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网络时代话读书[中]

时间:2010/8/1 作者: 古城愚翁 热度: 89061
  网络时代话读书
  
  ——书痴絮语[中]
  
  二五
  
  还有民国年间的军阀冯玉祥,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
  
  冯先生出身行伍,却酷爱读书。还在当兵的时候,他常常挑灯夜读。这引起了战友们的反感。他们说,晚上点灯睡不着觉。大家异口同声,坚决不让他点灯看书。
  
  他不死心,干脆找来锤子、凿子,在紧靠自己铺位的墙上凿出一孔,放上油灯,拉上布帘。夜深的时候,他照常读书不辍。
  
  深受感动的战友们,再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这就是有志之士的执著、决心和毅力。
  
  而我这辈子,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这使我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至今仍一事无成。
  
  二六
  
  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些痴心于书的读书人,有时也会做出烧书、毁书的蠢事。
  
  应该承认,这些人对书是有感情的。他们读书,也写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是有贡献的。
  
  然而,由于他们的自以为是,一些书在他们的手中消失了,毁灭了。这同样也给中国的文化造成巨大的灾难。
  
  孔老夫子的编书,就是这样的一场悲剧。
  
  由于他老人家的尊周,在编书的过程中,一切以周为准绳。编书就是删书。删什么,留什么,他心里的那杆秤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以唐、虞为界。至于唐、虞以前的,对不住,一把火,全都烧了。就拿古老的《诗经》来说吧,本来他手中有三千多篇,后来只选了三百。其余的差不多还有两千七,他认为没有什么价值,就付之一炬了。
  
  孔子的烧书,后果很严重。因为原始资料被他毁了,后来的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开头的五帝、夏、殷等本纪中,只能简简单单、略而不详了。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也只好从周威烈王开始。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无形中就少了一大截子。
  
  清朝的郑板桥在谈到这件公案时曰:“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而存者为经,身尊道隆,为天下后世法。”
  
  看来,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以上古史料的毁灭为其代价的。
  
  这真是中国的悲哀!
  
  二七
  
  还有一个乾隆皇帝,给中国文化造成一场更大的灾难。
  
  就是他,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幌子下,毁灭了中国的一大批典籍。
  
  这位以“勤政爱民、风流儒雅”著称的“十全皇帝”,喜欢题词,喜欢写诗,也喜欢读书。有着比较高的文化品位。按照他的旨意编纂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36卷。从数量上说,堪称史无前例。这本来是一件好事。问题是,他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收集天下藏书。收来的藏书中,他派人逐一审查。凡是他认为不利于满清统治的,或加销毁,或加删节,或加篡改。被他烧掉的书,达4000种以上,其数量超过了《四库全书》。即使有幸编入《全书》的,也都经过了删改,早已面目全非,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对于乾隆皇帝的烧书,光绪年间上海国学保存会在其出版的焚书目录中云:“盖自秦政之后,实以此次焚禁,为书籍最大之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昔之毁,乃官府之所藏,而山岩屋壁尚有存者。今之毁,并毁及民间,而比户诛求,其所遗留者亦仅矣。”
  
  与孔夫子的烧书相比,乾隆的毁书造成的损失更大。孔夫子毕竟还是为了文化的传承,而乾隆则是为了推行一种愚民政策,为了巩固满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然而,天下的书是烧不完的。那些企图箝制人们思想的统治者,最终总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二八
  
  不仅仅是烧,还有禁。无论是清朝还是其他朝代,都有一些书是被禁止。不许流通,更不许人们随便翻看的。
  
  还有一些书,发行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所谓内部发行。圈子之外的人,是不能随便看的。
  
  无论烧还是禁,都是统治者愚民政策的一种表现。
  
  人民一旦觉醒,统治者的宝座就不安稳了。
  
  但是,人民是不可能永远被愚昧、被麻痹、被蒙蔽的。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只能得逞于一时。迟早总是要破产的。
  
  当代作家柯灵说:“对书的焚毁和禁锢,是最大的愚蠢,十足的野蛮,可怕的历史倒退。”
  
