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引路】立于世,不可否认要为谷粮谋,但一个人的追求若止步于此,就会俗不可耐。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吴向荣海外归来后,选择扎根沙漠,并且一干就是14年,虽然日日与黄沙相伴,做着“看似不高大上”的工作,但他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志向;坚守;人与自然;选择;奉献
从日本留学归国,手拿环境学本科和经济学硕士的文凭,他却选择了一份最难“回本”的工作,驻扎腾格里沙漠基地,和沙漠化斗智斗勇。这位有个性的海归就是吴向荣。14年,他令黄沙开出一片花海,一条南北长约18.5千米,宽为500米~2000米,总面积达3万亩(200公顷)的锁边林绿化带,将腾格里沙漠嚣张东扩的步伐止在贺兰山脚下。
从小生长在内蒙古阿拉善的吴向荣,似乎对治沙有一种情结。他小时候跟着父亲坐上用于“飞播造林”的农用播种机,看着种子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四散开来,好似长了翅膀的精灵,让沙漠有了灵动的活力,这一场景深深刻在他的心底。高三那年,他做了一个看似年少轻狂的决定:去日本留学,学环境学!
从天津出发,坐50个小时的慢船,那是他第一次感受阿拉善区域以外的春天。面对日本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季,吴向荣并没有欣喜,反倒有些沮丧,因为在故乡阿拉善,他最不想过的季节就是春季,日日扬沙、黑尘暴肆虐,几乎见不着蓝天白云。他想,自己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了。那年,正好他的校长听说有人在肯尼亚治沙,便一下子对治沙起了热心,让吴向荣带了些种子回阿拉善种上,还让吴向荣带了几位日本的指导。
吴向荣常常提到:“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事情要做这么长久,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我们要做这么大规模,如果一开始我知道这个事情是这么艰难的话,可能我会选择放弃。”但所有意义非凡的事情都源于开始实践的一刹那。
在与沙漠漫长的厮守中,大家都渐渐离开了阿拉善,只有吴向荣留了下来。
虽然有高学历傍身,但在种树这件事上,当初的吴向荣,的的确确是个门外汉。榆树、胡杨、梭梭、沙拐枣、花棒、杨柴,哪种更容易成活?新疆沙拐枣和内蒙沙拐枣有什么区别?哪种灌溉方式更节约有效?这些年,全凭着一腔热血去拼去闯。基地右侧的一条大道,是吴向荣沙漠种树的起点,每每提及这里他都显得不好意思:“这些树都是2003年种下的,但是基本上都没活下来,所以我一般说自己是从2004年才开始种树的。”
驻扎在阿拉善14年,团队里固定的种树人也才8人,基地周边只有11户农牧民,放眼望去唯有茫茫黄沙相伴。种树、种树、种树,这就是吴向荣的生活。
吴向荣说沙漠不需要被治理,沙漠本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真正需要治理的是沙漠化。因此,吴向荣种植绿化带锁住沙漠的边缘,阻止沙漠的继续扩张,使得沙漠化的区域能够逐渐实现自我生态修复。如今,吳向荣已是中国绿化基金会腾格里沙漠治沙示范基地负责人。在他的宣传下,每年都会有一两千名阿拉善附近的中小学生来到基地体验沙漠、亲自种树。吴向荣还想要在人们心里种一棵树,唤起整个社会的生态认知。他说:“沙漠不可怕,沙漠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沙漠化。”
(特约教师 李凤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