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幽默

  • 从构思中赏析仓央嘉措情歌
    11-09

    邓表艾摘要:仓央嘉措《情歌》的构思具有独到的成就。其巧妙在诗中有画,景中有情,诗作有的表面是写爱情,但暗示着对政治傀儡生活的不满;构思大胆写实,展现一幅幅日常饮酒作诗生活画,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关键…

  • 蒋春霖艳情词的创作特征
    11-09

    王冉摘要:蒋春霖的艳情词突出女性主体意识,着力于女性内心的刻画,既深于情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于柔媚俗艳的传统艳情词中寄寓了沉郁悲凉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此种变徴之声是其动荡时代与身世遭际的艺术映射…

  • 杨门女将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环境的关系
    11-09

    王贤妹摘要:杨家将英勇抗击外敌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武艺高强、英姿飒爽、与杨门男性同样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形象,尤其得到民间受众的欢迎。本文以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为研究对…

  • 文艺的当代形态:更高的辩证和谐美
    11-09

    安琪摘要:本文试以周来祥先生提出的“和谐美学”为理论支撑,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为例,阐述以“更高的辩证和谐美”为特点的中国文艺当代形态。关键词:文艺;当代形态;辩证和谐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

  • 从形象角度微探中西神话的独特性
    11-09

    秘晓月摘要:神话是人类文明保存下来的奇迹,由于诸多因素,神话的呈现形式千差万别,在这种差异中恰恰体现出每个民族神话的独特性。从神话形象的角度可以看出许多中西神话迥異的独特性,如: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差异,…

  • CBA联赛移动新媒体报道特点研究
    11-09

    卢欣洋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报纸媒体在我国体育赛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我国在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上發生了巨大的变化,…

  • 浅谈翻译项目管理
    11-09

    史瑞鑫摘要:对于翻译公司来说,良好的项目管理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节省成本。本文笔者将简单谈一下自己的项目管理感受,并提出一些浅薄认知。关键词:项目管理;效率;成本在没有进入翻译公司实习以前,笔者从未了解…

  • “自叙传”情结与“适可而止”的叛逆
    11-09

    童健摘要: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女作家,包括苏雪林、冰心、凌叔华、陈衡哲等,她们被学者们称为“闺秀派”作家。本文所说的“闺秀派”主要指既保留了传统因素也带上了个性…

  • 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浅析
    11-09

    夏青青摘要:胡经之是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科的首倡者和建设者,他构筑了以审美活动为其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将传统美学中处在次要位置的文艺提到中心地位。从创作、文本到接受三个层面,揭示其内在的审美规律。…

  • 关联理论对推理小说翻译的解读
    11-09

    欧佳宁摘要:推理小说,就是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破案的侦探小说。它是在侦探小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推理小说属通俗小说范畴,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一个线索都写得小心翼翼,倚重神秘气氛的烘托、精…

  • 解读《伊利亚特》女性形象的悲情色彩
    11-09

    时文慧摘要:英雄史诗《伊利亚特》,歌颂的是战争中的男性英雄,而其中的女性形象则被边缘化,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少。然而,她们却是《伊利亚特》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或成为战争之因,或沦为战争的附属品和战利品,或…

  • “理智与直觉”
    11-09

    苏明静摘要:《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看见的幻象是在直觉作用下内在自我的投影、是她的审美体验、是本能和心灵的体现。但是,她在直觉的作用下进行着审美的同时却在用理智进行着分析。她的内心体验被她用理智分析…

  • 《追风筝的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11-09

    尚玉嫣摘要:《追风筝的人》是一位美籍阿富汗人胡塞尼在2003年写的小说,小说一经发售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译介到中国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它在中国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作品本身内容主题的大众化及独特性吸引…

  • 论帕梅拉的德行胜利
    11-09

    邓静摘要:塞缪尔·理查逊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关注婚姻道德问题,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他所创作的《帕梅拉》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深刻…

  • 浅析《阳光下的人们》写作手法
    11-09

    刘文鹏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阳光下的人们》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这部小说是由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所著,被公认为是巴勒斯坦文学的里程碑。他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巴勒斯坦的社会状况以及…

  • 少年的成长与升华
    11-09

    吴迪摘要: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的画师,他的作品精准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他的短篇小说《A&P》讲述了少年萨米“英雄救美”的故事,但“英雄救美”背后的驱动力…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蝴蝶梦》中吕蓓卡的人物形象
    11-09

    陈艺摘要:《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代表作。自小说问世以来,小说女主人公吕蓓卡便受到众多男权主义者的歧视,被视为放浪形骸的妖妇。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回顾小说中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对这…

  • 论《傲慢与偏见》对英国18世纪文学传统的超越
    11-09

    郭学工摘要:简·奥斯汀是19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傲慢与偏见》作为其代表性小说,反映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婚姻道德生活,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小说中所具有的意识流倾向显示了它对18世纪英国文学传统的超越…

  • 接受与历史
    11-09

    王玲摘要:雨果在《序》中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浪漫主义的黎明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而到了他所处的时代,则是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本文意从接受者与历史发展必然这两个角度来阐释雨果的美丑对照…

  • 浅谈《赎罪》中的重复叙述
    11-09

    柳佳伟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才华横溢,笔耕不辍。197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就大获成功,获得当年毛姆奖。此后麦克尤恩又先后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小说《赎罪》于2001年出版,这…

  •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