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故事简介
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发了9.0级大地震,这是已知的日本最大的一次地震。它的猛烈冲击甚至让日本向美洲大陆移动了13英尺。大地震伤亡惨重,全日本有1.8万人遇难,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然不幸身亡,然而,其中74人均就读于海边的同一所小学——大川小学。这个例外引起了英国记者帕里的注意,于是他耗费6年走访,让我们看到了除了海啸这个显而易见的怪物,背后藏着的我们看不见的怪物。
一直以来,日本人将学校看作安全的场所。因为当灾害发生时,学校常被当做避难所。所以,大川小学的一位遇难者家长说道:所有人都相信他们一定会很安全,因为他们在学校。然而当海浪退去,人们深陷痛苦的淤泥中。另一种痛苦也在侵袭着他们,他们逐渐得知:就学校而言,只有大川小学出现了这么严重的人员伤亡。家长们开始疑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件的真相逐渐被拼凑了出来:灾难发生时,学校要按照《灾害应急手册》进行避难,而这份应急手册并没有考虑到海啸的可能,即便有学生提出想要逃往5分钟就可以到达的山上,也被老师否决了,而是继续按照手册中指导的地点逃往了地势更低的交通岛。这一遵循教条且缺乏实际判断的行为,最终导致老师们带着学生“朝着海啸的方向走去”。
校方从未考虑过海啸的应急对策,原有的手册均是按照地震的应对编写,却又在手册的修订中随意地写成了“发生地震(海啸)的情况时”。法庭上,大川小学的校长被问及既然没有考虑过海啸,为何又在手册修订中加上了这个括号?他回答,“我们被告知要把海啸加进去,于是我们照做了”,“我只是觉得,把这些话加进去就好了”。庭上的家长发出苦涩的笑,孩子们的生命,老师们遵从的原则,只不过是纸上未经考虑、潦草敷衍的一个括号罢了。
事后证明,如果逃往5分钟可到达的山上,孩子们是完全有希望得救的。只不过因为,它不属于应急手册所指导的避难地点。而这份得到大家信任的手册,却让所有人付出了生命。海啸固然是可见的怪物,孩子们却死于这个僵化秩序下不可见的怪物。
NO.02作者简介
理查德·劳埃德·帕里(Richard Lloyd Parry),英国知名驻外记者、作家,旅居日本20余年,现任《泰晤士报》亚洲主编兼东京分社社长。帕里长期关注日本社会议题,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其中,《疯狂之时》被提名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图书奖,《吞噬黑暗的人》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长名单。他的《巨浪下的小学》一书于2018年获福里奥文学奖,并出版日译本。
NO.03精彩选段
01 海啸没有放过任何东西
今野仁美第二天一早终于来到学校。那是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以往,从入釜谷步行过来只需要20分钟,可是这次仁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克服洪水和各种残骸的阻碍,沿着山脚下的路小心翼翼走到学校。沿路可见各种房屋的残骸——那些房子被海啸掀起后又重重跌落在地——倒扣在地上的支离破碎的轿车和货车,以及微不足道的家庭用品:鞋、湿淋淋的衣服、炒菜锅、茶壶和勺子。大片断裂的松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场面之混乱难以用语言形容。松脂的气味与黑色淤泥的腐败臭味混合在一起,给所有没有浸泡在水里的东西染了一层味。曾经矗立在这里的房子,全部被徹底冲走,一点残渣都不剩。
即使是今天,仁美第一个看见的也是学校,或者说是学校的轮廓。它被一堆棱角分明、相互联结的东西包裹着,那堆东西大小不一——树干、房子的托梁、船、床、自行车、棚屋和冰箱。一辆扭曲的轿车从楼上一间教室的窗户伸出一截来。远处100码的地方,一座单体混凝土建筑——村里的诊所——仍然立在那儿,这段路半中间的位置还竖着一座细钢条搭建的信号塔。可是,主街上的房子、通往主街的巷道及其两旁的住宅和商店,都已不复存在。
