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名人交际 社交宝典 择业技巧 营销管理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葛优妈妈施文心访谈

时间:2010/7/2 作者: 劳颂 热度: 87355
  --从《都赶上了》一书说起
  
  一、书名的由来
  
  感谢你的赠书,写书的母女俩,和被写的父子俩全签了名。这本书若将来作为有价值的收藏品拍卖,肯定可以大赚一笔。我对施文心说。
  
  她一怔,笑了笑:去你的吧。
  
  什么时候决定写这本书的?你电话里对我说写得很苦,是身体原因,还是外出访问太累?
  
  主要是身体,十多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不断有人来约我写他父子俩的书,由于种种原因都没同意;后来一想,有这么多人认为可以出他们的书,他们也确实成了公众人物,我也觉得他们有些东西可以写写,自己就开始写起来了。老嘎发现后,怕我身体吃不消,不同意我写,再三阻拦,让我放弃。我说:写自己丈夫和儿子是最幸福的事,可以说是我一生最愿意做的事,也是最适合我做的事。他和儿子也转而支持我写。一上手就停不下了,时间一长,身心都感到累;老胃病又犯了,吃不下多少东西,体重明显地下降。在写的中间,我突然想让女儿也来写写爸爸和哥哥,可以有另外一个角度;她的记忆力又比我好。一个电话打去美国和她商量,她也很高兴,我俩就一起写起来。
  
  (我读完书之后,立刻打电话祝贺她,说:书写的太棒了!母女俩的行文和父子俩的形象,都是非常质朴、平易、真诚和谦逊。最后,我还顺口补了句,说,女儿写的比妈妈还好,文字特漂亮,不仅生动、幽默、调侃,还处处展现着哲理和辩证法,不愧是学哲学的。她听了很高兴,说,是吗?我得告诉佳佳。)
  
  她说关于书名,前后想了几个,小嘎出名后,老是说,我怎么就成这样了?我就说,这是天上掉馅饼,让你赶上了。电影《活着》送到戛纳后,张艺谋让小嘎去法国。小嘎犹豫,不想去,因为要坐十几小时的飞机有点怕。后来去了,到正式颁奖时,等颁到男演员奖时,小嘎顺口冒了一句;该我得了。真没想到紧接着主持人就念了他的名子。小嘎当时很高兴,他认为简直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当时,也曾考虑过把“天上掉馅饼”作为书名。后来想起儿媳贺聪曾对人说过:不能说我们优子成名是天上掉馅饼,他演戏的刻苦认真劲,下了多少功夫,费了多少心血,我是最清楚的,为此,出版社的同志也考虑过用“谁说天上掉馅饼”作书名;老嘎也曾提出用“我们家里静悄悄”作书名;小嘎也曾对约他出书的人说过:我是想写一本书,书名都想好了,叫“都赶上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当演员,挺顺的,没有经过什么大的风风雨雨,是赶上好时候了。最后大家一商量,就定了用“都赶上了”作书名。
  
  我说,这个书名既有“味道”,又有意义,同样透着全家人的谦逊,一切的一切,一句话,都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太好了。
  
  二、小嘎的成功和“兄妹明星”的空缺
  
  我说,过去若说小嘎的成功,是遇上了好导演,或是不再单单强调塑造工农兵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等等客观原因,我也会同意的;现在看了书,我不再同意上述说法了。我认为小嘎本身有基因继承和具备表演上带喜剧性的冷幽默的潜质的内因在起作用。例如,于洋介绍老嘎在长影演员科时代的趣事时说,老嘎嫌室内灯光暗,他不正面提意见,而是把电灯泡用绳子绑在自己脖子上来照明,还故意开着门让人看。这不正是典型的冷幽默吗?如,小嘎在飞机场被一位影迷误认成是冯巩,并请求签名,小嘎想了一下,大笔一挥就给签了“冯巩”的名字。事后说起来,他说:当时说我不是冯巩,让人扫兴,说我是葛优,也不好,不如代签了好。不知冯巩会不会怪我侵犯他姓名权,我字写得又不好。这简直是生活戏剧化,更是冷幽默的自然流露。
  
  还有一个小例子,是佳佳写的,有时兄妹吵架时,小嘎会“伸出拳头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威胁我:你看这是什么?”拳头晃完就拿走了,始终也没打下去。……书里父子俩这类冷幽默实例还有,你不觉得我说的在理吗?
  