  二九
  
  烈士肝肠名士酒,美人颜色古人书。
  
  作为一个虔诚的阅读者,我们都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的过程中。那神秘莫测的蛹里,可能飞出一只美丽的天鹅,也可能飞出一只丑陋的、灰蒙蒙的小鸭、小鸡。在典籍的阅读中,我们被感动、被俘虏、被征服。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与书籍的对视中强健了自身,从而迸发出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力量。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因为你在一种特定文字的引领下,一步步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穿越历史的灰尘之后,与你久已仰慕的先贤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你升华了,你超然了,你脱胎换骨了。这样,与那些不读书的人自然就有了距离。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孤独实在是难以避免的。
  
  三0
  
  又过了几年,我从部队回到地方。“文革”的浩劫还没有结束,能够看到的有价值的书依旧少得可怜。
  
  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让中国的大地一片荒芜。那些年,我们一直在精神的饥渴中艰难度日。
  
  一些以“新生”、“革命”面貌出现的“文革”文学、评论、通讯、大批判等方面的文章、著作,铺天盖地,畅行一时。愚昧而又自以为是、无知而又僵化的我,读一些貌似“正确”、“权威”的书,写一些没有自我的、假大空的应景文字。
  
  日落星沉,岁月蹉跎。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我常常有一种“书生无用”、“开卷无益”的慨叹。
  
  三一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终于翻过去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东方的华夏重新焕发生机。
  
  一度被批判的中外名著,重新登上书店的书架。禁锢多年的经典,重新成为人们的热门读物。
  
  在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我开始反省自己前二十年的读书之路。那一段疯狂而又荒诞的年月,让我的青春成了一段失去根基的枯枝。
  
  时间一去不返。我的梦被海边的礁石击得粉身碎骨。
  
  三二
  
  两鬓的白发告诉我,失去的青春已经无法追回。
  
  我知道,追日的夸父避免不了悲剧的结局。
  
  可是,多年的积习实在难改。读书,仍然是我此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一生挚爱只是书。
  
  扔掉了一些文字的垃圾,我又开始买书了。古今中外。文史哲经。只要感兴趣的,想看的,我就往家里拿。
  
  做不了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那就做一个精神上的大富豪吧!
  
  一笑!……
  
  三三
  
  年过不惑,夕阳西下。我越来越感到精力的不济,感到来日已经无多。
  
  此生大势已去,不可能有多大的出息了。
  
  明知读书无用,但是,我还是要读。而且是一边上班,一边读。
  
  读书是我的宿命。
  
  只想让一颗漂泊的灵魂得到安息。
  
  三四
  
  四十三岁那一年,国家开始有了大学的自学考试。
  
  我喜出望外,马上就报了名。报的是中文系。
  
  重拾课本,去听讲座。夜晚,自然还要啃教科书。
  
  我又有了当年背起书包上学堂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青春的热血在沸腾。我似乎一下子又年轻了许多。
  
  能够读书,真的好啊!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没有毕业的初中生,终于在四十七岁的时候,拿到了一张大学专科的毕业文凭。
  
  我,总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三五
  
  有了文凭,又怎么样?圆了大学梦,又怎么样?
  
  不怎么样!书还是书。我还是我。工作还是昨天的工作。工资还是昨天的工资。
  
  这么多年的书,莫非白读了?
  
  非也!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辛苦地快乐着。因为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三六
  
  读书是金。读书人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渐渐塑造了自己,慰藉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实现了自己,也解脱了自己。
  
  一个外国作家(记不得他的名字了)说过,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之间的距离,就如同死人和活人之间的距离一样。
  
  只有读书,人才更加像人。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国度。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将读书作为考核人才的惟一标准。不读书的人是做不了官的,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所以,古代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说。尽管这种说法有歧视劳动者之嫌,但它至少也表明了社会对读书人的推崇和重视。
  
  黄山谷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道,面目可憎。”这是古人的一种切身感受。现在可不一样了。在一个没有多少人认真读书的氛围中,“面目可憎”的也许就是我们这些喜欢读书的人了。
  
  在一个拜金成风、金钱至上的社会,读书者是知识分子中的异类,常常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三七
  
