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评析及名师范文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5052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

  本次高考作文是寓意感悟哲理思辨类作文。

  材料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话交代材料来源是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人身体强弱转化的论述,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这符合马克思主义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原理。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演绎和具体化,指出人可以变得耳聪目明,身体会发生积极、良性的转变。第三句话指出身体的强弱是如何互相转化的。第四句推导结论,生来强健者不能沾沾自喜,依仗身体好而无所顾忌,耗损自己的健康;生来体弱的人也不要悲观,认为无法改变体质而自怨自艾。第五句作者进一步着重指出,生来体弱,也许是上天给我们一个机会,上天引导我们变得强健。毛泽东本人幼年体弱多病,在求学时格外重视身体的锻炼和意志的磨炼,这使他在后来的战争岁月中受益匪浅。

  【任务解析】

  任务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这就暗示考生不能就事论事,仅仅谈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是肤浅的,或者说没有切中肯綮。所以第二句话明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体现考生的感悟和思考。而感悟和思考,要由材料生发。

  【立意解析】

  毛泽东的对体育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效果的论述,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旧中国经济落后,医疗卫生事业极不发达,国人体质羸弱,中国人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华夏儿女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毛泽东等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认识到体育对促进国人健康,振奋民族精神,进而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巨大意义,所以大力提倡体育锻炼。

  本文是寓意感悟类作文,谈体育应该是一个引子,重心应该是言外之“理”。有以下几个立意角度:

  1.处在落后和弱势的地位,不应该悲观哀叹,要坚信可以通过努力转弱为强。落后甚至是一种机遇,空白则是多种可能,乐观豁达,坚定理想信念。弱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力追击,优化路径,是可以实现后发优势的,是可以转弱为强的。在卫星导航领域,我国曾经远远落后。我国研究团队坚信可以追赶和弯道超车,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建成了北斗导航系统,光耀全球!

  2.在追赶强者、让自己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自我锻炼,要增长才能,提升能力,日有所进。塞罕坝的变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很多扶贫事例也是绝佳的素材。

  3.强者不可以滥用其强,要防止盛极必衰,由盛转衰。强者如果不重视自己强大的原因分析,保持强大的因素,也会由强转弱。强者要居安思危,分析和寻找可能导致衰弱的因素,并积极加以弥补,做到慎始敬终。要有虚怀若谷的谦虚精神,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开元盛世、康乾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但统治者志得意满,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导致国家的衰败,强弱的变化,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国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足之处和短板很多,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

  【名师下水文】

  苟有积健为雄志,强弱在我不由天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青年毛泽东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强弱转化的关键在于自强。自强之道,理当强心强体并重,于人、于国皆然。木锯绳断,水滴石穿,积强积弱,皆在人为。强汉弱宋,岂汉人身体机能有异?心志不同而已。怀垒石为厦志犹应付诸行动,常锻炼者方能行积健为雄,自强王道舍此无他。

  中医诊断曰望闻问切,人之命运、国之命运,观其气、闻其声、问其志、切其脉可知。得过且过的弱者,岂能寄望其流汗自强?日日闻鸡起舞的人,虽羸弱而强壮有望。大唐李贺体弱寿短,不失万丈雄心,雖手无缚鸡之力,却有“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心志豪情,身处中唐而诗有盛唐遗韵。若天假以年,或能有所作为。吕布武力绝顶,但其心志弱小,沦为“三姓家奴”。可见,强体强志,缺一不可。且必先强心志,强健的心志才能指挥肌肉骨骼用于正道。若志强体弱,体难承其志,最多成为李贺那样的鬼才。实现中国梦,要的是体志双全的强健者,我辈少年,不惧先天不足的弱,只怕没有改变现状的理想和行动,那种因为天生强健带来的骄傲,尤须警惕。

  天降大任于斯人斯国,必先令其先居弱、居贫。居弱居贫,才能孕育决绝奋发之志,才有视劳筋骨壮肌肉为乐。居弱居贫,才能深知由弱变强的不易,才知珍惜每一丝肌肉、每一项创造、每一个充满活力的细胞。

