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表象与本质 饮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 人性
偶尔读到钱锺书的《吃饭》,咂摸再三,品味再四,觉得妙不可言。
钱先生说:“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
吃饭为了什么?一是为充饥,二是为品味。有意思的是,当人们解决温饱后,对于吃饭,却依然保留着饥饿时的动作习惯。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在享受一种美味时,就像三天没吃饭一样,吃得飞快。哪怕这种东西并无断供之忧,食者依然争先恐后。尽管此时的肠胃,需要细嚼慢咽,减轻消化负担。然而食者却不管不顾,只管满足口舌之福。理论上说,在五分钟内吃两个苹果与吃一个苹果的滋味是一样的——因为都在不停地咀嚼加咂摸。然而,一些人却首选吃两个。而在肠胃,明明一个苹果已经够了,但它却无法阻挡嘴巴继续啃食。肚子饱眼不饱,于是只好接受。
中国人有勤俭节约的美好传统,这个传统应当提倡和发扬。但有时也矫枉过正。比如小孩子有剩饭的习惯,当然不好。家长往往要逼着他们把剩饭吃光,理由是不能浪费。但如果孩子确实是因吃饱而剩下,你再逼他吃到肚子里,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对身体有害无利。
人往往以“好吃”为标准。只要好吃,便要千方百计弄到嘴里尝尝。有形容说:有些人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地上跑的汽车不吃,水中游的轮船不吃,除此之外,什么都吃。虽说有点夸张,但中国人好吃、会吃,却是世界闻名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吴人嗜河鲀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但偏偏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吃,据说味道“有西施乳之称,食者必不肯弃”。(《丹徒县志》)你说这个诱惑有多大!
还有些东西,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吃过,就想尝一尝。上半年去了一趟新西兰,有次吃午饭时,餐馆上了一盘袋鼠肉,团中每个人都排队夹上几块,因为没有吃过。尝了之后,普遍反映不好吃——味道倒在其次,有了谈资便觉得满足。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应当是缺什么补什么。但中国人往往望文生义。脑子不好就吃核桃,因为核桃仁的结构与脑子相似。对于这些,我表示怀疑。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应当是去吃含那种成分的食物,而不是看它那似是而非的模样。
回到开头所说的,人类吃饭,主要还是为了充饥和营养。现在已是饥饿无虞的时代,我们不能为了口舌之欲而做饕餮之徒,吃得狼吞虎咽,吃得丑态百出,吃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亚健康。(摘自微信公众号“朝花时文”)
【素材分析】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传统的饮食文明。在饥饿无虞的年代,吃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这无须讳言,但吃不能没有底线没有节制。一饮一啄,虽是细微之处,却可以见出一个人的品行,甚至一个民族的共性。吃出文明,岂不更好?
【速用名言】
1.告诉我你平时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法国美食家 布里亚·萨瓦兰
2.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美国科学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
(特约教师 倪丽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