  然而,读书毕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当提倡的。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读书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
  
  读书的人多了,人类的素质就会得到提升,社会自然也就进步了,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世界性共识。
  
  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在人类众多的节日中,又有了一个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作家塞万提斯的忌日。同时,又是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诞辰。1995年,这一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从此,倡导读书便成了一件世界性的大事。20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对这件大事给予了100%的重视和礼遇。
  
  三八
  
  尽管如此,我们这个时代的拜金主义之风,还是猖獗如故。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的背后,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读几本书的人没有几个。
  
  据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有读书习惯者仅5%左右。公众一年读书量平均每人只有0。7本。
  
  而在韩国,公众一年的读书量是平均每人7本。日本是40本。
  
  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家的读书调查中,日本企业家一年读50本书,而中国企业家一年仅读0。5本。
  
  读书只为铺官路。读书只为稻粱谋。完全为各种功利目的所左右的读书,如今只是某些人升官晋级的敲门砖。
  
  这块敲门砖一旦完成使命,那就必然被扔到一边去了。
  
  悲哉!……
  
  三九
  
  疗精神之饥渴,补心灵之贫寒,非书莫为。
  
  在这安宁的深夜,沉静的灯光下,我靠在椅子上,默默地翻看着白天买来的几本新书。心情恬静、坦荡,在扑面而来的一阵清风中,感到一种悠然的超脱。
  
  在这种与书共处的日子里,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在一本本经典的阅读中,我又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四0
  
  昨日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叹只叹,书到今生读已迟。
  
  人生苦短,而应该读的书实在太多。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普及、信息爆炸不断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书。
  
  怎么办?任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兮!
  
  博览群书,读破一卷。
  
  读出一个自己吧!
  
  四一
  
  所谓读书,主要是读经典,而不是读娱乐大众的畅销、流行读物。
  
  一位文坛前辈告诉我,经典是不会衰老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反复吟诵。最好能够达到倒背如流的地步。
  
  他说,大作家茅盾年轻时熟读并背诵《红楼梦》,从中感悟到许多小说创作的奥秘。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终于成为中国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评论家。
  
  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从对《红楼梦》的文本细读中,读出了小说背后宫廷斗争的内幕,读出了80回后面的真故事。在众说纷纭的红学领域,读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古人读书,不仅有“背”功,而且还有“抄”功。抄书,一可以去浮燥气,二可以培养好的读书习惯,三可以提高对所读之书的兴趣,强化记忆。
  
  因此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
  
  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读《汉书》,每读一段,都要把它抄下来,然后反复吟诵之。
  
  明朝张溥,一位在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大家。自幼刻励承志,发愤读书,七岁即能日诵数千言。更可贵的是,他“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在快餐式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这样读书的,恐怕是凤毛麟角的了。
  
  四二
  
  津门老友来信说,他最近又重读了一遍《红楼梦》。
  
  这位老友年龄与我相仿,退休前是天津一家刊物的主编。他酷爱读书,嗜书如命。也是一位跟我差不多的书痴。由于同病相怜,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为交流读书心得,我们退休后书信不断。短短几年,我们两个老头子的津宁两地书便超过百封。这在无纸化时代的今天,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据我所知,他对《红楼梦》情有独钟,退休前至少已经看过七遍。他写过评述《红楼》的文章,对大观园中的薛宝钗有过独到的研究。对于《红楼梦》做的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如今年近古稀,又重读《红楼》,想来一定有他心灵上的渴求了。
  
  大概是为了解答我的疑惑,他在信中告诉我:“《红楼梦》博大精深,百读不厌。对人生的启示无穷无尽。我虽然已经忠实地读了七遍,仍然感到其味无穷。重读《红楼》,实在是我晚年生活的一种需要……”
  
  四三
  
  当然,我的这位老友不仅仅是读《红楼梦》。他还读《三国》、《聊斋》、《资治通鉴》,读诸子百家,读泰戈尔、雨果、托尔斯泰。古今中外,文史哲经。凡是人们关心的,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
  
