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要论虚实,不管眼睛还是耳朵,都还应该经过大脑的分析考虑,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听到虚实。假像往往是有预谋的,而见不得人的事则会掩人耳目。还有我们认识事物常常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所以眼睛所见有时候不一定是实际的情况。当然,亲眼所进的还是基本可信的。亲耳所听也是这样,但是因为人的复杂性,所以也同样不要仅仅依赖耳朵的所闻而去作判断。我们更不要去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了,以讹传讹,流言蜚语,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听信了人就丧失了是非。
人生一张嘴,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说隔墙有耳。
耳朵是最可能失去原则性的,枕边风一吹,就把底线突破了。耳根子软的人,是不适合做头脑人物或者机密性工作的。
耳朵是不喜欢听忠言的,而美言不信,可是人的天性却喜欢赞美,这就给了奸邪的小人以可趁之机,这些人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本领,就只能靠献媚讨好以博欢心。很多君王是不会象唐太宗那样兼听则明的。只要对上级说某某讲你怎样怎样,气愤犹恐不及,又怎么能冷静下来仔细想清楚说的是真假呢?而且有的人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所以朱元璋仅仅凭空穴来风就大杀特杀,朱棣也干脆对不听话的人株连十族。蒋介石可不管什么以人为本,清朝的文字狱,武战死还算一番轰轰烈烈,文死谏就有些沽名钓誉,对听不进话的君主你应该采取一些策略了。忠勇固然可嘉,智取当应为上。
耳朵是不能塞听的,所以还是应该要广开言路,这样你就有了一面镜子,随时可以照出自己的瑕疵来,这对于更好的开展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掩耳盗铃的欺骗,只能会把事情搞砸。
耳朵既然生着两个,是有用意的,一个进一个出,不然全都听下去了,人是受不了的。所以听来的信息经过过滤,是要摒弃一部分的。那些能存在心中的,我们珍惜,那些无意义的无聊的就应该毫不客气的……比如你如果老是把那些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所听兼收并蓄着,它们就会在心里发酵,而最终毁了自己。有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有些人是蛇蝎心肠,有些人是口蜜腹剑,对于中伤你当然要反击,也要姑妄听之。
对于嘉言,我们还是要洗耳恭听,只有能多方面听去别人的意见与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来。集思广益,耳熟能详。耳提面命。耳报神顺风耳……
许由不愿意为君,逃到山中,舜派人前去请,他对来人说,你不要再说了,以免脏了耳朵,还以水洗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如果象蚂蝗一样听不得水响,就不容易专心致志。嘴巴说话是给耳朵听的,耳朵听下来是为脑袋想的或者心感受的。对牛弹琴不入牛耳,再动听的琴声不能给牛什么价值。“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嫉苦声”,郑板桥的耳朵不是有特异功能,而是他心系民谟关注民生。如果是柳宗元写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以至鸡狗不得安宁,百姓听到这样的声音怎么能不肉跳心惊?
耳朵与眼睛是协作团结的亲密兄弟,耳闻目睹,是人获得重要消息的两个最主要的渠道。比如看电视电影,或者其它,图象与音声才能给大脑准确的意思,人也因此才能得到享受。此时可以不要鼻子与嘴巴。我们常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才能没有疏漏。所以有耳目之谓。当然,当耳朵失聪,眼光会格外锐利起来,同样,当眼睛失明,耳朵也会格外灵敏起来。
很喜欢苏东坡的<游赤壁赋>,中有两句尤对味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耳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耳朵也是需要休息的,也受不了烦琐的吵嚷的。耳根清静了,才好思考。
人生有耳朵不是专为享受而设置的,
这个世界还是乐音多于噪音的,天伦之乐,山水之乐,器乐之乐,还有各种天籁之音,都给我们耳朵以美的享受,还有赞美给什么的激励鼓舞,还有……耳朵是须臾不能失听的。你看聪明之聪,眼睛嘴巴与心占一半,它也占一半,聪明没有耳朵怎么能行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