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是费孝通诞辰110周年,2020年也是费孝通逝世15周年。这位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一生著作等身,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他首版于1948年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乡土中国》。2019年,教育部统编高中語文新教材已经将《乡土中国》增加进“整本书阅读”单元,这意味着,这本书是新高一学生必读图书,且为高考考试内容。2020年8月,清华大学在给新生邮寄通知书时,随同寄出的就有这本书。这是邱勇校长第六次为新生赠书,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有更深厚的认知,对自己肩头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悟。
70多年过去,在中国城镇化发展成就卓著的今天,中文圈对于《乡土中国》一书的阅读渴求不减反增。面对这本包含家国情怀的社会学著作,高中生应该怎么读?侧重读哪些内容?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对此做了权威的解读。我们也梳理了这本书的脉络,以期帮大家深入理解这本书,助大家在考场上遇到这本书时不盲目、不失分。
著者其人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学研究院。1936年至1938年留学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接受马凌诺斯基教授的指导,专攻社会人类学。在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徐平看来,费孝通学人类学,绝不是为换个洋学位,搞一个高雅的话题,他是实实在在想改变这个社会,他在著作《江村经济》的前言中,说明过自己的写作目的:“社会科学应该在指导文化变迁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马凌诺斯基非常欣赏的地方。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观点,这是他为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先生在八十岁生日时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讲话中曾引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句名言,也是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提出的重要主张。《群众》评论称,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的“文化自觉”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达到了人类文明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费孝通的学术理论,是他留给祖国、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作品导读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脉络很清晰,根据章节内容,大体可以这样梳理:
1.《乡土本色》。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2.《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3.《差序格局》。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
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
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下面我们跟着中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学习怎么整本阅读《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专著。
温儒敏:如何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中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总主编 温儒敏
估计有些同学拿起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书,又是很少接触过的学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乡土中国》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对于当今许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遥远,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
下面围绕《乡土中国》,讨论一下如何来读社会科学论著。
1.书的“类型”决定“读法”。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第一种是专业阅读。第二种是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
2.要紧的是“抓概念”。“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语文课经常提醒“抓住关键词”,对社科论著的阅读来说,“抓关键”“抓概念”是必备的能力。
3.厘清论证理路。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是要厘清其论证理路。《乡土中国》十四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分论点”,诸多“分论点”汇聚并支撑起层级更高的主旨论点。每读完一章,合上书,把内容过过脑子,想一想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最好还能用书中的一两句话或者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
4.材料上升为“现象”分析。读《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还应当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材料一经筛选提炼,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就往“现象级”提升,以便进入理论分析的层次。
(本文为温儒敏先生特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乡土中国》撰写的导读,有删节)
名篇选读
1.乡土本色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读者笔记】@leo_:与土地相连,心灵有寄托,归宿。想起《乱世佳人》中女主经营父亲留下的庄园,有土地在,有韧性,有依靠,无论如何,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2.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读者笔记】@九木: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也就不需要语言这种用声音表达的象征体系。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语言和文字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而且,这个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
3.从欲望到需要
你在远处看,每天人都在吃淀粉,脂肪,吃维生素A,维生素C,一篇很长的单子,你又回去在实验室研究了一下,发现一点不错,淀粉供给热料,维生素A给人这个那个——合于营养,用以维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个不住在现代都市的乡下人问他,为什么吃辣子,大蒜,他会回答你,“这才好吃,下饭的呀。”
爱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这些欲望所引导出来的行为是不是总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合的呢?这问题曾引起过很多学者的讨究。我们如果从上面这段话看去,不免觉得人类的欲望确乎有点微妙,他们尽管要这个要那个,结果却常常正合于他生存的条件。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因之,在19世纪发生了一种理论说,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會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洽的秩序。亚当·斯密说“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安排个社会秩序给每个为自己打算的人们去好好生活的。
这种理论所根据的其实并非现代社会而是乡土社会,因为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理论多少是可以说正确的,正确的原因并不是真是有个“冥冥中”的那只手,而是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我说它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读者笔记】@一了:我觉得“食色,性也”这句话揭示了欲望的本质,满足了这两点,一个物种就可以绵延不绝,这样看来,人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已。单纯的欲望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节制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精彩书评
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对方
□李慕瑶
《乡土中国》这本书,历来都是我国高校新闻学院或社会学院明确标注的“学生必读丛书”之一。
如今,在不少年轻人眼里,上一辈人的很多价值观,都难以理解,因此而产生的巨大代沟也影响着人们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处理。比较常见的例子,如年轻人跟父母的冲突:结婚是感情重要还是合适重要;工作是找稳定的重要还是自己喜欢的重要;亲戚是亲人还是麻烦……而这些分歧产生的根源,在《乡土中国》里都能找到。
在书中,社会学家费孝通层层递进、抽丝剥茧,阐述了中国几千年来农耕社会对于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我在看到有些段落时甚至感到吃惊,这种吃惊,不仅是因为看懂了上几代人一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更是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乡土性”。
在新生代人群跟上一代甚至上两代人群思维冲突频发的当下,阅读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容易平心静气地去理解对方。而理解,恰恰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摘自《中国城市报》2019年3月25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