  也许有些道理,她笑笑说。
  
  佳佳写的《圆面包》一节中说:我爸说我和我哥不适合做演员。很遗憾,对哥哥的看法是不对了。联想到哥哥是执着地坚持,不听劝,成功了;而她由于爸爸说自己长了个圆面包脸,还是一角钱一个的那种,就放弃,而失败了;因而导致演艺界唯独“兄妹明星”成空白。是嗔怪,更是调侃,很有意思。记得当年《红楼梦》连续剧在播放时,我去你家说什么事儿,你和佳佳正在看电视,我顺口说了句:佳佳有点像林黛玉(指演员)。你笑笑说:像吗?佳佳说:是有点像。前些天看了《艺术人生》红楼梦演员二十年后大聚会节目,包括那位“林黛玉”在内,一大群美女,好像没几个人在演艺界发展,更不要说成明星了。我看佳佳走拿学位的路,在德国和美国创业发展,将来写出富有哲理的文学著作,可以同哥哥一起并列葛家骄傲榜,也不能说是走错了路。
  
  等佳佳再回国时,你当面对她说。施文心说。
  
  最近我读了美籍华裔作家刘墉写给他女儿的一段话,觉得对作父母的很有警示作用,抄录下来供作父母的参考:“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去搞电影,我又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
  
  施文心赞同地点点头:说的挺好的。
  
  三、删掉的内容
  
  玉文对我说:你书写成了删掉两万多字,为什么?
  
  出版社限制字数,写超了,不得不删掉一些;有些是他父子俩主动删掉的,他们怕有自夸之嫌,或者怕有人看了不舒服。
  
  小嘎结婚前,不是还有一段谈婚论嫁的事吗?没想到写一写?
  
  我写了。他全删了。他说不管你写得再真实、再客观,也可能引起人家的误解,以为你小心眼、记仇。你那时不是还没成名吗?人家可以看不上你,你现在成名了,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要求人家,人家会说现在写出来是有意在贬人家,就是本人看不见,别人传出去也可能造成伤害。
  
  小嘎想的真周全,真是个人品、戏品都好的孩子。听说美国和法国的媒体要采访他,他不接受采访是怎么回事?
  
  先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来北京要采访他,他说我又不去美国发展,接受什么纽约人采访。我说他目光短浅,他嘿嘿一乐,就是不同意。人家再找他,他就说没时间,人家问他你有什么安排呀?他说要去大钟寺给姥爷买地板革去,就这样硬是推掉了。后来法国一家媒体也想采访他,他也拒绝了。按说他在法国获得影帝的称号,应该接受人家的采访才是。最后他还是不冷不热地给推掉了。
  
  小嘎成名后能保持平常人心态、低调、不张扬,真不易。玉文有一次对我说,她和小嘎当年在昌平插队时的老乡进城约他们聚聚,也约了小嘎。可他当时正在拍戏,以为他来不了。最后快到夜里12点了,小嘎还是请假赶来看望老乡们,大家非常高兴。联系某些演员还没怎么“叫响”就大摆明星和艺术家的派头和架子,处处不忘努力“塑造自己”,小嘎更可爱,更令人尊敬!
  
  四、不算题外话
  
  书里写了你从陕西出差归来,佳佳不叫你“妈妈”,而叫“阿姨”,老嘎一再督促她改口,结果改成“妈妈阿姨”。你还记得玉文小时候叫你“小嘎妈妈阿姨”吗?
  
