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姓氏的发展(《宝典千家姓》节选)

时间:2009/11/3 作者: 新雷第一声 热度: 102755

在奴隶社会中,除了王室、贵族、官吏等有姓氏外,一般的奴隶是不需要姓氏的,随便有个名字便于支配就行了。春秋末期,尤其是战国时代,奴隶制度日趋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诞生。由此,奴隶变为雇农,土地出现租种,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为治理手段,他们需要大量的农民为自己种地,而收租记帐和国家纳税又需要农民的姓名。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姓氏大发展的机遇。大量农民、手工业者、矿工等,或以职业为姓氏,或以出生地名为姓氏,或以出生地特产为姓氏,或以山名、水名、木名、花草名、动物名为姓氏。甚至出现以声音、气味、颜色、触觉等为姓氏的现象。除了以名词为姓氏而外,还有的以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数量词等为姓氏。当然,以天干地支、十二月建、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二十八星宿名为姓氏的也不奇怪。这一时期,一直到秦汉,在中华大地上,姓氏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新、奇、美成为姓氏的一大特色,甚至不加分析,乍一听滑稽可笑的姓氏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历史上的姓氏研究,专家学者的目光往往看在某姓氏是某帝王的后代上,某姓氏是某帝王的封赐上,而大大忽略了对绝大多数平民取得姓氏的研究。当然,不排除某帝王或名人的后代沦落为平民,他们或许因为失去地位而失去自己的姓氏,但他们必须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追求一个能让自己生存发展的姓氏空间。

 

关于姓氏的源头,“姓氏说明”中叙述得较为详细,有的甚至从姓字的本义进行训诂,试图解释祖先取姓的依据和严谨态度。有些姓氏的出处采用了传统的说法,有些姓氏的出处则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本节专门讲述姓氏发展后呈现的姿态形式,归纳出它们的属性和范围。当然,祖先取姓时并不会完全考虑到所取姓氏属于哪个范围,这里的归纳分类,也只是为了研究和探索的需要,并不强调某姓一定属于某类。

 

一、帝王名、官名、爵位、封国、食邑地名姓氏:

这类姓氏占姓氏的大多数,所以只举个例说明。

帝王名姓氏就是以帝王的名字为姓氏。如伏、羲、神、农、轩、轩辕、(颛)顼、尧、禹、穆等。

古代官名爵位类姓氏,如公、侯、伯、子、男、乌(以鸟名为官)、宰、相、卿、宦、官、臣、仓(人)、羊(人)、牛(人)、库、令、关、尹、匡、李、里、凌、莫、师、司马、司空、司寇、王官、巫马、宗伯、宗政等。

封国、封地类姓氏更多。如齐、鲁、秦、晋、赵、韩、楚、吴、越、曹、朱、宋、徐、许、卫、蔡、魏、滕、随、陈、卞、戴、翟、葛、过、郝、荆、京、赖、黎、罗、阮、芮、燕、阎、虞、余、遇、苑、钟吾、淳于、孤竹、武罗、武安等。

食邑地类姓氏也很多。如邬、鲍、邴、薄、步、刍、范、冯、蔺、刘、柳、卢、聂、濮、戚、裘、曲、饶、轩丘、颜、杨、余丘、郓等。

所谓食邑地,也叫食采地,就是古代官吏的俸禄供给地。在货币还没有完全流通的时代,国君分封给下级官吏俸禄地。俸禄地的人民要养活指定的官吏。俸禄地的地名本属于当地人民的,由此也被官吏占为自己的姓氏。

另外,还有以父祖辈名字、号、谥号、封号为姓氏的。如周公儿子祭(zhài)伯的后代以祭为姓氏;秦穆公的后人以缪为姓氏;齐桓公的后人以桓为姓氏;晋国大夫狐鞫居,号简伯,后人以简为姓氏;秦大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后人以武安为姓氏等。

 

二、职业类姓氏:

如陶、甄、革、鲍、裘、冶、戈、弓、牧、渔、药、绳、庆、屠、屠羊等。

陶,从事制造陶器。甄,本是制陶用的转轮,这里指制造甄具。革、鲍、裘都是制革产业名词,其中“鲍”还指干鱼加工业。冶指铸造业。戈、弓,从事制造武器。药,从事医药。绳,制绳业。庆,专司庆典礼仪。