釜谷周围是一个个小村子,更远处是一片片稻田,低矮的山丘,蜿蜒的河流,最后则是太平洋。远处河口处有一片海滩,深受冲浪爱好者和游泳爱好者欢迎,那里还有一片茂密的松林,既是防风林,也是休闲好去处。但现在,2万棵松树被连根拔起,卷到3英里外的内陆,在那里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味道。村庄、小村子、稻田以及陆地和大海之间,其他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没有照片能记录这种景象,连电视台也无法记录这场灾难的全景。毁灭的味道从四面八方涌来,有时候远超目之所及的范围。“那就是地狱,”仁美描述道,“一切都消失了。就好像掉下了一颗原子弹。”很多人都用了这个比喻,一点都没有夸张。只有两种力量可以造成比海啸更严重的破坏:小行星撞击或核爆炸。那天早上,长达400英里的海岸所呈现的景象,让人想起1945年8月的广岛和长崎,只不过水代替了火,淤泥代替了灰烬,鱼和淤泥的腥臭代替了烧焦的木头和滚滚浓烟。
即使是最惨烈的空袭也还会留下被烧毁建筑的残垣断壁,以及部分公园和树林,公路和铁轨,田地和墓地。而海啸没有放过任何东西,没有什么爆炸可以与它带来的超现实破坏力相提并论。它把整片森林连根拔起,再把它们抛到数英里外的内陆。它掀起路面的碎石,像舞动缎带一样甩来甩去。它把房子从地基处扯断,把轿车、卡车、轮船和一具具尸体抛到高楼楼顶。
02 美穗写给九岁女儿巴那的信
美穗喜欢画画。这是她与(女儿)巴那共同的爱好,巴那曾经花费数小时创作典型日本漫画风格卡通头像,那些卡通人物都长着大大的眼睛和嘴巴,画面上点缀着星星、泪珠和彩虹等。
学校前面的神龛前装饰着三封用毡尖笔写的信,而且都绘有彩色漫畫头像。它们都是美穗创作的寄给女儿的信。第一封信已经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上面还有被雨水沾湿的痕迹和泥印。
“亲爱的巴那”,信的开头这样写道:
妈妈和爸爸搬去了外公家里住。那里有哥哥和你玩过的很多东西,想起你俩,我总是忍不住哭泣。我以前总是对哥哥和你说“别哭了”,然而现在妈妈面对任何事都很容易掉眼泪。对不起……
今天,外婆和我又到这里来看你,只想跟你呼吸相同的空气。甚至连这都能让我好过一些。可我还是一直想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笑容。我想跟你在一起。
第二封信写在一张剪成心形的纸上,没有经受那么多风吹雨打:
亲爱的巴那,很抱歉我没法找到你。我每天都来,希望能见到你。你一定就在这附近。我很抱歉没能找到你,巴那。你也没出现在我们的梦中,爸爸、妈妈、外公和外婆都很伤心。没能为你做任何事,真的很抱歉。对不起。如果我能在梦中见到你,一定会紧紧抱着你。
我第一次看到第三封信的时候,它还很新,应该是当天早上留下的:
最亲爱、最亲爱的巴那,你喜欢你的葬礼吗?我们用鲜花摆出了音符和彩虹的造型。我希望你和哥哥看到它们会很开心。这是爸爸和妈妈唯一能为你做的事情。
我曾经想过为你的婚礼准备很多礼服,甚至是传统黑色长袖和服,就像以前新娘穿的那样……可是,妈妈和爸爸的梦想现在只能是一个梦了。
巴那,如果你能读到这封信,请一定要回到妈妈和爸爸的身边来。
美穗放弃了诊所接待员的工作,寻找巴那成为她生活的中心。她每天都去学校协助直美和永沼胜的挖掘工作。她决心至少花两年搜寻巴那。在她的内心深处并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放弃了找到尸体甚至是不完整残骸的希望——能找到一些骨头、单块骨头,甚至是一块肉或一缕头发都足够了。但是美穗一直在车里放着巴那的一整套衣服,万一——只是以防万一——他们奇迹般地发现她在某个被忽略的地方待着,只是藏了起来,仍然活着。
03 在死亡面前,生命的意义何在
数月的静养让金田恢复了不少。危机过后,他又回归寺庙生活。他开始重新找回海啸发生后第一个晚上仰望星空时那种洞察世事的感觉。他苦苦追寻的问题——幸存者最为坚持的问题——也是最古老的问题。“在死亡面前,生命的意义何在?”金田说,“这就是人们渴望知道的问题。一位老妇人曾告诉我:‘我眼睁睁地看着孙子被洪水冲走。我90岁了,可我活了下来。我应该怎么看待这一切?你能回答我吗,大师?活下来的人想要理解活着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给他们解释。”