  不太记得了。
  
  她把你叫成小嘎妈妈阿姨是和白阿姨、墨阿姨等人以示区别。我曾纠正她说应该叫“施阿姨”她说不好听,不叫,就一直这样叫下来了。上北医附中时,一天中午下学回来,她对我说,爸,小嘎和坏孩子在一起抽烟,告不告诉小嘎妈妈阿姨?我说告诉吧。她让我去,我让她自己去。告状回来我问她,阿姨怎么说?她说,阿姨说,是吗?我得说说他。还谢了我。
  
  你写葛大哈丢毛衣的事儿,和葛小哈丢奖杯的事儿,却忘了写写你自己丢东西的事儿。
  
  我什么时候丢过什么东西?
  
  在江苏兴化下放劳动时,说施文心每转移一次得丢一样东西,可能有点夸大其词。反正我记得你丢过暖水瓶和褥子。当时你挺难过,白如锦还自责没能提醒你。我们听了也同样替你难过。虽然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可是对我们这些下放干部来说每月只发二十元的生活费,除了交给房东固定的饭费之外,所剩无几,为了应付每天的饿饭,余下的钱都买了另食充饥,哪还有钱买生活用品?无缘无故丢件东西是很心痛的。
  
  对。我想起来了,那时候是丢过东西。
  
  不过毛衣和暖水瓶等是可以化钱买的,而奖杯可是化钱买不到的。三位都是大智若愚!
  
  去你的吧,你就别说怪话了。
  
  你在写老嘎的超前消费,比当时厂里同仁提前买冰箱、装电话等,为此两人闹过矛盾。你还记得吗?两位闹冰箱矛盾时,我正好去你家说什么事儿,见到你和佳佳两个人正气呼呼地催老嘎去退冰箱,老嘎笑而不答。我和稀泥说:买了就买了,退什么?崔嵬也买了,挺实用的。我知道崔嵬是为了治病要求放有温度限制的药物而买的,好像是800多元一台,是北京国产第一代冰箱,当时好像只有你们俩家买了。那时的800元也真够贵的,我当时想老嘎真敢花钱,你说他是寅吃卯粮,不无道理。后来,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贷款制以安邦的办法和听到中美两位老太太天堂对话的故事,大意是:中国老太太说,我从一开始工作就攒钱买房子,几十年的积蓄终于买下了自己的房子,不再有什么遗憾了;美国老太太说,我从一开始就贷款买房子,买汽车,现在贷款全部还清了,也不再有什么遗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消费观。联系现在我国各项贷款制度的建立,是否可以说美国老太太的做法是先进的?如果美国老太太是对的,那么老嘎当时所谓的“寅吃卯粮”的作法也自然是对的了。不是开玩笑,老嘎若下海经商也会成为企业家明星的。因为他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作保证。
  
  老嘎听了你这么夸他,一定高兴。
  
  不是夸他,当时事实就证明老嘎是对的,好像没过多久,冰箱电话都提价了,电话不送红包就别想装,最可爱的是老嘎事后并不抱怨什么,这确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这倒是。
  
  对阁下的大作可圈可点之处还有许多,不再罗嗦了。现在想说说施奶奶当年“太后出巡”的事儿。你可能忘了吧?前些天我和苗子骑车子去看电影时,说起她小时候学骑车不会上下,学我上下车时人车定位跨越式,突然想起施奶奶当年在小关厂区学骑车的事儿。你当时能骑行,也不会上、下车,每天上下班时,我帮你定住车子,你骑上去,我再推一把车子,你蹬起来,我再骑车跑在你前面开道,你怕撞着行人,就不停地喊:我来了,请闪开。到达办公楼前,我先下车,再抓牢你的车,你再下车……忘了当时谁顺口说了句:施文心学车简直是太后出巡。苗子听了,也乐。
  
  我想起来了,是可乐。可惜学了半天,还是不大会上下车。
  
  几十年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挺有意思。
  
  是啊,是挺有意思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