另外,还有以工具、农具、用具名等为姓氏的。如刀、俎、耦、chú)、瓮、车、伞、罕、毕等。罕是古代捕鸟的网。毕是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

 

三、山水花草动植物类姓氏:

如岐、岳、汝、江、河、易、菊、梅、菅、蒯、茅、蔺、漆、槐、桑、杨、柳、竹、椿、麻、牛、羊、马、虎、豹、熊、凤、麒、龙、鹿等。

岐,指岐山。水名有汝水、易水。菅,建房屋的草。蒯,制鞋或制绳子的草。蔺,编织席子的草。漆,漆树。凤凰,麒麟和龙,都是传说中的动物。

 

四、声音、味觉、颜色、触觉类和宗教仙道类姓氏:

声音类姓氏,如芈、牟、呼等。

味觉类姓氏,如甘、苦等。

嗅觉类姓氏,如芳、芬、香等。

颜色类姓氏,如青、黄、红、丹、彤、蓝、紫、黑、白、赤、墨等。

触觉类姓氏,如软、柔、坚等。

另外,还有以神、佛、仙、道为姓氏的。如羡、壶、佛、弥、巫等。巫姓,也是古代官名或医生。

 

五、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数量词类姓氏:

动词类姓氏较多,如操、揣、啜、啖、防、束、索(也是名词)、归、到、改、还、谈、扬、植、屠、执、掌等。

形容词类姓氏,如薄、厚、苍、翠、大、高、固、蹇、明等。

代词如吾、汝、伊、我、谁、何等。

副词、介词类姓氏,如且、咸、但、才、亦、可、于、由、尤等。

数量词类姓氏,如四(肆)、五(伍)、七(柒)、九、拾(也是动词)、庹、步、寸等。

 

六、干支、阴阳、五行、八卦、月建、星宿类姓氏:

天干类姓氏,如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戊”没有姓氏记载外,都曾作为姓氏使用。

地支类姓氏,如子、丑、午(仵)、申、酉、亥等。

阴、阳也分别是姓氏。

五行类姓氏,如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是姓氏。

八卦、六十四卦类姓氏,如乾、艮、离、观、晋、节、革、丰、师、贲、履、恒、升、井、随、益、蒙、临、泰、萃、咸、蹇。其中乾、艮、离是八综卦名。

十二月建类姓氏,如建、满、平、定、执、危、成、开、闭。

所谓十二月建,就是阴历十二个月所对应的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比如正月建寅,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子为开,丑为闭;二月建卯,辰除,巳满,午平……开丑,闭寅。依次类推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十二月建除了“除、破、收”不是姓氏外,其余都是姓氏。

二十八星宿类姓氏,如角、亢、房、牛、女、危、室、奎、娄、毕、井、鬼、柳、星、张、轸。二十八宿中的“危”与十二月建中的“危”同字同音。

紫白九星类姓氏,如白、黑、黄、赤、紫。

所谓紫白九星指: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紫白九星是古代天文学名词。

干支、阴阳、八卦、十二月建、二十八宿、紫白九星等,都曾作为古代历法存在于历史上。

这一系列姓氏的产生,大都晚于干支、卦名等出现的时间。如干支出现在殷商甲骨文的记录上,六十四卦名出现在夏商周。因此,取姓时完全不考虑干支名和卦名是不可能的。有的是直接采用干支名、卦名等,有的也只是偶合。

 

七、顺序、方位、四季类姓氏:

如孟、仲、叔、季、第五、东、西、南、中、艮、离、春、夏、秋、冬、腊等。

 

八、情感类姓氏:

如爱、哀、恩、思、念、辜、窦、仇等。

 

九、衣饰、谷物类姓氏:

如服饰类有衣、冠、舄(读xì,鞋子)、服、裘等。谷物类有谷、粟、栗、豆、麦、米等。

 

十、身体类姓氏:

如首、发、毛、耳、牙、掌、要、腰、足、肩等

 

十一、稀有姓氏:

如宰、零、坑、轱(读kū)、、屠羊、马矢等。

 

十二、一字多音姓氏。这类姓氏或受方言影响,或因忌讳、避仇等原因,形成一姓多音,即一字多姓:

     qín            dí            chán           kuí

                                                

     tán            zhái           tán            wěi

 

     gài            gōu           huán            lè

                                                

     gě             gòu           xún            yuè

 

     xiāng         chī            shào           dān

                                                 

     xiàng         xī             zhào           shàn

 

