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幽默

  • 浅谈丁玲创作意识的双重性
    11-09

    刘春萌摘要:纵观丁玲起起落落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我们发现丁玲是带着五四文学精神和革命文学理念的矛盾前行的,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贯穿其创作始终。这与作家理论素养及创作思维的局限性有关。但政治意识的强化并没…

  • 探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原因
    11-09

    任秋子+肖洁芳摘要: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不是无源之水。从技术上说,它的产生是互联网开通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从受众基础说,广大网民的文学介入奠定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受众基础,即一定数量的社会群…

  • 浅析汉魏辞赋之功用
    11-09

    邱晓珊摘要:辞赋,我国文学史上的文体形式之一。“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是其重要特征。辞赋滥觞于战国,在汉朝兴盛,达到顶峰。辞赋最初主要是用于抒发个人心志的,发展到汉朝,却愈来愈成为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 历史·启蒙
    11-09

    王燕摘要: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和创作至今还在影响着21世纪文学的发展,毕飞宇曾明确表示了对鲁迅的尊崇,鲁迅的文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通过对21世纪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中的“文革”题材历…

  • 舐犊情深的父爱
    11-09

    周红影摘要:杜甫不仅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圣”,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家庭观念的普通人。他借诗歌书写自己对家人的拳拳深情,寄托对乱世中亲人的关爱和牵挂,以及对自己无法给予孩子安定生活的内疚之情。儿女诗,…

  • 《诗经》的农事诗与佤族的猎头习俗调查研究
    11-09

    高雪摘要:农事诗是《诗经》内容的一大特色,它反映了周代的农业文化,是我们了解周代社会生活的的一面镜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描写农神祭拜仪式,核心是祈求丰收。这种观念的表达我们在佤族的猎头…

  • 浅析余华小说女性人物的悲剧形象
    11-09

    张菁蕊摘要:余华以其独特直面内心的写作方式屹立在当代文坛,其先锋式的写作策略为其铺就了众多以男性为视角中心的中长篇小说,而这些男性主人公大多在荒诞、暴虐、死亡以及苦难与生存中承受着来自自身与外界的双重…

  • 林白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解析
    11-09

    刘洋摘要:林白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林白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走完了一個从觉醒到自我意识建立以及奋起反抗之路,同时女性逐渐摆脱自我内心的迷乱、纠缠而走向自立和自尊。她的创…

  • 简析西方现代语言学代表人物及其方法论贡献
    11-09

    姜露露摘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离不开以索绪尔、韩礼德、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对于语言学的深入剖析。对于语言学流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者对于语言学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

  • 南宋义臣李芾诗作考
    11-09

    王宝森摘要:《宋诗纪事》及后继的《全宋诗》收录了作者为李芾的《浯溪读中兴颂》的诗作,经笔者考证,乃是清厉鹗依据当朝乾隆时期所能见到《乾隆清泉县志》中记载旧《永州府志》存李芾之诗,并从中辑录下来;实则此…

  • 清末民初辽盐征榷研究
    11-09

    李媛媛摘要:盐课征收是每一个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辽盐作为全国盐区的重要一个分支,对于辽盐征榷的研究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盐政全貌,掌握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辽盐征榷的沿革状况,对于东北…

  • 浅析文化研究以及在电影中的运用
    11-09

    武昊璇摘要: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名,也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相关理论的概述。以《乱世佳人》、《功夫熊猫》为例对其进…

  • 日本间文化在导视系统指示牌设计的应用探析
    11-09

    沈熠摘要:日本的间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印记,渗透在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强调日本人对人对事的协调关系,本文通过对间文化的探析和解读,以跨学科角度的研究方式,将间文化的精髓运用在导视系统指示牌的设计上,…

  • 平行研究视角下的《岁暮归南山》和《健忘》
    11-09

    何特摘要:詩歌作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人类共同话语在东西方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对衰老的感叹也是东西方诗歌都会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下,不同诗人对于这一主题却有着不同的创作理…

  • 移动互联网时代影视广告的创新研究
    11-09

    杨世英摘要:由于新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传播价值不足,创意千篇一律等原因,电视广告逐渐式微。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在渠道上要整合电视大屏对接小屏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内容上要挖…

  • “董西厢”和“王西厢”的性别视角研究
    11-09

    万千摘要:“王西厢”历来被视作中国古典戏剧中反映女性意识觉醒、大胆追求爱情的典范,而“董西厢”实际上已为“王西厢”的出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董西厢”、“王西厢”的性…

  • 诗杂仙心
    11-09

    王琪摘要:阮籍的《咏怀诗》中包含了大量的游仙主题。阮籍的游仙诗既不同于建安诗人的积极追求,也不同于西晋诗歌的空洞乏味,而自成一种风格。阮籍的咏怀诗既有对神仙的追求,也有对成仙的怀疑;既有感悟前途渺茫的…

  • 街头表演者调查报告
    11-09

    刘玥摘要:现代社会中的街头表演者是有别于传统社会中的街头艺人的一个新型群体。笔者在进行观察式调查的基础上,对街头表演者的表演行为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交流与互动、性别、角色,观众构成、经济收入以及空间中的秩…

  • 先锋派的美学史
    11-09

    陈育芝+罗涧摘要:先锋(AVANT-GARDE)这一法文单词,最初用于军事,指战斗中先锋部队。后“先锋派”(AVANT-GARDE)现在作为一个涵盖性术语运用于艺术、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它泛指不同领…

  • 李白的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
    11-09

    杨青摘要:双子星座之一的李白,历来是评论家永恒的话题,关于他的方方面面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众多评论家却忽略了对他的诗歌主张的研究。其实,在李白的一些诗文中反映了他独到的诗歌见解,他认为诗歌的创…

  •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