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在动车上请人为孕妇让座”一事引发热议。据相关视频显示,动车上,一男子看到一位没有座位的孕妇反复蹲下、站起,似乎很痛苦的样子,便让一个有座位的年轻小伙子给孕妇让座,且全程用手机录像。此事曝光后,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认为该男子是“慷他人之慨”,存在道德绑架。但也有网友表示,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男子原本就已让座给他人,再次帮助孕妇表明其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值得点赞。
从表现上看,该男子的行为不仅极具争议性,而且两种观点完全不同。其实,这只是将此事作为一个整体笼统地看待所产生的观感,倘若将事件进行剖析,并对两种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进行细分,就会发现,此事的争议性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只不过关注的焦点不同,导致观点相差甚远而已。因此,对这起事件进行细致的剖析,利于社会统一观念,在行善、劝善以及看待劝善行为等方面做得更好。
首先要看到,肯定该男子的行为,其实是肯定他为孕妇找座位。给孕妇让座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体现的是社会良好的风尚,以及对孕妇的关爱。从这个角度看,对该男子的动机应该给予肯定。
另一方面,质疑该男子的行为,则是在质疑他要求他人让座且进行录像的行为。两方面的关注点不同,结论当然不同。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并非相互对立,反而可以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为孕妇让座值得肯定,但劝善要讲场合,要讲究方式,更要避瓜田李下之嫌。
比如,在公交车上,劝人让座似乎具有更强的正当性,可即便如此,这种劝说依旧是一种友善的建议,而不应上升到硬性要求。动车上分为有座票和无座票,乘客的座位是用钱买来的,意味着其享有法定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无条件相让、哪些人值得相让,都充满疑问。这也是动车车厢里有不少旅客看到这名孕妇蹲在地上又站起来紧紧抓着护栏,并没有上前询问的原因。人们是基于对自己及他人法定权利的尊重,这也是公共道德的具体体现。
此外,该男子一边劝人让座,一边拍摄视频,不管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都会给人带来压力,造成了事实上的道德绑架。因为被劝让座的人很有可能因为害怕视频上传网络后受到网民的谴责,不敢理直气壮地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更让人担心的是,假如劝人让座并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能够获得赞誉,或许会引来短视频玩家们争相效仿,以相同的方式创作相似内容,劝人让座就可能变成一种获取流量的方式。
此事说明,劝他人行善,不仅要讲究方式和把握好分寸,而且有不应逾越的界线,不仅他人的正当权益应该得到尊重,而且被劝善者的隐私权与自主权等都要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劝他人行善时,本人也要有一颗单纯的心,切莫动机不纯,带有一些私心,留下让人在这方面产生误会的空间。唯有如此,方能把好事做好,避免引发质疑与纷争。
(摘自《北京青年报》2022年11月8日)
【适用话题】美德 公序良俗 隱私 网络空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