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985大学里,有一群自称废物的“小镇做题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23973
张梦真

  在高考录取率已经高达80%的今天,混张文凭并不是难事,但考上一本或双一流高校,仍然是“华山一条路”——既艰又险。

  寒门学子三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以为前路仿佛一片坦途。然而,步入大学,一部分“小镇做题家”的光环却不似以前了。

  比起成绩,城市家庭的父母显然兼顾了孩子兴趣的培养。城乡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民大学主持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显示,为孩子报了音乐兴趣班的城市家庭占到18.05%,农村仅6.14%。65.55%的农村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兴趣班或课外辅导班,而非农学生未参加的比例只有34.64%。

  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大学阶段,农村大学生视野局限、兴趣爱好不多的短板被暴露得更彻底。而“小镇做题家”最擅长的应试,到了大学也不一定管用了。

  一项对某重点高校A大学2004级—2009级城乡学生学业表现的调查数据显示,步入大学后,农村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远落后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感知也更为悲观:“老师更经常批评”“同学更不友好”“更希望去其他学校”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小镇做题家”都会陷入困境、对自我产生怀疑。他们也会反思,并且梳理过往寻找出路,至少他们还有走出小镇的希望。

  (摘自微信公眾号“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有删改)

  【适用话题】兴趣;人生;差异;希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