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节目呈现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王俊凯、凤凰传奇、孙杨、胡德夫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经典。在环节设计上,《经典咏流传》采取的是“先声夺人,循序渐进”的手法,创造性地采取“歌曲演绎+故事/背景讲述+嘉宾点评”的单元结构方式。
和诗以歌,以情动人
节目中,既有《梁祝》这样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也有《三字经》那样节奏欢快的流行说唱;既有《墨梅》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合作,也有《木兰辞》中戏曲与音乐的结合……节目打破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几乎调动了当前音乐创作的所有流行元素。同时,传唱人与诗词之间也有着丝丝缕缕的对应联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随着孩子纯净的歌声,这首沉默数百年的小诗,显现出它的精神和风骨;凤凰传奇演绎李白的《将进酒》,玲花高亢的嗓音和诗中的洒脱十分契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歌手黄绮珊用独特的嗓音唱《定风波》,笑谈自己人生道路的宠辱不惊、顺逆成败……
诗词跨越千百年感动你
《经典咏流传》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人生,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后承载的是辉煌或失落,但都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连接。
巫漪丽与《梁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88岁的巫漪丽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演奏部分的首创者及首演者。巫漪丽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共和国10周年献礼作品,钢琴部分是她根据总谱花了三天三夜写好的。“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地刻进了我的生命,它就是我一生的经典。”
节目以跨国连线的方式与远在新加坡的巫漪丽完成了这次经典传唱。伴随唐词的吟唱,在巫漪丽指间流动的《梁祝》,让古代中国最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了别样的生命。敲击琴键的是一双饱经沧桑不再富有光泽的手,琴键发出的每一个音符却都有力而精准,每一段旋律传达出来的感情都饱满且深情。这一切已经不单单是一场演奏,也是岁月和生命的呓语对话。
【素材入文】在巫漪丽的演奏中,你可以听到一个中国人对古典音乐的情怀集体记忆、对古典音乐的崇尚。七十载追求,七十载传奇,是巫漪丽对艺术的执着。
胡德夫与《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曲台湾古谣《来甦》,配上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两个数百年前的作品互相结合交融,重新带上了当代人独有的离愁别绪。胡德夫在和缓却雄厚的声音中唱出了思念和缱绻,他浑厚的嗓音像一条在湖面上缓缓行进的船,让被年龄困扰和生活压榨焦虑的你我,重获片刻的宁静和自由。这位台湾重量级民谣教父,大学时曾师从余光中先生。当他在飞机上听到恩师逝世的噩耗时,默默轻唱了一首《来甦》,为亦师亦友的余老送行。
胡德夫经常从老师口中体会到游子的断肠思绪,这思绪在胡德夫心中埋下了种子。擅长以诗入歌的胡德夫,在1974年就把余老的《乡愁四韵》谱写成歌,在演唱会上唱给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老师听。后来每次开演唱会,余老都会到台下静静聆听支持。如今,胡德夫终于来到这片恩师日思夜想的土地,诉说乡愁。
【素材入文】胡德夫的体内仿佛有着一只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风箱,他演唱的声音,以及旋律带来的震动,都是充满生命力的,让人想起了扎根心底的乡愁。
汪明荃、罗家英与《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罗家英同汪明荃1988年合作拍粤剧开始结缘。但二人一路走来不容易,2002年汪阿姐发现自己患上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罗家英则在2004年发现自己患上肝癌第三期。二人不离不弃走过生死难关,终在60岁决定结束爱情长跑,2009年结婚。他们是最有资格唱这首《鹊桥仙》的人。
节目中,罗家英还念了当年给汪明荃手写的情书:“我们六十多岁才结婚,晚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最后跟你一起,正如诗词上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都是经过生死考验的人,你剩半条命,我也剩半条命,我们就合成一条命,相依相命、同心到老。”除了直白地用文字表达爱意,罗家英西装的领结也是用汪明荃结婚时做旗袍剩下的碎布打的,时时刻刻把“她”挂在心上。
【素材入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罗家英和汪明荃恋爱21年,分别经历癌症,60多岁时结婚。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他们以秦观的《鹊桥仙》,唱出爱情的豁然与信任,也唱出了两人的坚守。
链接·意境海报欣赏

解读:《明日歌》是小孩子都会背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有一个花絮:原本还以为是专门教育小孩的儿歌,而诗人钱福竟是连中两元的状元,可见优秀的人有使其优秀的习惯。海报用层层拱门和台阶的透视来营造出时间流逝、诗人背着我们走向触不到的时光深处的意境,含蕴隽永。

解讀:这首曲是《红楼梦》的经典判词,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悲剧。林黛玉“眉尖若蹙”,宝玉赠字“颦儿”,故此曲名曰《枉凝眉》,即“妄自蹙眉妄自愁”的意思。海报化用了曲中“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两句,湖水不仅是“水”还是“镜”,宝黛两人的倒影用一枝水中花的倒影联结起来,不仅唯美,还体现了诗歌的互文性。

解读:《送别》是李叔同为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的词,传唱颇广,可以说家喻户晓。海报选用了长亭、芳草、晚风拂柳等意象,以一个倾斜的角度来表现依依不舍的情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