  “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个“久”,不是靠拖、靠等,不是坐等天降好运,而是靠积健为雄。身体、国力、国运,家国天下,都在一个“积”。要积,必须要有远行之志、有奋发之力、有忍耐之勇——忍受贫寒与寂寞,忍受谩骂与创伤,还有白眼和冷板凳。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从出口衣服鞋袜换外汇到卖5G专利,从缺医少药到疫苗出口,从九曲十八弯的公路到高铁全球第一,都靠“积”取得。反之,弱亦在一个“积”字,苏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感叹的就是积弱。无原则的让步妥协是跬步、无知的狂妄挑衅也是跬步,统统是国家积弱的步伐。清朝积弱,外侮渐至;新中国奋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此中甘苦冷暖,国人自知。今天自强不息、正在积健为雄的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喝彩,尤须暗自自警、默默流汗,而不是秀肌肉、摆阔。天诱中华以自强,条件是我辈首先要自我珍重,永不懈怠。

  我辈少年,心中若无复兴梦想的燃烧,若无“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信仰,若无“居陋巷,不改其乐”的定力,强必不降临我身,雄必不青睐我邦。我等后生,任重道远,吾辈勉之乎!

  名师点评

  对题意把握准确,说理引经据典,剖析问题深刻,全文由人到国,其最突出的还是,作者看问题敏锐而到位,着重谈的是,“强与弱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心志强与坚”。这是很多文章没做到的。(点评人:特级教师 陈继英)

  人往“低处”走

  □江苏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 张 锐

  毛主席《体育之研究》里这段话,谈体育,背后是老子《道德经》的思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过于逞强,物壮则老。果子熟了,就会落地腐烂,花开了就会谢,月圆了就会缺。所以,曾国藩的书斋名是:求阙斋。留有一步余地,给自己一条缝隙空间,不要成就完美,慢慢来。“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膨胀的人早晚有苦果子吃,这也应了西方一句哲言:上帝让一个人毁灭之前,先令其膨胀发狂。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这里反其道而行之,人往低处走,永远保持未充盈的状态。因为老子就是这么做的。贵虚贵柔,洞察一切,见微知著,“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老辣的智慧。你的聪明何必要让人知道,你最强的一面不需要挂在嘴上,挂嘴上大嗓门谈论的是庸医、江湖术士。不要急着表达,要选择好时间、地点、场合,不要轻易使用智慧,不要轻易表达见解。曾仕强更侧重人际关系,你一开始嗓门大,谁怕你。先礼后兵,黑,是深不可测,我的优势不要锋芒毕露,藏之于黑。正如毛主席所言“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打个比方,有人是豪车,整天在陡峭的山路上开,不注意保养。有人是普通的车,每天是在宽阔的公路上行驶。结果呢,可想而知。往往是普通车使用寿命更长。

  毛泽东是把《老子》当兵书来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既然盛极而衰,那就让敌人暂且强大,膨胀。毛泽东军事上的神来之笔,都有着老子的辩证法的影子。好像一流的人物,离老子道德经都很近。常常看到职位越高的人越没有架子,随和,家常如话,或许深谙此道。反而是小人物,稍有权柄,往往眉宇间有得意之色,反复强调自己功劳,所以很难成气候。老子云,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往“低处”走,不是没出息,而是天道如此。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在做减法,儒家是“节”,佛家是“戒”,道家是“为道日损”。

  欧洲杯马上快要开始了。以老子《道德经》的眼光,以毛泽东辩证法来审视欧洲杯,但凡状态出得早的球队,往往走不远,因为物壮则老,将固歙之,必固张之。小组赛淘汰赛杀伐四方锋芒毕露的,不符合天道,何谓天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永远不要过于刚强,柔弱者生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永远留一个空间和回旋余地。小组赛淘汰赛一路磕磕绊绊的,才有可能一剑封喉,才能拿冠军。不信,我们且走着瞧。

