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气象活字典”陈学溶:文章落实处,言出必有据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24411
高延青

  人物时事速递 >>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这是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十余年来,已采集近600位老科学家的资料,南京气象学院研究员、南京竺可桢研究会副理事长、被誉为中国“气象活字典”的气象学家陈学溶就是其中一位。2001年,这位86岁高龄的老者开始校审《竺可桢全集》。每次查找资料,都是自己动手,任何数据、任何典故都不肯放过,不查到确定,绝不罢休。几年后,他日渐消瘦,却一拖再拖不肯去医院,一定要等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等我校完这一卷再去医院,来得及。”曾任中国民航局气象处副处长的张梦倩就这一文件的历史作用评价陈学溶:“应该说,他是中国民航气象的一位奠基人。”

人物素描1 泰山顶上开启的学术生涯



  20世纪初,中国的气象人才相当匮乏,1934年,19岁的陈学溶在报纸上看到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刊登的招生广告。他抓住了这次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练习班。从气象练习班毕业后,陈学溶被分配到了泰山的日观峰气象台。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华北动荡不安,形势十分不稳定,毕业学员中几乎没有人想去泰山,但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去泰山的安排。泰山上的工作是十分艰苦的,不僅常有被雷击的生命危险,还经常刮大风。“简单的事,重复去做。”秉持这样的工作态度,陈学溶逐渐适应了山上单调、寂寞、艰苦的生活,一待就是两年。其间他先后十次观测到常人难以一见的“峨眉宝光”,经过各种磨炼,陈学溶的气象业务水平飞速提升,不仅在《气象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还加入了中国气象学会。他曾调侃道:“我的学术生涯是在泰山顶上起步的。”

人物素描2 再给我两年时间我就满足了



  为了给后人留下一段重要的中国气象历史,竺可桢研究会成立,并决定出版《竺可桢传》,陈学溶受邀撰写《竺可桢传》的部分章节。为了翔实,做事严谨、细致的陈学溶在接到任务后花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同窗、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信件。陈学溶对“人、事、时、地、物”的考证非常精准,除亲历亲见外,他考证务必求真求实。经过两年多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后,陈学溶才开始正式撰写。2005年,陈学溶因结肠癌住院,但为了尽快回到工作中,他要求尽快做手术,“我只要两年时间,再给我两年时间,只要手上的事能做完,我就满足了!”术后,他拒绝化疗,只为了早点回去继续进行校审。2014年,24卷《竺可桢全集》终于出版。陈学溶这位99岁的“老义工”十分高兴,他激动地说道:“能为以后研究历史的人提供一部真实的史料,我心足矣!”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上述材料,以“平凡与不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陈学溶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却一步一个脚印,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他亲历亲见气象诸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不同于他人的气象阅历;他考证求真求实,因而对中国现代气象发展史实的阐述见微知著、令人信服。他锲而不舍、执着一事,做人做事之品德,堪为后辈之楷模。

  【其他适用话题】执着 科学精神 付出与回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