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技巧 · 列表页

择业技巧 社交宝典 名人交际 营销管理 资源中心

择业技巧

  • [荐] 我的求职日记:一日面试“走马灯”
    12-18

    投出了不少简历,可就是没一家公司跟我联系。不过近两天运气倒还不错,居然有七八家公司打电话让我去面试。11月27日上午,我去了武汉鑫讯公司。刚到公司时,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一座体育馆般大的房间里堆满…

  • [荐] 加薪、升职之外还有裁员 部分白领岁末遇坎
    12-18

    又是一年年终时,有些白领在想着跳槽,也有部分白领却被公司裁员的事情困扰着。记者从近期的招聘市场了解到,入场者中有1/5是为了公司裁员准备后路的。刘先生是浦东一家物流企业的部门经理,可是公司年底要被广州…

  • [荐] 年底跳槽暗流涌动 单位反跳槽有招
    12-18

    每年的12月到翌年2月是职场人士跳槽的“躁动期”,一年一度的职员与企业之间跳槽与反跳槽的“战争”已经悄然开场。昨日,在出版公司工作的李先生给求职热线打来电话:公司老板最近宣布,把原本在年底发放的年终奖…

  • [荐] 港人求职热情高涨 自降薪水来沪
    12-18

    “沪港人才招聘会”已于日前在香港国际展贸中心落下帷幕。上海赴港招聘团17日晚抵沪。共有100多家沪港两地企业招聘3000多个职位的人才,来自香港、澳门、台北、上海的近10000名求职者参加了招聘会,其…

  • [荐] 归去来兮--“海归”博士的创业故事
    12-18

    他们归来的脚步和他们外出时的脚步一样匆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们不知在多少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大使馆签证处是排得望不见头的等待办理出国签证的长队,机场的大厅里是一幕幕父母和儿女、妻…

  • [荐] 初入职场:我真的要变成“泥鳅”吗?
    12-18

    其实如果我继续在乡下呆着,或许我会觉得做只“小泥鳅”也不错,不要太深的窝,不长太高的个儿,安分守己地过一辈子。但24岁那年,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真的要变成“泥鳅”吗?我是个从小和泥土亲近惯了…

  • 办公室生存之道:几招教你成为智者
    12-19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们呆得最久的地方,也是和同事、领导相处时间最长的地方,虽然这个小小的空间看似忙碌或平静,大家总是见面问好,笑脸相对,但是总有或多或少的潜在矛盾,也许是生活上的,也许是工作上的。如何…

  • [荐] 遭遇“包打听” 年终奖坦白还是保密?
    12-18

    办公室里经常蔓延着各种小道消息。有意思的是,英文中“小道消息”与“葡萄藤”同义,是不是还挺贴切?可以肯定的是,这株“葡萄藤”上结得最多的“葡萄”是关于薪酬的:邻桌的张三工资怎么被降了一级、市场部的Ma…

  • [荐] 坐稳你的职位 闯年关的六大保险措施
    12-18

    逼近年关,最让人忐忑的无疑是:即将到期的合同和明年自己的职位。这些“大事”马上迫在眉睫,谁敢小视?到了这个时候,有份“职位保险”该多好。为此,记者采访了科锐咨询公司高级顾问陈峰、光华管理研修中心的咨询…

  • [荐] 职场冬天冷不冷?年末找工“郁闷”一族
    12-18

    将近年关,无忧才市全然不见严冬气候,仍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无忧指数11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依然站稳于85000点。与此同时,大学生们正在体验就业严冬。深圳805家用人单位上报毕业生需求岗位12392个,…

  • [荐] 平安度过试用期 职场新人小心误入陷阱
    12-18

    去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小黄和一家公司签订了用人合同。合同书上说明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满后签订3年的用工合同,并没有说明在试用期间对她还有一个考核。今年1月,小黄试用期满,公司却说她没有通过公司的试用期…

  • [荐] 毕业生求职故事:都是自私惹了祸
    12-18

    在经过一轮复一轮的重重筛选后,我们5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我们这5个人,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有可能被聘用,同时谁也都有可能被淘汰。…

  • [荐] 高额奖学金为何应者寥寥?--关注大学生就业
    12-18

    东北师范大学与长春市教育局签订协议:接受每年5000元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须留在长春的中学任教———每年5000元的奖学金本应很具诱惑力,可是报名申请这项奖学金的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却只有三十几个。这件事…

  • [荐] 一般院校的窘境--最难找工作的那批人
    12-18

    朱备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这个山东轻工业学院四年级学生从来没有为工作发过愁。尽管1999年高考时没有如愿考上中央财经大学,可调剂到山东轻工业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已让很多人眼馋。当时,IT业的高薪…

  • [荐] 毕业生求职:看求才心理
    12-18

    广大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学会揣摩用人单位的求才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求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有以下心理。1、求“专”心理专业对口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首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工科、经…

  • [荐] 你们为什么那么冷漠?--致面试主考官
    12-18

    来北京工作,总共参加过五六次招聘会,总结下来,态度最热情、最和蔼的就算是保险公司的招聘人员了。只要有问题,他们就会微笑着(可能也是商业性的伪饰,但我的确看不出来)为你解答,还会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解释着…

  • [荐] 十大毕分办负责人亲自点拨应聘必备三招
    12-18

    在求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高校的就业负责人都认为毕业生应掌握一些求职技巧。总的来说,毕业生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主动求职,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不轻易放弃每一个机会;二是不全面出击,重点单位重…

  • [荐] 师兄师姐一吐经验教训--他们的求职故事
    12-18

    对不少毕业生来说,听听师兄师姐的求职经历,可以获取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因此本报记者特意寻找了四位颇有代表性的过来人,请他们为毕业生讲讲自己的求职故事,总结求职的经验教训,给师弟师妹借鉴。成功者1号:“面…

  • [荐] 毕业生“双选会”落幕后找工作注意啥?
    12-18

    昨日,在重庆医科大学举行的招聘会为2003届毕业生就业“双选周”划上了句号。而在今后的半年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昨日,记者就毕业生找工作后期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采访了市教委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专家。没…

  • [荐] 毕业生大打感情牌 “煽情”不利求职
    12-18

    以往一份份简单明了的自荐信如今成了厚厚的一本本“真情告白”、“血泪家史”,笔者日前从沪上一些高校、人才市场了解到,部分应届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大打“感情牌”。就业指导专家认为,自荐信上不光可以看到…

  •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