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间很可爱,且读梁实秋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2666
时下喜欢读汪曾祺、老舍等先生的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笔下的人生和生活,让大家充满向往,读完就会觉得人间值得,且更可爱了。而且不少人朋友圈随手一发就是“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汪曾祺语)这样的文案。可见追求美好、追求有趣的潮流已盛。冰心曾这样评价过一个她的朋友:“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实秋”即梁实秋,可见梁实秋在冰心心中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也可见梁实秋跟汪曾祺、老舍等诸位先生是同类人。

  梁实秋的文章还经常被选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而他笔下所涉及的人生、生活类话题也是中高考作文常考的内容。相信你也读过一些梁实秋的散文,他关于生活、人生富含趣味的讨论更多了一层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就像一段段相声包袱,让人忍俊不禁的时候,还能思考点什么。喜欢这种幽默的同学,赶快跟着小编读读梁实秋的散文集《可能这就是人生吧》,看看这个灵魂有趣的人是如何讲段子的。

  NO.01作家其人

  梁实秋,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学贯中西,笔耕不辍,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作品或描摹柴米油盐,或述说闲情逸趣,或探讨世间百态,或漫谈人生悲喜,典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洒脱与智慧。

  NO.02图书简介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是梁实秋先生的趣味散文精华选,完整收录《雅舍》《麻将》《暴发户》《北平年景》等经典名篇,更特别新增《一条野狗》《结婚典礼》《想我的母亲》等罕见文章,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梁实秋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喝酒有度,不必择日;众生的脸,拥挤不堪;人生如戏,适当鼓掌;满眼美食,切忌饕餮;故人旧事,三三两两。

  散文中有对生活经历的描写,有借古讽今,有借事说理,有美食介绍,还有对亲朋故友的回忆。每一篇都短小精悍,旁征博引,语言幽默,篇篇读来都耐人寻味,这种韵味正是他的幽默、通透、雅健等气质在艺术中的流露。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那些事情,大都是普通的小事,并不很高深,却十分丰富,他始终保持一种怡然自得的态度,评论着那些小事,并在其中找到人生之趣。

  比如,本书开篇的经典散文《雅舍》。“雅舍”是一座半山腰的房子,梁实秋说它“雅”,其实它是简朴的,甚至简朴到有些简陋的地步。它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它有入夜便自由行动的老鼠,使人不得安枕;它有满屋碰头碰脑、格外猖獗的蚊子……可就是这样的一间“雅舍”,梁实秋却觉得它有它的个性,并因此而觉得有趣。是的,在这里,他看山头吐月,清光四射,或于细雨蒙蒙之际,看若云若雾,一片弥漫,“雅舍”亦复有趣,或许原在如此,或许远不仅如此吧。梁实秋的这份雅兴颇有些“何陋之有”的意味,读着读着,心底的那些浮躁就渐渐消失了,心态也平和起来。

  NO.03选段赏读

  理 发

  理发是一种必不可免的麻烦。“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理发亦是观瞻所系。印度锡克族,向来是不剪发不剃须的,那是“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意思,所以一个个的都是满头满脸毛毵(sān)毵的,滔滔皆是,不以为怪。在我们的社会里,就不行了,如果你蓬鬙(sēng)着头发,就会有人疑心你是在丁忧,或是才从监狱里出来。髭须是更讨厌的东西,如果蓄留起来,七根朝上八根朝下都没有关系,嘴上有毛受人尊敬,如果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块青皮,也行,也受人尊敬,惟独不长不短的三两分长的髭须,如鬃鬣(liè),如刺猬,如刈后的稻杆,看起来令人不敢亲近,鲁智深“腮边新剃暴长短须戗(qiāng)戗的好惨濑人”,所以人先有五分怕他。钟馗须髯如戟,是一副啖鬼之相。我们既不想吓人,又不欲啖鬼,而且不敢不以君子自勉,如何能不常到理发店去?

  理发匠俟你坐定之后,便伸胳膊挽袖相度你那一脑袋的毛发,对于毛发所依附的人并无兴趣。一块白绸布往你身上一罩,不見得是新洗的,往往是斑斑点点的如虎皮宣。随后是根布条在咽喉处一勒。当然不会致命,不过箍得也就够紧,如果是自己的颈子大概舍不得用那样大的力。头发是以剪为原则,但是附带着生薅硬拔的却也不免,最适当的抗议是对着那面镜子狞眉皱眼的做个鬼脸,而且希望他能看见。人的头生在颈上,本来是可以相当的旋转自如的,但是也有几个角度是不大方便的,理发匠似乎不大顾虑到这一点,他总觉得你的脑袋的姿势不对,把你的头扳过来扭过去,以求适合他的刀剪。我疑心理发匠许都是孔武有力的,不然腕臂间怎有那样大的力气?

