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生活

  • 雄浑,源自开拓之气
    11-09

    顾伟思绪得以聚焦,需要一个节点支撑,研读唐诗,总有一位诗人无法忽略。那种转型之时迎面而上的担当,声律和风骨兼备的韵味,是由他那个时期蓬勃而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杨炯的作品里得到充分展示。他将诗歌从庭…

  • 植根高原荒漠 书写石油故事
    11-09

    彭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

  • 在生活中汲取营养 在生活中发现美丽
    11-09

    赵钧海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对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 石油的初心
    11-09

    第广龙我去过五次大庆,铁人纪念馆,每一次都去。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9月,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大庆颁奖,我又一次参观了铁人纪念馆。虽然多次来过,我还是觉得像是第一次来,总会有新的感受。这一次来和文…

  • 寄语情深
    11-09

    刘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所以,人最该感谢的是父母;人生最宝贵的是知识,所以,人生最该感谢的是老师。父母与子女是命中注定的、有血缘关系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故父母爱子女是理性的、必然的,勿需任何理由的;…

  • 母亲花
    11-09

    王秋帧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名字。母亲花,忘忧草,萱草,每一个名字都带着芬芳。轻轻地念着,觉得自己已然置身葳蕤的丛林深处,光阴静美,岁月安暖。毫不犹豫地种下它,在家门口。起先,它小小的,像一丛丛倒写的“个…

  • 乡愁缱绻
    11-09

    韦彤我出生在四川盆地一个秀美、质朴的小县城,在岷江边这个小城的一个家属大院里度过了7年无法忘怀的童年时光。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7年的时光和这方水土对于我生命的意义。家属大院的高墙之下是大片的河滩地,…

  • 筐里的世界
    11-09

    赵富一眨眼,父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眼前便情不自禁地浮现父亲编筺的情景。在家乡老屯,筺是一种生产、生活工具,家里家外都离不开筐。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筺的自身价值永远不能归于零,…

  • 回忆中的桂花香
    11-09

    王友花那天到超市,不经意间看见有糖桂花卖。小小的玻璃瓶内,是散布在糖水里的朵朵晶莹的小桂花。我买了回来冲水喝。坐在这陕北深山里的办公室,仰头是窗外高不可攀的土山。我握着手里温温的杯子,看着里面金黄色小…

  • 父亲的照片墙
    11-09

    崔英春父亲48岁时在一场车祸中大难不死,但双腿致残,坚持拖着假肢继续工作到退休。他一生遭罪很多,但天性开朗,是个快乐有趣的老头。父亲生前一直喜欢照相。数码照相机刚出来不久,我妹就送他一个,后来,更新换…

  • 军大衣
    11-09

    王秉天黑透了,还刮着呜呜叫的北风。刚巡完一圈井回到计量站,休息不到半个钟头,小喜子的一杯热水已经下了肚。他下意识地直往值班室窗户上的玻璃瞅,外面黑糊糊的,啥也瞅不清。這鬼天气,还叫人巡井不?小喜子裹了…

  • 一个人的春节
    11-09

    杨军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刚6时,老马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检。上大罐查看液位、温度和压力,检查中频加热情况。数九寒天,罐里的油冻凝了可不是小事,這一点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老马是油田拉油点的驻井员工。拉油点坐落于…

  • 小站照片
    11-09

    毕广军那年的八月十五,月儿圆了。老徐年满60周岁,从泵站维修班班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那天夜里,老徐失眠了。四十年的石油情结,过电影似的,在他的脑海里一一浮现。老徐十几岁时,从农村入伍。在人民解放军这座…

  • 石油人,何处寄乡愁
    11-09

    范孟广采油女工小孟出生在油田,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回过一次老家甘肃武威,那是去处理爷爷的丧事。奶奶在小孟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世。当时,父亲是钻井队长,刚从长庆油田搬迁到胜利油田,正在前线会战。父亲说,钻井队居…

  • 我的老师们
    11-09

    宋虹二十年前的夏天,我结束了在福建师大中文系助教进修班的学习。看我当时的日记,好像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有一点归心似箭的样子。北归的一路,我浏览了绍兴、宁波、普陀山、杭州、无锡、苏州等山水名胜。我心满意足…

  • 烟云石油沟
    11-09

    陈启兵因为有了油气,人们把这条沟状地带统称为石油沟。石油沟,见证了现代中国石油人一段找油的历史。这段历史,艰难、坎坷,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个缩影。巴1井石油沟巴1井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安栏乡,是中国现代…

  • 下辽河,上沈北
    11-09

    尹建国在沈北,还有许多50年前参加“下辽河”石油会战,目前平均年龄已达七八十岁高龄的老工人、老党员。如若去厂区的公园走走,你会发现,这些老人们常常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聊天、或下棋,精神矍铄,乐在其中…

  • 记忆中的“救总”二三事
    11-09

    石英最近,看央视播出的多集文献纪录片《董必武在华北》,片中提到董老在抗战胜利后曾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办事处主任之职,这不禁使我想起少时在故乡胶东解放区所知的与“救济总署”相关的几件事。其中印象最深…

  • 母亲的脚步
    11-09

    李佩红我敢说,母亲的脚是我见过的最丑陋的。脚底板厚厚一层老茧,坚硬无比;足肤的裂痕犹如干枯的河床纵横龟裂,脚后跟的皲裂处往外流血,不得不一年四季贴着胶布;脚背上道道青筋凸起,脚趾弯曲变形,发黑的指甲突…

  • 回忆岳父
    11-09

    庄晓明岳父的自行车岳父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无愧于永久的称誉外貌不堪,斑斑锈迹一遍遍补胎足以作一场忆苦思甜然而,它却出奇的好使坑坑洼洼,一踏而掠岳父骑它上街从来无需上锁小偷们嫌弃它红男绿女们远远绕行它…

  •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