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为困境中的人留一扇门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5858
苏听风

  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后,扔垃圾的时间固定在了晚上,早上会有专人清走垃圾。于是,每天晚饭后,楼上楼下出来的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邻居。

  住在五楼的阿姨是扔垃圾的人中最特别的一个,她清理出的垃圾中,如果有纸盒和瓶子一类的东西,她会用细绳把它们绑在一起,放在一楼电梯口的角落。她说将废品放在这里,方便在小区做清洁工的李阿姨拿去卖。

  五楼的阿姨有一次跟大家讲起清洁工李阿姨的经历。李阿姨的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两个子女,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除了在小区做清洁工,有时还去一些住户家做钟点工,得空了还四处收集一些纸壳和瓶子拿去卖,几乎终日忙碌。五楼的阿姨还说,现在统一了清理时间,垃圾总是很快被拖走,李阿姨会因此少一些生活收入。所以她要帮李阿姨把能卖的废品暂放在楼道里,等李阿姨来拿时,就去帮她开楼道的门。后来,我们这栋楼的住户都开始这么做。在扔垃圾的时间里,会看到一捆捆纸皮叠放在楼道里,过段时间经过那里,又会看到它们已被拿走。

  我从来没有见过李阿姨,但在一次次看到叠起来的废品或是又被清空的楼道时,我能想象李阿姨的艰辛和踏实。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关爱,就在这每天的放下与拿走中流动了起来。让这些善意流转起来的人,是五楼的阿姨。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倡导大家都加入进来。她为李阿姨开的那扇小门,也是李阿姨生活中的一扇希望之门。

  那天在楼道中和五楼的阿姨放下纸盒后,又跟着她去喂了流浪猫。我看着阿姨慈祥的面容,想到了一个人,诗圣杜甫。

  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以诗代简,给他的亲戚吴郎写了一首诗,名为《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身处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时,他住的一所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枣子成熟时,住在草堂附近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制止她。后来,杜甫把草堂讓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诗中吴郎)住,他自己搬往别处。没想到,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以防外人进入,这样,寡妇也没法过来打枣。

  后来,寡妇遇到杜甫,向他哭诉此事。杜甫因此写了这首诗向吴郎讲述寡妇的艰难处境,并劝他拆除篱笆。诗句表达了杜甫对贫苦老百姓的关爱和同情,这种大爱和仁慈,让人动容。

  无论一千多年前杜甫生活的时代,还是当下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身边,总会有处在困境当中的人。为他们留一扇门,让他们能打到枣,让他们能拿到废品,是我们都力所能及的事。

  正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杜甫,有五楼的阿姨,慈悲和善意才会延续下去。

  (余娟摘自《时代邮刊·下半月》2021年第10期)

  【素材运用】无论诗圣杜甫,还是那位不知名字的五楼的阿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善意”二字。在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付出“善意”、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慈悲和善意就会延续下去,世界就会变成更加美丽的人间。

  【速用名言】

  1.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法国思想家 罗曼·罗兰

  2.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法国思想家 卢梭

  【适用话题】善意;关爱;同情;美德

  (特约教师 李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