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红烧肉,一动直颤悠;国宴核桃酪,态度是王道;炸油条,请指教;疙瘩汤,双炝锅;木须肉,好吃不容易;开国第一宴经典重现,口蘑鸡块……如果你看过“老饭骨”的短视频,你一定也会给他们点赞。在短视频领域,美食类账号各式各样,相比一般的美食类教学账号,“老饭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因为老饭骨的两位主创“大爷”和“二伯”,都大有来头。
“大爷”郑秀生,在北京饭店干了50年,做过数不清的国宴,获中国烹饪大师终身成就奖。他20歲时曾给周恩来总理做过狮子头,担任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厨。“二伯”孙立新,24岁就是华都饭店的总厨,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十大中华名厨”称号,也是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菜单计划任务总顾问。“二伯”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如今常见的蓝莓山药,也是他发明的,只是为了不浪费下脚料。
“国宴大师,是大家给了我这么一个称呼,首先我们得热爱这个行业。”回忆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郑秀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做饭的,“从基本功开始,掏鸡肠子、鸭肠子,择菜,切葱姜蒜,切辅料,再到切丝、丁、块、片等各种形状的主料……”一刀一刀,是郑秀生的成长之路。学了8年,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郑秀生开始觉得这个行业有可深挖之处,“不单单是做一道菜,还关系到人的健康、文化的传承”。
“老饭骨”有个口号:传承技法,毫无保留。在几分钟的短视频中,他们把做饭的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明明白白,让“小饭骨”们学起来容易;不仅如此,他们手中的菜还都有故事。孙立新学过川菜、粤菜、淮扬菜、鲁菜……可以说,凡是粉丝问的,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粉丝不仅学做饭,还长知识。网上教做饭的短视频不算少,除了“国宴大师”的身份加持,“老饭骨”的优势还在哪里?孙立新觉得,是人生经历,“经历越丰富,最后呈现的东西越好”。
做饭和拍短视频哪个更难?两位大师都认为是后者。为了满足年轻人的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会认真地去看评论,还特别开设了“老饭骨叨叨叨”的栏目,来回应评论。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又有显著的地域差异,连“甜粽子”和“咸粽子”都能每年引起热议,“老饭骨”有时候也感觉众口难调。“为了让网友理解一道菜的做法,我们有时甚至得把手里50年前的老菜谱翻出来作为证据,来给大家普及。”郑秀生说。
他们的粉丝大多是很年轻且活跃的用户,“老饭骨”懂年轻人的胃,更懂年轻人的生活:排骨好吃,可是下了班的年轻人哪有时间花几个小时来炖,于是,“老饭骨”教高压锅做排骨的方法,一个小时之内排骨和米饭一起熟;年轻人爱吃甜品,二伯就做了一个醪糟水蛋;还有宫保鸡丁的汁、鱼香肉丝的汁、糖醋鱼的汁……“老饭骨”都提供了精准的配方,让中餐烹饪中神秘的“适量”都可复制。
让年轻人在家也能吃上“国宴菜”,让年轻人在辛苦工作之余也能温柔地抚慰自己的胃。“做美食是件高兴的事。我和大爷就是想通过短视频,把人间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孙立新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
【素材任意门·国宴】国宴的标准是“四菜一汤”,70多年雷打不动。又以人民大会堂与钓鱼台国宾馆两个主用餐地为依据,分为“堂菜”和“台菜”。“堂菜”清鲜淡雅,“台菜”里有里根钟爱的“佛跳墙”、邓小平称赞的“酸辣乌鱼蛋汤”。基辛格访华时菜单上有北京烤鸭,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给我一只北京烤鸭,让我签什么都行”。
【适用话题】老与少;国宴;好好吃饭;经验;短视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