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橄榄

时间:2010/10/6 作者: 孤竹子 热度: 84039
  如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类水果中,很少能见到青橄榄了。岁月流逝,我也把它淡忘很久了。步入迟暮时分,我忽然想起了它。幼小时,满街满巷,大小水果滩,都能见到,像绿色玩具积木,堆成一座座小山。那时大人常常让我含一颗在嘴里,还不许马上嚼。我总是老大不情愿:简直像含了个木头疙瘩,淡而无味!“多含含,会有甜味的!”大人一边逼迫着,一边这样哄我。我哪里耐烦?趁大人一个不注意,一口咬开:又苦又涩,还酸酸的!于是一吐了之。
  
  不错,过后舌面上的确感觉甜滋滋的,可这点甜,比起那时需要的,比起自以为付出的忍耐代价来,太微不足道了。大概,对于吃水果,很多人都与我幼时的感觉一样吧,那些制成干果的香草橄榄、五香橄榄,做成果脯的甜水橄榄、蜜汁橄榄等等,更为孩子所喜欢。也许青橄榄久违了,也因为上年岁后口味变了,我怀念起那淡淡的、有些苦涩带酸的滋味来了,仿佛至今,才真正回味到那清香、甘甜的难以言说的感觉!
  
  思念青橄榄,就不由去查阅有关它的描写、记载。哦,说到读书,年轻那阵,爱看那些诗情洋溢、辞彩艳丽的文学作品,如今,却是喜欢古朴淡雅的东西了。而有关青橄榄的文字,也是从旧书堆中找到的,真没想到,这我曾经厌恶过的,小小的青果,居然也“青史留名”!暂无缘重新亲口品尝,就通过文字过过瘾吧!
  
  民国时黄岳渊父子合著的《花经》中写到,橄榄生食有生津止渴、开胃消炎之效,这使我理解了父母对我的疼爱。书中记载:橄榄清淡透香,回味极美,泡茶甚佳,故我国自古有向客人敬献橄榄清茶的习俗。民间称此茶为“元宝茶”。沙汀那四川味儿浓郁的小说中,常有老茶馆风情描述,其中就有放青橄榄的香茶。鲁迅的《药》中,也有在招待客人时茶里放橄榄的描写,可见旧时绍兴也有此习俗。清人汪灏等编撰的《广群芳谱》,也汇集了不少关于橄榄的资料,其中有白居易、欧阳修等多位诗人的吟咏。黄庭坚“好事近”一词,极赞青橄榄的清香悠远,其中颇具意味:“潇洒荐冰盆,满座暗惊香集。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称橄榄为“谏果”,又名“忠果”,以喻忠直大臣的诤言进谏,虽直言逆耳,却多益国益民。一些诗人如梅尧臣等的诗中,也含此意。
  
  青橄榄似乎成了古来苦涩后回味甘甜的通喻,有道是“苦中真味晚方回”。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些上了几许年岁的人,更喜欢味淡甚至有些苦涩果品的缘故吧!近些年,特别爱读孙犁先生晚年的文字,其味也恰是淡朴而有些苦涩的。如今已经当作笑谈的“忆苦思甜”,其实本意并非荒唐,真正要品味出人生的些许甘甜,就要如咀嚼青橄榄那样,须嚼过苦、淡、酸、涩……多种滋味。步入黄昏,正是细细品味的时光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