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版“常春藤名校”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5842
九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河南人耿介不想当官了,准备辞职回家教书。

  他幼年时曾到嵩阳书院春游,看到昔日著名的书院入目碧草连天,读书声不再,内心悲恸。伤感于再也见不着“程门立雪”的场景,耿介便立志从教,倡兴书院。

  退休的十年前,他曾向书院捐地三百三十亩,并带动省、府、县的官员和县内外的士绅向书院捐地,共获土地一千五百七十余畝,兴复嵩阳书院,自任院长。他仿效孔子当年杏坛讲学,除地为坛,坛上手植银杏树一株,吸引了很多学子慕名前来求学,而他也被尊称为嵩阳先生。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决定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希望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他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着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着弟子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一生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传为美谈。可以说,孔子是全民认可的中国第一任教师,杏坛便是当时学子心中最高的求学殿堂。

  孔子杏坛讲学两百年后,战国中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稷下(今山东淄博),因公元前347年田齐政权在此地设立的“稷下学宫”而闻名当世,一举成为学术的中心。稷下学宫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

  唐朝的“六学二馆”有着不同的入学要求,以及严格的等级限制,这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宋代出现的书院,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可以说,书院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大盛于宋代。当时出现的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茅山书院(江苏江宁三茅山)等。其中,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可谓当之无愧的明星书院。除了应天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其他书院大多设在山林胜地僻静处。书院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尽管“争鸣”的范围很有限,但较之只准先生讲学生听、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般官学教育自由得多。

  此后元明清的书院大多沿着既定道路前进发展。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现代大学的正式登场,才开启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争霸传奇。

  (摘自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

  【素材任意门·嵩阳书院的来历】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市睢阳区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据说是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了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