  椅子前面竖起的一面大镜子是颇有道理的,倒不是为了可以显影自怜,其妙在可以知道理发匠是在怎样收拾你的脑袋,人对于自己的脑袋没有不关心的。戴眼镜的朋友摘下眼镜,一片模糊,所见亦属有限。尤其是在刀剪晃动之际,呆坐如僵尸,轻易不敢动弹,对于左右坐着的邻坐无从瞻仰,是一憾事。左边客人在挺着身子刮脸,声如割草,你以为必是一个大汉,其实未必然,也许是个女客;右边客人在喷香水擦雪花,你以为必是佳丽,其实亦未必然,也许是个男子。所以不看也罢,看了怪不舒服。最好是废然枯坐。

  其中比较最愉快的一段经验是洗头。浓厚的肥皂汁滴在头上,如醍醐灌顶,用十指在头上搔抓,虽然不是麻姑,却也手似鸟爪。令人着急的是头皮已然搔得清痛,而东南角上一块最痒的地方始终不会搔到。用水冲洗的时候,难免不泛滥入耳,但念平夙盥洗大概是以脸上本部为限,边远陬隅辄弗能届,如今痛加涤荡,亦是难得的盛举。电器吹风,却不好受,时而凉风习习,时而夹上一股热流,热不可当,好像是一种刑罚。

  【读书小记】梁实秋在这篇文章中道出了理发的尴尬,字里行间颇有一种讽刺意味。放到现在,顾客与理发师的尴尬关系仍然存在,其中最大的矛盾当数那句“稍微剪短点”,到底有多短,顾客和理发师之间似乎永远不能达成共识。当你顶着一款不甚满意的新发型走出理发店时,心里是不是在想“我再也不来理发了”?但下个月你还得去。这就是生活。

  一条野狗

  野狗当道,有司捕杀之,吾无间然。

  夜深人静,常听到犬吠之声盈耳,哀而且厉,随即寂然。我初以为是狗屠出来猎狩,收集香肉,供人大嚼。后来听说是市府派出来的专人收捕野狗。他们的猎具简单,一根棍子顶端系上一个铅铁丝圈的活套,瞄准了套在狗颈上面,越拉越紧,狗便无法挣脱。提起狗来往停在路边的车子里一甩,凑足了十个八个,送往拘留场所,三日无人认领,则聚而歼之,无稍贷。对市民而言,这是德政。

  从前我的居处楼上有人养狗,我从未见过这狗,不知其为雌雄、妍媸、胖瘦。但是狗准时狂吠,准在黎明的时候以极不悦耳的短促而连续的声音嗥叫,惊醒上下左右邻人的清睡。熟睡中被惊醒是很难受的。古人形容人民之安居乐业的现象之一是“狗不夜吠”(见《后汉书·循吏传》)。有一天菁清(韩菁清,梁实秋之妻)在电梯中遇到狗主人,说起这条狗,委婉地请求她能不能“无使尨(máng)也吠”。狗主人反问:“你搬来多久了?”菁清说:“将近一月。”狗主人说:“我在此地养这条狗将近三年了。”言外之意是,她和她的狗已经是资深的住户,一切早已定型,传统不容置疑。我闻之不禁叹息,有其人必有其狗。可是睦邻要紧,何况这狗不是野狗,所以这桩事只好列为百忍的项目之一,忍了两年,忽不闻犬吠,人犬俱杳,大概是搬走了。

  历史重演,我现在住的地方又有一条狗半夜里汪汪地叫,不是在楼上,是在街上,原是家店铺豢养的一只母狗,店铺关门,狗被遗弃,变成了野狗。它在附近餐馆偶然拾些残羹剩炙,苟全性命,但是瘦骨嶙峋,棕黑色的毛脱落了一半,同时长满了虱。别看它这副腌脏相,在一群落魄的公狗的眼里,它还是眉清目秀的。果然,有一夜晚,一群野狗狺狺然骚动起来,争相追逐这只可怜的母狗。结果是不免群狗哄散,不久这条狗就大腹膨亨了。大概狗在怀胎期间格外容易感觉到饿,所以它叫得格外凄厉。菁清和我时常外出就餐,偶然剩余的菜肴便大包小包的携带回家。归途遇见这只母狗,菁清顺手打开包裹,投以肉骨之类。一只狗真正饥饿的时候,饥火中烧,忽然看见肉骨,饥火会从眼里直冒出来。它急急忙忙地大口吞嚼。咔嚓咔嚓之声可闻,还不时地左顾右盼,唯恐谁来夺食。吃完之后,还要舔地,好像是意犹未足。菁清索性以全部剩食投赠,它如风卷残云一般吃得一干二净。饿狗得食,那份满足的样子给人印象至深。此后我们就时常喂它,它好像认识我们了,见到我们就摇它的尾巴,这是它的礼貌。我们只是“随所见物,发慈悲心”(莲池大师语),并不是对这只野狗有所偏爱。

