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您读的书?”“我先生的。”“啊?叔叔是专业搞创作的吗?还是做老师的?”“哪有啊,跟我一样做贸易的!”
我简直不太相信,因为那书架上虽然书不多且旧,但品位非凡,主题划一,极为专业,看得出是内行读书的脉络。于是我问那位长辈:“叔叔以前,应该是文艺青年吧?”“我不觉得他怎么文艺啊!”
過了段时间,再跟那位长辈聚餐。她说起了:后来她也问了她先生,说她先生出国前,的确拍过电影。只是以前,他自己并不多提。“你不提,我不问,他都不跟我说!”
我回去查了下。那位长辈的先生,早在我出生那几年,就跟某位后来以拍电视剧著名的导演,拍过很先锋的电影:其中若干个镜头,是向《四百下》与《姿三四郎》致敬的。
一个三十年前的先锋范儿电影摄影师,在巴黎大隐隐于市,连自己太太都没怎么注意到。但书架里放的、平日读的书,到底将他的过去流露出来了。
少年时热爱的东西,有些变成了后来刻意隐藏,但午夜梦回时,偶尔念叨的“等这些都过去了,一定要捡起来”的玩意;也有些就这样,融化在了日常举手投足眉梢眼角之间。不一定显,但真心爱过的,就一定还在那里的。
(丁丁摘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适用话题】热爱 经历 气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