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乘风破浪!支教老师王洪波和他山里的科巴孩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2764
刘志新

  人物时事速递 >>

  2012年,当时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山村做志愿者的王洪波,根据自己的支教经历,以当地孩子为原型,创作了歌舞剧《热梦科巴》。该歌舞剧陆续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地亮相。山里的小小艺术团,渐渐有了名气。2020年高考,这20名成员无一落榜,19人被本科录取,1人被大专录取。这群原可能困守大山、务农放羊的孩子,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正如王洪波老师所说,大山里本没有路,只要小脚丫走多了,慢慢地,就会有一条印迹出现在赤裸的山岗上。科巴的孩子,正是靠着他们自己的小脚丫,走出了大山,走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

  人物素描1 支教·奉献

  王洪波曾在北航教书十多年。2012年,西安广仁寺的僧人久美尖告诉王洪波,自己的家乡“科巴”需要小学支教老师。王洪波应承下来,随后带着上百斤影印的书本,辗转3天,搭乘飞机、火车再倒长途汽车,终于来到青海东部化隆县金源藏族乡。科巴位于黄河上游北岸,拉脊山脉南侧。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也闭塞。化隆县的学龄儿童常因贫困,不等念完五年级便辍学。王洪波来到科巴完小时,整个学校只有一圈平房,其中一半是北京机构捐建的,没有课外书籍,也没有任何辅助教学器具。

  人物素描2 启航·苦练

  王洪波老师把科巴村的适龄儿童集中起来,在教授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从舞蹈的基本功和声乐的基础开始学起。踢腿,下腰,翻跟头,无论是在土坯墻的院子里,在小河边上,在土沟坡坎,还是在牛圈场地,在科巴村,随处可见孩子们练功的场景。他们经历了冬天的爬冰卧雪,经历了夏天的风吹日晒,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基本的舞蹈训练。练功时,动作艰难;训练后,满身泥巴,但在科巴艺术团,没有一个孩子说过放弃。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上述材料,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志愿者王洪波的奉献,让“热梦科巴”的孩子们“圆梦”大学。孩子的成长,需要引路人。王洪波老师的到来,擦亮了山里娃因贫困而遮蔽的眼睛。孩子们看到了大山之外精彩的世界,知道了上大学这条路可以改变人生。成功之路,靠梦想照亮前方,凭刻苦应对当下,依坚持求得未来!

  【其他适用话题】奉献 追梦 坚持 刻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