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 批评与进步;评价标准;文艺发展;机器与人工
时事引读
2021年3月,从豆瓣开始的有关翻译话题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在微博上,话题“豆瓣用户差评书籍后被举报至学校”一度登上热搜榜。此事的开端是豆瓣上的一条“差评”:高某在豆瓣上给外国文学《休战》中译本打了低分评价,并在短评中称该作“机翻痕迹严重”。一名自称译者好友的网友A将高某举报至学校北京语言大学。所谓“机翻”是指译者借助翻译软件对作品进行的翻译。这一评价随后引来此书译者的回应。译者表示,愿意虚心接受来自所有人的意见,但是“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并认为这样的说法和“翻译不好”不是一个概念,“近乎人身攻击了”。3月27日,高某在其豆瓣账号上发布致歉声明称,其在豆瓣图书《休战》的短评区发表了不太妥当的言论,经学校批评教育后,删除该短评并向译者及相关出版社致歉。中国新闻网评论称:在很多网友讨论译者道德层面的问题时,我们也应看到,翻译领域多年来积累的问题,其中正藏着造成了今天人们所争论问题的些许原因。很多网友疑惑:历来被视为“文化人”的译者圈子,怎么成了这副模样?我们还有批评的权利吗?
素材聚焦1 “机翻”威胁到了人译吗
《休战》是一部乌拉圭作家的长篇小说,在该书豆瓣页面的简介中,此作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语文学作品之一”。3月16日,豆瓣用户高某对《休战》的译作打了两星并发布评论称:“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网友在豆瓣发布了一篇对比《休战》原文、两版中译本和“机翻”内容的文章,其中以举例的形式对多版本内容进行了详细比对,文章最后的结语这样写道:“三十年间,机翻水平的进步把西語文学汉译的进步远远甩在了后面,智人真的需要反省一下自己了。”看起来“机翻”似乎已对人类译者构成威胁。但业内的普遍观点是:真要去完整翻译一本书,至少在目前,机器和人还是有差距的。另一位国内译者也表示,如果语言没有非常纯熟,机翻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辅助;不过,要接近语言美感和信达雅,就必须抛开机翻,逐字逐句理顺文意。
素材聚焦2 翻译圈的恶性循环
“就目前而言,翻译稿酬普遍很低,多数译者属于‘用爱发电。”一位出版业内人士透露,“不少水平不错的译者,只接过一两次作品,就因热情耗尽或性价比太低离开这一行业。反而是一些平庸译者能够接受低廉稿酬,错译漏译也就屡见不鲜了。而质量不高的译稿,又会成为出版社编辑的沉重负担,间接造成出版行业的人才流失。”出版业内人士直言,低稿酬—烂译稿—编校人才流失—出版物水平下滑—出版社营收降低—低稿酬,这样的恶性循环,目前未找到打破的方法。
素材聚焦3 听取充分的意见才有进步的可能
近两年,观众、读者都越来越难了,面对各种“取消差评”的要求,我们常常放弃了批评的权利。刚开始是淘宝差评,商家挨个打电话,夺命连环call,用户想着“一个差评下去人家店铺确实挺伤的,加上有红包优惠券,蛮有诚意的,算了吧”;后来,是外卖和滴滴差评,小哥打电话求取消,用户琢磨着“他们赚辛苦钱确实挺难,也算了吧”;再后来,电影作品和明星也这样,只要有人说明星不好电影不好,粉丝要来怼黑粉,观众怕惹麻烦,也说算了……由此可见,目前各个平台对于差评越来越重视,差评的权重影响也越来越大,往往直接影响排名。但对于观众、读者、用户们来说,我们是不是越来越没有批评的权利了?知名评论人石述思表示: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批评,是双方的悲剧;希望文体领域保持更宽松的氛围,只有充分的意见表达文艺创作才有进步的可能。
媒体点评
@《春城晚报》评论员 吴龙贵:一部文艺作品对于作者、译者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当然会珍爱无比,但如果过度溺爱,容不得别人的批评,不太可能教出优秀的孩子。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跟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阅读偏好有很大的关系。多少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都免不了遭人诟病。可以说,被批评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宿命。事件引发争议后,举报者曾发出一则事件说明,说明中表示“说一本书翻译得不好已经超越了读者的权利”。这句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以后评价一部翻译作品,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好?按照这个逻辑,不论对译者本人,还是对文艺这个行业,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