十三、同音相近姓氏:

这类姓氏也较多,只举个例说明。如:

“谈”音姓有谈、谭、檀、镡、覃等。

“吉”音姓有吉、、藉、籍、及、戢、集等。

“齐”音姓有齐、奇、祁、祈、歧、亓、麒、蕲、綦等。

“西”音姓有西、羲、息、郗、奚、析等。

“易”音姓有易、亦、益、翼、艺、裔、义、奕、弋、羿等。

 

以上姓氏的分类只是大范围的概括,由于姓氏的多样性,不可能详细划分。

 

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自然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信息。姓氏的发展,也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在姓氏发展过程中,一些常见姓氏所包含的意义容易理解,而一些稀有姓氏的含义则更为深奥。这里选取一些稀有姓氏加以分析和探索。

 

一、姓氏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信息。

如芈姓和牟姓。芈,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取姓芈,是楚国的祖先。牟,姓氏说明中解释:“古代有牟子国,相传是祝融氏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这里巧合的是,陆终也是祝融氏的后代。也就是说,芈姓和牟姓是同一个祖先。他们为什么一个取“芈”为姓?一个为什么叫“牟子国”?

 

从姓字本身的含义看,“芈”本是指羊的叫声。因这个字已被作为姓字,后人把羊的叫声“芈”加口旁以示区别。“牟”字也是同理。“牟”的上部本为“口”字演化,后人为了把牛的叫声和姓字区别,又另加口旁。这两个姓字可能是远古部落的名字,他们分别以养羊和养牛为主要产业;也可能是古代官名“羊人”和“牛人”,以官名为姓氏。而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再以“羊”或“牛”为姓氏了呢?这要根据他们的生存环境来推理,与“芈”、“ 牟”姓居住在一起的还有另一个姓氏“熊”。

 

熊姓,是黄帝时有熊氏的后代。后来的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国,也是楚国的祖先,子孙以熊为姓氏。这似乎与前面说的芈姓是楚国祖先相矛盾,其实,芈姓封国在先,熊姓封国在后。但他们也许本来同居楚国。如果是这样,羊姓改芈姓就不奇怪了。因为“羊”和“熊”生活在一起,自然产生不安全感。羊代表食草类动物,熊则代表食肉类动物。羊改芈,熊只听见声音而不见形体,想伤害是做不到的。由此推理,羊姓、牛姓如果和虎姓、豹姓、熊姓居住在一起,特别是羊姓人和屠羊复姓人住在一起,改声音姓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安全”的措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先人取姓的智慧。当然,也不是所有羊姓、牛姓人都改姓,改姓只是在某个区域范围。

 

然而,古代这个“改姓故事”似乎还有没结束,又有熊姓改罗姓。“姓氏说明”:罗姓,源出熊姓。一说是祝融氏后代。春秋有罗国,最终为楚所灭。为什么有熊姓后代改罗姓呢?罗的本义是捕鸟的网,周朝有罗氏官,掌管捕鸟雀。可能是熊姓后人见羊姓改芈姓求得了生存发展,也揣度改姓,吃不到地上走的就要想法吃天上飞的,因此改姓罗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不是所有罗姓都是由熊姓改来,也不是所有熊姓都改罗姓。

 

二、姓氏具备职业特色。

坑姓。今天看来,这个姓不可思议,但在古代却很自然。这可能是开采冶炼五金矿藏者的姓氏,不管是搞铜矿还是搞铁矿的人家,都叫“坑户”,采矿的人可能古代就叫“坑人”。在古代,这些人地位低下,根本没有姓氏,直到政府对他们采取税收,登记他们的姓名却又没有姓氏的时候,匆忙中取“坑”为姓是可以理解的。又有南方茶叶产地多以“坑”取名,如“焦坑”、“曾坑”等,或许有的茶农也取坑姓。

tōu,音偷)姓。这个姓乍一听显得滑稽,但在历史上确有其姓。,是一种自然黄铜矿石,铜的含量非常高,采到后就是铜的颜色,敲击起来声音和铜一样。以采卖这种矿石为职业的人,古代可能被称为“人”。唐朝诗人元稹还为此写过一首诗:“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政府对这些人收税时,若没有姓氏,就可能给他们取“”姓。

