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历史

  • “厚黑教主”不厚黑
    11-09

    最爱君历史有很多种读法,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惊悚”。梁启超读完,搁下一句话: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鲁迅读完,说:每页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字缝里都是“吃人”二字;李宗吾读…

  • 民国吃团来组局
    11-09

    梅莉鲁迅、林海音和胡适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好吃、好谈、好朋友。爱吃首先要有钱,不然太痛苦了。鲁迅当然是有钱人——民国房价低,北京一间四合院的瓦房需要130银圆,他一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下两间半。鲁迅最高纪…

  • 元芳怎么看狄仁杰靠小孩翻盘?
    11-09

    余飞鱼有人诬告狄仁杰准备谋反,武则天立马将他交给来俊臣审讯。狄仁杰看着那些骇人的刑具,马上告饶招供:“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见他轻易认罪,便放松了警惕。这时,狄仁杰提…

  • 臧文仲:我被孔子黑惨了
    11-09

    洛小荷在世人心中,孔子是个好脾气的老人家,很少说别人的坏话,但他批评起鲁国某个“前辈”毫不留情。因为比“前辈”晚生了一百多年,他只能在书里骂得起劲。这个倒霉的“前辈”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臧文仲。臧文…

  • 王安石:佛系生活,非诚勿扰
    11-09

    秋水1076年,王安石迫于压力辞去相位,外放为官,过了一段颇为佛系的日子。开启“佛系”模式的王安石把家安在金陵,重拾年少时的文学梦想,写诗填词成了他的日常功课。有多年阅历垫底,此时他的诗词不再走“小鲜…

  • 李白:住在月亮上的少年
    11-09

    行之按套路来说,诗人少年时多写“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则写“客舟中,断雁叫西风”;老年又变成“僧庐下,听雨到天明”。但李白是个例外,他的诗只有少年气。唐朝诗人各有绝招也各有短板,只有李白属于全能型…

  • 卫玠:被看死只是传说
    11-09

    大爽的飞刀永嘉六年(312年),京城中最靓的仔、清谈神童、年仅27岁的卫玢去世。两晋之际,死于祸乱的名士不在少数,而卫玠尤其令人惋惜。据说,因为姿容美丽、气质风流,卫玠每次出行,建邺城内观者如堵,美少…

  • 林徽因:谁还没个闺蜜了
    11-09

    沈玉藻民国女性公敌林徽因并非没有闺密。这位闺密来头不小,她的丈夫是《剑桥中国史》的作者费正清,而她就是费慰梅。林徽因和费慰梅相识于北平,那时她是客厅沙龙里意气风发的太太,费慰梅是随丈夫来华考察的洋姑娘…

  • 陈独秀:画坛才女背后的伯乐
    11-09

    孙玉良作为中国画坛第一才女,潘玉良与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齐名,但更传奇的是她的曲折身世——本是青楼女子,却遇到了真正懂她惜她的潘赞化,从此开启逆袭之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正式步入画坛是因为陈独秀,…

  • 阎锡山泰戈尔:谁还不是文化人了
    11-09

    相京1924年4月23日,印度诗人泰戈尔率访华代表团到达北京,由徐志摩等人接待。泰戈尔原计划从北京到大连,然后从大连乘船东渡日本,但听到徐志摩介绍山西乡村建设搞得颇有特色,顿时生出浓厚的兴趣。除了诗人…

  • 石勒:打架的小伙伴是个人才
    11-09

    孙玉良《晋书·石勒传》中载,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出身寒微,早年曾以种植黄麻为生。有一年风调雨顺,黄麻迎来丰收,他趁天气晴朗,夜以继日地收割完毕,然后将黄麻沤入宅前的水塘中。这时,邻居李阳也挑着…

  • 年少不懂柳宗元,读懂《江雪》已白头
    11-09

    洞见Neo公元805年秋,一个中年男子坐着马车,缓緩行驶在南下的官道上。他的脸上有些许凄苦之色,孤独的背影被一个巨大的影子覆盖,那是当时世上最大的都城—一长安。10年前,他独自走进长安,以弱冠之岁在“…

  • 魏晋悼亡花样多
    11-09

    手挥五弦魏晋时期,重视礼教与蔑视禮教共存,反差之下,就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即便悼亡也能玩出花样。王戎与和峤同时遭遇父母之丧,服丧期间,和峤严格守礼,戒酒禁肉,量米而食,哭得非常伤心;王戎则照样喝酒吃肉,…

  • 袁绍上司:总有刁民想害我
    11-09

    余显斌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自己也有名望,因此他担任渤海郡太守时,虽在冀州牧韩馥面前点头哈腰,但韩馥仍十分忌惮他,生怕哪天就被夺了权。为防袁绍,韩馥常派人监视他,连上厕所都得汇报,这让袁绍感到如…

  • 晋简文帝:说什么王权富贵
    11-09

    檀弓从前有个小皇子,聪明可爱,能说会道,史称“美风仪,善容止,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简而言之,他不必借助显赫的身世,光凭一张脸加一张嘴就能纵横天下。他深得父皇宠爱,三岁就被封琅琊王。也就是在那年,父皇…

  • 宋子文:我的“脑残粉”弱爆了
    11-09

    对影斋1947年12月,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偕夫人赴港拜会港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火爆程度空前,大小官员都想搭上他“友谊的小船”。广东银行驻港分行经理杨仲理也不例外,作为金融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 复辟闹剧,桥段有多滑稽
    11-09

    金满楼张勋复辟的当天下午,手下兴冲冲地前来汇报:如今街上到处都是留着辫子的人。张勋听后乐不可支,拍着大腿笑道:“我就说百姓不会轻易忘了旧主,果然应验!这就是民心所向啊!”一众复辟大佬的辫子都完好无损,…

  • 袁世凯:休想拿我当刀子
    11-09

    裕和1912年8月,袁世凯以“聘请人才”为名,邀请几位武昌起义的将领进京共谋国事,张振武也在其中。黎元洪听说后,立刻给袁世凯送去密电,说张振武等人“蛊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图谋不轨”,要求袁世凯…

  • 庄子:隔空diss孔夫子
    11-09

    西乔木庄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愤青,常挂着一脸坏笑,冷眼旁观周围发生的一切。他连早已告别世界的孔子也不放过,甚至嘲讽得最凶,不能当面硬杠就隔空diss,在自己的书里过足嘴瘾。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过最窘的事…

  • 在宋朝,女儿太多会破产
    11-09

    李开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东坡一个堂姐的女儿,由他亲自做媒,嫁给了一个前途远大的新科进士。苏东坡的堂姐和堂姐夫都是平民,但是有苏东坡这棵大树在,堂侄女岂能再与平民结亲?苏东坡对亲戚很照顾,…

  •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