  他的书室,就是一个小图书馆。他的剪报册,就是一套浓缩的百科全书。
  
  他说:“每读一首好诗,都如同饮一杯美酒,食一块甘饴,久久难以忘怀。”
  
  他说:“与书为伴,就有说不完的乐趣。”
  
  他说:“有书为友,时常阅读,时常思索,时常交流,这种日子,叫做有味道。”
  
  他在信中告诉我,“书,还是每日必读的。读历史,看人生,颇多感慨。读书,使我精神永远充实,心地永远坦荡……”
  
  四四
  
  在老友的影响下,我也开始了我的三读《红楼》。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深深地感到,由于背景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读书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就拿《红楼梦》来说吧,我的三读就有三次截然不同的体会。
  
  第一次读是在上中学的时候。许多东西不感兴趣,就跳过去。觉得没有《西游》、《水浒》好玩。那时只想看故事,只知道宝、黛、钗在玩三角恋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
  
  第二次读《红楼》,是在“文革”中。由于最高领袖的提倡,读红、评红成为一时的热门。按照阶级斗争的思路,读出了许多血淋淋的社会现实。当时自以为懂得曹雪芹了,还写了几篇所谓的评红文章。其实,也是跟着潮流跑。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还滋滋有味。许多事情似懂非懂,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其实,距离《红楼》之真意,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第三次读《红楼》,是退休以后的事情了。人到老年,经过的事情多了。手头的资料也多了。一边读,一边感慨万分。对于人世的沧桑,人情的冷暖,社会的严酷和冷漠,也似乎有了较前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距三读《红楼》,又已两年了。对于曹雪芹,对于他的小说,我又有了许多新的不解和困惑。看样子,再读三遍也到达不了他的那个太虚幻境呀!
  
  在时间的流逝中,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四五
  
  多少年来,买书,再加上一些朋友的赠书,我的那个书架被塞的满满。从楼顶到床底,一捆一捆的书,在有限的空间里艰难地喘息。我感到不堪重负,而且愧对心爱的书。
  
  现在终于有了一间小小的书房。每天与书为伴,此生已经心满意足。
  
  又一个朋友来访,对我搞这么一个书房表示了他的质疑。
  
  如今到了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电子图书早已闪亮登场。一张光盘就是半个图书馆。电视图象、磁带阅读、网上下载、文字发音……有了一个电脑,什么信息看不到?搞这么一个书房,有必要吗?
  
  自己的喜欢就是必要。我极力向朋友解释:电脑是电脑,书是书。二者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朋友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我再三道,看书的感觉,和看电脑是不一样的。没有了书,我的精神世界将会一片荒芜。
  
  朋友仍是一脸的困惑。不读书的人,是很难理解一个读书人的心境和精神追求的。
  
  一叹!……
  
  四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古已有之的实用主义,今天仍然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
  
  寒窗苦读,为的是改变命运。许多学术界、文学界人,只想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
  
  于是有了种种学术腐败。
  
  读书只为稻粱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到处钻营就不好了。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在读书中感受天地之灵气,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天人合一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永远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四七
  
  一本好书,能够真实地制造着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同时,它也梦幻般地制造着一个真实的世界。
  
  面对这个以金钱为润滑油的现实世界,读书可以使人站得更高,看的更远,从而使人从现实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有人说,书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麻醉剂。
  
  也有人说,书是一种抚慰人心的心理医生。
  
  我说,还是不能太功利。人生的路上,应当多读一点“无用”的“闲书”。
  
  四八
  
  书于我是恩师,是良友,是青春期的恋人,是中年的知己,是暮年的伴侣。
  
  在夜以继日的行走中,不可一日无此君。
  
  二十世纪上海著名作家郑逸梅认为,天下惟善读书者,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
  
  他说,恨不得十年暇,读水平未见之书。
  
  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一位把读书做学问视作自己生命的学者。他首创的“三种境界”之说,在学术界更是尽人皆知。他在离世的前两天,曾经对人说:“余毕生惟与书册为伴,故最爱而难舍去者,亦惟此耳!”
  
  一个“不读书,毋宁死”的读书人之心境,今天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的了!
  
  悲乎!……
  
  [未完待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