  名师有话说

  由于喜好,我读了很多版本《老子》,有所思,诉诸笔记,不经意间成为自己的核心素材。而毛泽东喜欢《老子》,视之为兵法,他的这段表述有老子哲学的光芒。既然《老子》核心素材和作文相关,用为主打,何乐而不为?当其他人就事论事谈体育时,你能随老子飘忽在云端,俯视观点,在更高处看作文。语文是多写多练,可巧对应了作文,你可以说我运气好,但是如果我积累了很多素材,自有广度深度纬度,我照样可以左右逢源,写自在文章。一言以蔽之,看经典,平时多写多练,哪怕豆腐块,哪怕微博字数,和文字有肌肤之亲切肤之痛,下笔定有可观之处。

  自强不息,强身健体,强国兴邦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中学 徐建华

  余秋雨在《山庄背影》中轻轻叹息:“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弱彬彬的凄怨灵魂。”同一个王朝,何以前强后弱、判若天壤呢?

  正如毛泽东所说: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可见,强与弱并非一成不变;强与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你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国家积贫积弱、民众孱弱愚弱的时代,他深知“文明其精神”,首先需“野蛮其体魄”。于是他勤自锻炼,强身健体,经常壮游、攀岩、游泳,青年时湘江击水中流,晚年时万里长江横渡。通过体育锻炼,以磨炼意志,以恢宏志士之气,锻炼有用之身,以待大有作为。在以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始终看到毛泽东伟岸的身躯和充沛过人的精力。

  除此之外,霍元甲、黄飞鸿等晚清武术家,之所以被喜闻乐道,也不全在于其武功盖世,而在于他们在国家存亡艰危之际,倡导体育精神——尚武壮怀,尚气励志,以匡正颓弱的世风,勉励国人自强不息。

  其实不惟强身健体需要勤自锻炼,方能由弱到强;国家、民族的自立自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中华民族,有引以为豪的汉唐文明、四大发明、丝路花雨,曾如其道大光的東升旭日……然而身处其强而不进取日新,延至晚清日落,我们依然醉以天朝上国作为强心剂,醉心于万国来仪的强者至尊,动辄以“尔等蛮夷、蕞尔小国”俯视万邦……

  《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自恃其强而不自强,强弱之势,也自有消长。终于有一天,我们惊呼:锐意进取、剽悍强健的“龙”的后裔,日渐羸弱。“东亚病夫”这个词深深刺痛了我们,它将成为高悬于国人头顶的一颗苦胆,需要我们知耻苦尝,励精图治。

  痛定思痛,唯有自强不息,方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废待兴、一清二白的新中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是一个诞生在内忧外患中的孤弱婴儿。然而,在强敌环伺的孤危处境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立国,从此结束了“海岸线上架设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彭德怀语)

  于是奋发图强,“四万万人齐蹈厉”,“精卫填海无穷心”。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抗震、抗洪、抗疫中的“多难兴邦”,到全国人民像牛一样奋发的“三牛精神”……中华民族的身影,日渐魁伟,正逐渐成为东方巨人。

  如今,看我中华:折冲樽俎,已具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硬气;“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嫦娥”“蛟龙”,到登陆火星……已具有“人可往,我已可往”的豪气。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古老的君子人格,也是当代新青年砥砺自我、自强不息的铿锵宣言,更是我巍巍中华日新月异的强国之路。

  名师有话说

  考虑到是高考作文,“稳”字当先,因此我写作时先识别、提取材料中关键词“体育之效”“强弱”来展开二元思辨,这样不至于信马由缰,渐行渐远。我设计为“双线”结构:先分析体育之效——从强身健体,进而深入激扬奋发有为的精神,励志壮怀;然后简要回顾百年沧桑,从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到新中国独立自强,到如今日益强大,阐释“强弱之变”,紧扣题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