  有一天,楼下餐馆主人说,那只野狗利用他后门外的一角空地产下了五只小狗。菁清就劝店主喂养它们,店主也答应了,只是把三只小狗送人,留下两只。我们看了这两只,肥肥胖胖,满地打滚,一白色一棕色。天地之大德日生,狗也在一切有情之内。现在母狗长得丰满了,皮毛也显著悦泽,母性焕发,怡然自得,再也不黎明狂吠扰人清梦了。我们为它庆幸,“得其所哉”!尤其是看它喂奶给小狗吃的那副舒坦的样子,令人兴起愉悦之感。

  忽然有一天餐馆主人告诉我们,那条狗被抓走了!我们立刻就想到捕狗人员用铁圈套狗的样子,不免戚然。问店主要不要去认领,他摇摇头。“那两只小狗怎么办呢?”他说:“我们会喂它。”说着说着那两只小狗跑过来了,依然欢蹦乱跳,满地打滚,不晓得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知道那条狗还可以苟延残喘三天,这三天中,我不时地想到了它。三天过后,万事皆空,它的影子仍然不时地浮现在我心里。这条狗并不美,比起什么狮子狗、狐狸狗、哈巴狗、牧羊狗、大丹狗、香肠狗、牛头狗……都差得远。我没有抚摸过它,只是偶有一饭之恩。奈何三日已过而仍萦绕我的心怀?我的心怀已经是满满的,不能再容纳一只无家可归惨遭捕杀的野狗。我想唯一的释怀的方法是把这一桩事写出来,也许写出来之后心里就会觉得释然。试试看。

  【读书小记】我们生活中不乏爱狗者、养狗者,也不乏弃狗者;关于狗伤人、扰民的新闻也时不时出现。爱狗,并不一定要拥有一条狗;拥有一条狗,便当负担起应有之责。这里面除了应有的社会责任,还应有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更多精彩选读

  《写字》: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問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

  《讲价》:我承认,有些人是特别的善于讲价,他有政治家的脸皮,外交家的嘴巴,杀人的胆量,钓鱼的耐心,坚如铁石,韧似牛皮,所以他能压倒那待价而沽的商人。

  《年龄》:女人的年龄是一大禁忌,不许别人问的。有一位女士很旷达,人问其芳龄,她据实以告:“三十以上,八十以下。”

  《幸灾乐祸》:人在内心上很少不幸灾乐祸的。有人明白地表示了出来,有人把它藏在心里,秘而不宣,有人很快地消除这种心理,进而表示出悲天悯人慷慨大方的态度。

  NO.04精彩书评

  品人生味,读梁实秋

  □王传言

  对散文,向来不感冒。一则“形散神聚”下,孰人皆可为之,且毫无规范章法,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二则对万事感悟,存在太多主观色彩,缺乏宏大叙事囊括其中,多是点滴的小文,谓之豆腐块居多也。在如此先入为主的成见下,梁实秋的名早闻,他的文却极少阅读。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算是阅读梁实秋的第一部作品,可谓相见恨晚。从“喝酒有度,不必择日”到“众生的脸拥挤不堪”到“故人旧事三三两两”,以五个篇章的形式,浓缩了人生况味。对人生来说,终究会落于生活的感悟上来,只是有没有落地到文字之上罢了。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与吃有关的内容,可谓面面俱到,深有体会;谈到了周遭的看法,无论麻将还是排队,浸透自己的亲历,有着身临其境的感慨;有对友人的怀念,往事历历在目,就犹如回放电影一般,重温往日时光。

  像梁实秋、汪曾祺、沈从文等,在他们的笔下,或许也能够真正看懂人生,真正了解到人生况味,这或许算得上是一种彻底的接地气的了解吧!

  更可贵的是,在看似闲聊里,也能够看到无数事情的来源。比如干杯、比如排队,当这些看似已成为约定成俗的规定,其实还有着源远流长的来处。

  这,难道不也是增加了知识的增量?

  (摘自豆瓣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