轱(kū,音哭)姓。这个姓氏让人一听就会感到惊讶,但它本是古代一种车名。现在已不知道这种车是什么样子了,而发明这种车的人就以车名为姓氏。发明家的居处有一座山,山名也叫轱(哭)山。

 

三、姓氏具有官名和职位特色。

宰姓。在远古时代,“太宰”也许是帝王以下第一位要职,因为每年数次的祭祀活动必须屠宰牲畜。而专门屠宰祭祀牲畜的人又不同于一般的屠宰者。太宰既需要有威望,又需要有胆量,也应该掌握一套屠宰绝技,更应该懂得不同类别的祭祀仪式和程序。在部落或国家中,太宰的地位仅次于部落首领或国王。这个官职,后来演变为宰相,是帝王执政的直接依赖,与“屠宰”渐渐脱钩,出现一个新名词“主宰”。主宰,既是“主”,也是“宰”。是“统”和“治”的合称。

 

四、姓氏具备多重含义。

马矢,复姓。矢,同“屎”。马矢,即马粪。如果这样理解,此姓岂不可笑?但在古代方言中,矢也指箭。古代造箭,竹子造的叫箭,用木头造的叫矢。箭与矢,各地叫法也不同,据《方言》记载:“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侯(读hóu),关西曰箭。”马矢这个姓,似乎与训马造箭有关,或许与骑马射箭有关,所指至少是两种技能兼备的人。就是说,这个姓氏的始祖或许是技能高超的猎手,或许是既训马又造箭的人,或许是这几种技能都具备的人。

 

五、姓氏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窦姓。出自姒姓,禹的后代。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就意味着把许多部落统一为一个国家,可想而知,治国经验是非常少的,政权的稳定性也差。夏天子传到相这个帝王时,政权就易手了。据说是后羿看到夏王腐败,就取而代之,成为新帝王。传说相失去政权时,王后缗(mín)已有身孕,在王室政变的混乱中,她从窦(地穴)逃出,可见夏王室早已为自己准备了逃难之路。缗逃到了有仍氏部落,生了儿子叫少康,少康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杼,一个叫龙。后来后羿被大臣寒浞(zhuó)所杀,少康入朝继承帝位,杼和龙留在有仍氏,遂以窦为姓氏,来纪念先人(祖母)历经的磨难。

辜姓。辜的本义是罪,以“罪”作为姓氏是难以理解的。虽有正史记载出自林姓,但这个姓氏也不排除有孤竹氏的后代改来。因为林姓祖先比干和孤竹君儿子伯夷、叔齐都是商末贤臣。孤竹国是商朝的封国,故地在今河北卢龙县境内。据说孤竹君的儿子都很忠孝,伯夷和叔齐两位哥哥见父王疼爱弟弟,并有意传位给他,就主动离国隐居到首阳山。在周武王出征讨伐商纣王的路上,伯夷和叔齐拦马劝谏。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伯夷和叔齐的后代认为上不能保国,下不能保家,对不起先祖,这也是他们的罪过,有可能把“孤竹”姓改为辜姓。

 

六、姓氏具有土特产或特殊标志含义。

菅姓。这个姓显然是古代菅草产地的姓氏。菅草,是建房的优质材料。菅草杆坚,叶长而韧,耐腐烂。几十年前在北方农村还有使用,所建的房屋冬暖夏凉。在靠山吃山的自然生活环境下,菅草产地的平民以采集、加工、贩运菅草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政府需要他们提供姓氏时,取菅为姓是很自然的。古代有地名菅,属春秋时宋国,在今山东金乡、成武县境内。

蒲姓。蒲是一种水生植物,是制造席子、扇子等的原料。以种植、采集或制造蒲具为职业的人,有可能取蒲为姓。另外,古代有苻姓,因为他家的蒲长得特别高,人都称其为蒲家,姓氏自然改蒲姓。

柏姓。此姓有可能是聚集而居的族人,因居住地有高大古老的柏树而取柏姓。

 

七、帝王指定的姓氏含义诡秘。

夏姓。“姓氏说明”中解释,周朝时封夏朝帝王的后代于杞国,那些虽是夏的臣民但没有得到分封的,以夏为姓氏。这是平民得姓氏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姓氏可以人为地把一部分人圈定在某个范围。而这个范围也界定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地位。

