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其实早在好久前我就期望着与他的见面,也曾看到了侠客在QQ留言说到每周都有从我的村门口经过,有几次说到要进来喝杯茶但都可能因为忙吧都未能达成,前周我也到了他在市区的家门口,打电话给他才知道回老家了,自然也未能碰面。这一次,我们的见面终于是如愿以偿了。
听说他九点多要到,我八点多就起床。因为天气不冷,在家里穿着很随意的我只是穿了一件T恤、七分裤和拖鞋迎接他,并未西装革履,擦亮皮鞋。或许这也是作为我们坦诚相交无拘无束的见证,相信看不惯现实中诸多造作虚伪的他也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因为他对我村的地方有点印象,所以无需费太多的周折,他就到了我家的巷口,我朝着不远处的他一挥手,他就连人带车赶过来了。仿佛老朋友的见面,无需如那些官场上假惺惺的人握握手表示激动之意,无需像一些人露出刻意的微笑。
我看到了他在博客中写到的“处处都会响”的摩托车,看到了他真人,温文尔雅,着实有一股书卷气。初次看到他的人,估计谁也难以将他与一文引发教育界地震的狂人联系起来,更难以将与一次次扬剑出鞘的大侠相扣,但是眼前的他却让你不得不信了,这是一位凭着文弱书生的一己之力,愣是敢于与强权部门叫板、一次次令那些手握重权却漏洞百出的官员望而生畏,闻风丧胆,一次次仗义疏言的网络文侠。
我的一位老同事用这样的语句“山前酒旗飘,风中一星摇。欲寻树边隐,普邑狂人搜。普邑谜人一。”来为他的名字出谜语,“狂”人之说,与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的潮州话读音刚好是同一个,或许这是巧合所难以解释的。
从巷口到家的几十米路,我边跑着边想着这几年以来我们的交往,完全是在网络上的互动。初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在2008年3月份,同学庄家向我提起教师补课会议上他的挺身而出,痛斥补课是非,后来就看到了在网络上一系列的“补课门”文章,令教育部门朝令夕改的文章。那一次,他可谓一战成名。同一年,他还三问地级市最高长官,要求兑现诺言。不久后我们应得的增资如愿实现。
2009的大事件当属他准备一纸诉状状告地级市教育局胡作非为草率对待事关职称晋升的论文,以及一举掀翻了那张套在职称评审身上的遮羞布,那些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暴露无遗。2009年另一大事件是质疑市长教育内部工资等诸多问题,令陈市长玩起躲猫猫游戏,后来不得不通过教育局长与他进行对话。
今年初则是为教师被不合理征税一事奔走呼告,在获悉此事后我第一时间发QQ信息给他,要他扬剑出鞘,为民伸冤。不久后的他在新闻网论坛发帖要求市长理顺此事,在一段时间均未有任何回复之后,不懈努力的他最终向羊城晚报报料,在媒体的出面报道下,不合理的税收退下来了。通过这几件事,他的名字在普宁教育系统料必早已是家喻户晓。连到我市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韩师一讲师也在课堂上借助他的例子高度评价他的维权意识之高,说教育部门就应该多几个像他那样的敢于说真言者。刚好他的妻子就在那节课的课堂上,听课者无不欣然笑之。
我们的网络之交则是在去年的“班主任补贴门”事件,此前我在《读《狼狈时代》札记》已经做了详述。正寻思间,已经跑到了家门口,他的车子本已停好,但是却没有立即走进来,而是绕到了车后座的盒子里,打开盒子后拿出了一幅字作,说是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我立马打开是写在宣纸上的四个字:“扬帆远航”后面写着汉周文友存念,还有落款。这真是有备而来,带来了非常贴心的见面礼,顷刻间就是一阵感动!我俩素昧平生,相识于网络,相交于网络,去年的“班主任补贴事件”是他助我一臂之力才成功打赢强权部门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对他当面表示谢意,他就先用他擅长的书法作品赠予我了。我也不客气的欣然接过礼物,简单说声谢谢后将他迎进大厅喝茶聊天。
有人曾将我称为梅塘的他,或者他的梅塘版。如今我们两个颇有正义感的人是历史性的碰面了。我们聊起了许许多多的话题,关于教育不公平,现实诸多黑暗的。我们在电视节目上有许多共同喜欢的节目,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文涛拍案》、《社会能见度》,南方一套的《马后炮》,央视一套的《今日说法》,还有杂文选刊等。我向他问起了传闻中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有些被他证实了,有些是纯属外人造谣,让我更进一步的接近事实的边缘。他还向我谈起了《狼狈时代》的出书前后事宜,以及下一部书的计划。(临别时他还送给我那部《狼狈时代》,我要给他点本钱,他不答应。于是我只好说等我也出了书,一定送给他一本。)
我几乎看过他的所有文章,对他的许多文章耳熟能详。我一次次的问他的一些文章的实情,他都给我一一解答。我们还聊了更多的话题,我向他提起了一些建议,特别是朋友中比较有见地的,例如不要将身边一些人的姓名公开出来,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注意懂得保护自己,毕竟我们生活的周围阳光并不是那么的明媚。他都一一点头,欣然应允,虚心接受。
仿佛仅仅一瞬间,就到了晌午十一点多。我留他在家吃顿家常便饭,他仅仅略一迟疑就欣然应下,不像一些人要做一番客气的推辞。此时我想起了那首期中考前教的王维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刚好这顿饭我们准备了鸡肉,而他也是如同诗中的王维一样非常爽快的应约而行。后来他联系起了老同学,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听说他到来马上要他过去一起聚聚,于是我们才离开了家吃午饭去,然后我们还到了他老同学所在新梅中一逛,我提醒他去看看我的《新梅中赋》,中午二点我们作别了梅中,算是“三陪”陪吃陪坐陪玩活动到此结束。
君子之交淡如水,坦诚,自然,甚至可以不修边幅。下一程一定是我有空到他家里走走,而我们的网络之交更加值得期待了。
2010年11月14日零点记于小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