我把心中对生活还抱有的一点美好都寄托于无法自拔的幻想之中。幻想在现实生活的可能之外以小说的纯粹存在。我不能抽身于世界之内,不能承受完全赤裸的现实。然而,小说也给了我另一个理想的选择。即像海岩一般,活在世俗世界之内而抽离于世界之外。永远的对人性的爱与善保有绝对信任态度,永恒的在心内存有希望,仍旧保持一颗天真而单纯的心灵。然而这样的话便要承受来自现实的巨大绝望和伤痛。只是在伤后你仍然相信美好,仍然保有希望。这便是真实的人生了,带着尖锐疼痛的真心和赤诚永恒的追在不落的风筝之下。
海岩的小说成功就在此处吧,在一个不俗又能吸引普通大众的故事之下,拉出一段段赤诚的爱恋。纯粹的爱情在这个时代已成为稀缺品,所以,痴心如《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玉观音》中杨瑞令人不忍为之动容。都是如此,不顾全世界一切的阻碍而单纯的去爱全心的付出。在他们的人生里,爱是一旦播撒就再风雨无惧地疯狂生长的生命力。越是风雨越是让它们紧紧相连。这是海岩忠贞无惧的爱情观,我想,这也是几乎所有人内心隐秘的渴望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