“什么决定了生或死?佛教僧人不知道,基督教牧师也不知道——连罗马的教皇都不知道。所以我会说:‘我能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你当下活着,我也如此。这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我们都还活着,那就一定有某种意义。所以,就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吧,一直思考。我会一直陪着你思考。我将一直陪着你,我们将一起思考。这听起来或许像信口开河,但我能说的就是这些了。”
我们坐在金田所在寺庙的禅房里,他的妻子正给我们沏茶。阳光从窗户纸透进来,屋里弥漫着熏香和榻榻米的味道。在日本人心中,这是佛教寺庙里每天都会出现的美好时刻:在这样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会认同和谐,承认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则超越了人类薄弱的思维。没有几个人比金田更令我尊敬,但在内心深处,我拒绝接受他的话。
我受够了日本人接受现实的态度,厌倦了他们没完没了的坚忍。或许从某种非一般的超然角度来看,大川小学孩子的死亡的确能让人洞察宇宙的本质。但在达到那个缥缈的境界之前,在万物生活和呼吸的世界里,它们还代表了其他东西——人性和制度失败的表现,体现了怯懦、自满和优柔寡断。认识宇宙的真理和人类的渺小是一回事,问题是如何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又不屈从于消极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让这个国家窒息了太长时间。日本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平静和自我约束。他们现在需要紫桃、只野和铃木这样的人:愤怒、严厉、坚决,能够无畏地挺身而出,勇敢斗争,哪怕是与死亡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较量。
NO.04走心书评
每一个受害者都是孤岛
□luzkillst
即使同样遭受了海啸袭击的悲剧,但每个个体的状况又各不相同,失去孩子的受灾者视仅失去财产的为幸运儿,但失去一个孩子的又被失去多个孩子的或者失去孩子及父母的视为幸运儿。同样是悲剧,但悲惨又各不相同。
海啸灾后救援初期,不同悲惨经历的人们几乎总能找到与自己的遭遇相似的人,同样的痛苦给予其相互安慰支持的空间,但这样的互助远不足以消弭灾害所带来的伤害,这伤害是多维度且漫长的,它不仅包括失去家人的痛苦,还包括社会关系的撕裂、精神层面的空虚内疚、未受灾者的无意伤害等,这灾害不是一时的,而是漫长而难以结束的。
本书所述的日本人的坚忍,我理解为“个体独自忍受辛酸痛楚,以个体自我消化小我矛盾的形式保全群体和社会的传统秩序”。大川小学家长起诉当地政府试图寻求真相的过程,与“坚忍”的文化要求产生了冲突,这便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非议,也使本就受害的家长遭到未挑明的不公正对待。这是一种日本社会的“传统”或者说“惯性”,它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在正常运行的日本社会中,每一个日本人都是社会传统的践行者,是社会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福利的享受者,挑战或跨越秩序界限的人,会被大家潜意识排除在“社会秩序建立者”的共同体外,因而受到排挤、打压。在日本,要么“坚忍”着自我消化痛楚,要么“勇敢”地面对社会共同体的排挤,这是大川小学家长悲剧之外的又一层悲哀。
丧子之痛、社会关系的撕扯、社会共同体的排挤、未受灾者无意识的伤害……对于普通人而言,灾难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受害者;但只有受害者才真真正正地明白,因损失多少、决定如何面对伤痛、决定如何寻求答案所导致的受害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日本海啸中失去孩子的他们是“受害者群体”,但更是一座又一座难以寻求到他人理解的孤岛。
(摘自豆瓣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