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夫妻烧饼店

时间:2010/7/19 作者: 长亭古道 热度: 80959
     老婆当了“老板”,我这个为人之夫的要尽为夫之道,每逢星期六、日,只要单位没事,我都要到老婆店里来,为老婆打工,也算是再就业吧。
  
  老婆的店位于某闹市区的一个繁华的街道上,街道两旁小商小贩摊点林立,街道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小店里生意时常清淡,我这个临时老板当得倒也轻松自在,闲着百无聊赖时,我喜欢坐在店里看街上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老老少少,还有那缓缓驶过的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等等,聊以打发时光。除此以外,我还喜欢看街两旁为挣钱而忙碌的小商小贩们,这其中就包括对面的那对烧饼店的夫妻俩。
  
  这家夫妻烧饼店的夫妻老板来自我们这个城市附近的农村,男的和女的个头都不高,而且都胖乎乎的,男的脸上整天带着老佛爷似的微笑,女的表情安静沉稳,看上去让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夫妻俩在临街狭小的摊点上并排而立,一人守着一个烧饼炉子,男的的烧饼炉子是用一个铁锅制成的,女的用的是一个用铁皮特制的四方形的炉子,可能是夫妻俩智慧地安排,男的打的是那种带点芝麻的圆形烧饼,女的则打的是那种四方形的,那阵势,仿佛是两个人要展开竞争比赛似的。我常常买他们的烧饼吃,这两个人打的烧饼味道各异,还都比较好吃,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这夫妻俩整天忙个不停,生意很是红火,这几年来,就连过春节也是忙到最后才回家,春节一过没几天就来忙他们的生意了。
  
  夫妻俩在徐州的“家”与他们的烧饼小店也就是一二十米远的光景,家里面还居然有一台彩电,他们的居室与原料贮藏间以及和面操作间一室多用,简单而又实惠。这夫妻俩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乡下,由老人带着,女的是老大,男的老小,男孩看上去有八九岁的样子,每逢每年的暑假,男孩都来徐州他父母身边度假,小男孩的外形酷似他的老子,别看这孩子生长在农村,而且才八九岁的年龄,可他在街面上一点也不腼腆胆怯,他从这个摊点转到那个摊点,有时还和大人们嬉笑一番,我曾经逗这个小男孩说:你姐姐怎么不来啊。小男孩说:爸爸妈妈说住不开,就不让姐姐来了。其实,我知道这是农村重男轻女的表现之一,小男孩来徐州父母身边是高于他姐姐一等的待遇。
  
  在店里生意清淡,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喜欢看他们夫妻忙碌的身影,也对他们夫妻产生一些想法。在当今的中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远走他乡进城打工,他们中有壮有少,有男有女。为了生计,为了挣钱,他们离别父母妻子儿女来到城市打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才能返乡探亲,劳累辛苦不说,其中还要忍受多少思亲之苦啊,而且这种思亲之苦是城市和乡村双向的,男的孤单一人进城,农村剩下的都是妇幼老弱,男的清苦,女的拖家带小劳累,这些对于勤劳忍耐的中国农民来说,还没有什么,只要年关能带回家一定数量的钞票就皆大欢喜,可悲的是有的还因为外出打工而演绎出不少家庭的悲剧,据说,现在在农村的离婚案件中,因为男或女外出打工而惹的祸的已不在少数。
  
  我觉得眼前的这对打烧饼的夫妻相对于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他们是幸运而幸福的,看他们整天忙碌的身影,就知道他们是挣钱的;他们虽然是进城打工,可城里有他们一个“家”,他们在一天忙碌下来之后,还能有家庭之乐,尽管这个城里之“家”有点简陋i,还有点残缺(孩子父母不在身边),但就这些也就够他们其乐融融的了,这是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民所享受不到的,他们是众多打工农民中的幸福者。
  
  生活就是这样,无论谁,只要还活在这世上,生活都要继续。我想,这位夫妻烧饼店的夫妻俩,也许在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尽量的挣钱,让他们的两个子女尽量受到好的教育,希冀他们的子女能有所出息,或者是尽量地挣钱,为儿子盖一座像样的新房,好为儿子娶床媳妇,完成为人父母的责任。
  
  这时,我突然又想到了我,我老婆在这里开个店,我在这大星期天里来给老婆打工,当个临时的老板,不就是为了老婆下岗后有点事做,能多挣些钱,让生活过得更好些吗?我们也是有梦想的。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快乐,就有努力。让你我和对面烧饼店里的夫妻们都有所梦想,都有所希望,劳动最光荣,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