邱姓。本有丘姓,但自清朝雍正皇帝的一道圣谕以后,就再也没有丘姓了。清雍正三年,皇帝诏书,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并加“邑”旁为邱。姓氏和地名都作“邱”。 丘,本为山丘。邑,本指古代城镇。皇帝是否有意要在全国所有山丘之地都建城镇呢?显然是不可能的。皇帝的旨意很可能是要改丘姓。“丘”与“兵”相关。古代戏称“兵”为“丘八”。丘暗示无腿之兵,在招募和选拔官兵上,如果遇“丘”姓就会有疑惑,因为古代人,包括皇帝都是很迷信的。为改一个姓或字,皇帝亲自下诏书,实属古今罕见的情况。

 

    姓氏的含义是丰富多采的,其中不乏深刻的道理。任何姓氏的存在都有其历史背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此,我们尊重所有姓氏,如同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祖先一样。, ,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五、姓氏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窦姓。出自姒姓,禹的后代。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就意味着把许多部落统一为一个国家,可想而知,治国经验是非常少的,政权的稳定性也差。夏天子传到相这个帝王时,政权就易手了。据说是后羿看到夏王腐败,就取而代之,成为新帝王。传说相失去政权时,王后缗(mín)已有身孕,在王室政变的混乱中,她从窦(地穴)逃出,可见夏王室早已为自己准备了逃难之路。缗逃到了有仍氏部落,生了儿子叫少康,少康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杼,一个叫龙。后来后羿被大臣寒浞(zhuó)所杀,少康入朝继承帝位,杼和龙留在有仍氏,遂以窦为姓氏,来纪念先人(祖母)历经的磨难。

辜姓。辜的本义是罪,以“罪”作为姓氏是难以理解的。虽有正史记载出自林姓,但这个姓氏也不排除有孤竹氏的后代改来。因为林姓祖先比干和孤竹君儿子伯夷、叔齐都是商末贤臣。孤竹国是商朝的封国,故地在今河北卢龙县境内。据说孤竹君的儿子都很忠孝,伯夷和叔齐两位哥哥见父王疼爱弟弟,并有意传位给他,就主动离国隐居到首阳山。在周武王出征讨伐商纣王的路上,伯夷和叔齐拦马劝谏。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伯夷和叔齐的后代认为上不能保国,下不能保家,对不起先祖,这也是他们的罪过,有可能把“孤竹”姓改为辜姓。

 

六、姓氏具有土特产或特殊标志含义。

菅姓。这个姓显然是古代菅草产地的姓氏。菅草,是建房的优质材料。菅草杆坚,叶长而韧,耐腐烂。几十年前在北方农村还有使用,所建的房屋冬暖夏凉。在靠山吃山的自然生活环境下,菅草产地的平民以采集、加工、贩运菅草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政府需要他们提供姓氏时,取菅为姓是很自然的。古代有地名菅,属春秋时宋国,在今山东金乡、成武县境内。

蒲姓。蒲是一种水生植物,是制造席子、扇子等的原料。以种植、采集或制造蒲具为职业的人,有可能取蒲为姓。另外,古代有苻姓,因为他家的蒲长得特别高,人都称其为蒲家,姓氏自然改蒲姓。

柏姓。此姓有可能是聚集而居的族人,因居住地有高大古老的柏树而取柏姓。

 

七、帝王指定的姓氏含义诡秘。

夏姓。“姓氏说明”中解释,周朝时封夏朝帝王的后代于杞国,那些虽是夏的臣民但没有得到分封的,以夏为姓氏。这是平民得姓氏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姓氏可以人为地把一部分人圈定在某个范围。而这个范围也界定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地位。

邱姓。本有丘姓,但自清朝雍正皇帝的一道圣谕以后,就再也没有丘姓了。清雍正三年,皇帝诏书,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并加“邑”旁为邱。姓氏和地名都作“邱”。 丘,本为山丘。邑,本指古代城镇。皇帝是否有意要在全国所有山丘之地都建城镇呢?显然是不可能的。皇帝的旨意很可能是要改丘姓。“丘”与“兵”相关。古代戏称“兵”为“丘八”。丘暗示无腿之兵,在招募和选拔官兵上,如果遇“丘”姓就会有疑惑,因为古代人,包括皇帝都是很迷信的。为改一个姓或字,皇帝亲自下诏书,实属古今罕见的情况。

 

    姓氏的含义是丰富多采的,其中不乏深刻的道理。任何姓氏的存在都有其历史背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此,我们尊重所有姓氏,如同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祖先一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