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然后扛着大包小包离去。那时候,我们还在宿舍里做了一个挂历,在毕业前的一个月贴在门背后,宿舍里的成员每天轮流在上面写一段话。我们宿舍里的六个人,在那个挂历上记录下了最后一个月的心情:比如,“今天最后一天考口语,我好紧张。”“苗,今晚一起睡。”……可惜的是,后来这个挂历下落不明了,肯定没丢,可就是不记得被谁收到哪里去了,这样的一份记忆,就真的存在于记忆里了。
也许青春就是这个样子,记住一些,忘掉一些,保留一些,丢掉一些,但所有最珍贵的,一直都会在心里。
三十岁的时候,毕业已经很多年,我还保留着之前留下来的一个习惯——不爱讲心事。
这可能跟大学的生活有关。虽然我和同学的关系很好,他们一直保护我、纵容我,但是回想起来我和他们实际交流相处的机会还是很少。我在央视做少儿节目的状态他们几乎是不了解的,我也不是那种主动将人生所有细节都跟别人分享的人。在央视做节目时,节目组的同事对我也很关心照顾,但他们同样不会了解我在学校的部分。而和最亲近的父母,我们之间是什么都可以分享的。但远隔千里之外,我不会特意提起心事,通常在妈妈问起我好不好的时候说一句“我很好”。
一直以来,确实一切都好。
我有那么多好的学习机会,也遇到很多给我机会的人,就算偶尔有一点小小的心事或者坏情绪,也是不足以给外人看的。在我的生活被分割成各种不同部分的大学生涯里,学校里是一个何炅,电视台里是一个何炅,父母面前又是一个何炅。我在尽力做好每一个我的同时,的确不知道可以跟谁来彻底分享我的内心。我那时固执地认为讲出来的心事和放在心里的时候已经变了样子,被别人听去又加上了他们的理解和观念,所谓“人和人的沟通,有时候没有用”,这句歌词简直就是自己当时的观点写照。
所以,如果真说起想改变的,第一位就是很想有个能够随时倾诉的朋友。其实我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朋友,只是那时的我没顾得上或者说是还不懂得彻底的分享吧!
四十岁的时候,我发现我拥有了一种能力——自我排毒。
我觉得这种能力很适合我,它让我不别扭、不纠结,也不会为难自己和身边的所有人。
在很多事情上,我都试着很快地圆过去,不想麻烦别人来搭救我,因为很忙乱,也没有时间等别人来开解我,所以我就靠自己圆,或者用这件事的成绩圆那件事的压力。
现在的我慢慢地在学习说心事。可能真的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发现自己之前担心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又或者是随着朋友的陪伴越来越深入,懂自己的人也越来越懂,更重要的是自己慢慢领悟了,说心事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懂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这是一种交流、表达和抒发。心事不是说给别人听,是当着别人的面,说给自己听。
人是无时无刻不在成长,我们也许会告别年少青葱,但不等于告别了成长。人一辈子都要保持着一个学习的状态,每一个小小的领悟,每一次愿望的达成,都是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的成长过程。而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人生中一个最美好的毕业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