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的事,就在前一天稍做准备吧
经费结算等事务性工作,或是问题报告、学习、收拾房间等事情,总会让人忍不住想拖延,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烦恼呢?
想要迅速不拖延地完成这些事情吗?诀窍就隐藏在前一天。
比如,在工作方面,应在前一天下班前稍做准备;在私人生活方面,则应在睡觉前稍微准备一下。
以经费结算为例,我们可以在前一天下班前先输入第一个条目,或把收据之类的物品整理好,放在办公桌抽屉里最显眼的位置。
若是问题报告,就先和上司预约好汇报时间。
若是资格考试,就打开复习资料,并在旁边放好笔等文具后再睡觉。
若是收拾房间,就在前一天晚上先扔掉两三个不需要的东西,并简单地整理一下将要收拾的房间,以方便第二天的清扫。
仅需这些行动,就能让原本容易拖延的事情变得更容易下手。
这个办法在处理那些需要动脑筋的复杂工作,或是初次接触的新项目时,尤其有效。
在制订企划案和战略案时,可以把想添加的内容记下来,并大致浏览用作参考的过往资料,建立撰写概要时需要用到的新文档,并保存在电脑桌面上。
可能你会感到不可思议,觉得“就只有这些吗”?其实这么做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能够降低行动的难度。
这和刚刚我们提到的“10秒行动”异曲同工,只稍微有所行动,让不擅长接受“未知”事物的大脑感觉这个行动其实是“已知”,就可以避免与大脑想要维持现状的防卫本能产生冲突。
二是缩短了物理访问时间。
在已经事前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继续行动了。在产生“好麻烦啊”“今天还是算了吧”等多余的想法之前,我们的双手其实就已经动起来了,因此能大幅减少拖延的情况发生。
这么做还有一项额外优势,那就是在稍做准备后再进入梦乡时,我们的想法会被不断完善,甚至孕育出新的点子。
大脑会在睡眠期间整理当天的所见所闻,并在这个过程中唤起到此为止积累下来的信息和记忆,这些内容在脑中融合后,就可能迸发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点子。
由此可见,在前一天稍做准备,不仅可以强化行动力,还能带来额外的好处。
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所以请一定要实践一下。
工作中断时,应写下重新开始时的最初任务
聚精会神工作的时候,偏偏有人来搭话。
最忙的时候,突然有客人来访或电话打进来,不得已只好中断工作。
午休起来后,迟迟进入不了工作状态。
…………
注意力一旦中斷,就很难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虽然心里想着赶紧重新进入状态,结果不是上网浏览一下新闻,就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新邮件进来……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实际上,想要顺利地重新开始中断的工作,是需要一点诀窍的。
那就是事先做好备忘录,把重新开始后马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非常简单,却能帮助你在重新开始的时候瞬间找回注意力。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被打断工作后,之所以无法马上集中注意力,就是因为不知道“重新开始的时候该做什么”。
特别是在办公室中,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持续做同一项工作的情况,大多数人都要多线程处理好几项工作。因此,一旦工作中断,很容易陷入“不知该从哪件事着手”的困境。
这种困境和注意力不集中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能够事先为自己明确一道“从某件事着手继续做”的指令,那么即便工作被打断,也能不带困惑地迅速回到原有的工作状态。
如果因种种原因不得不中断工作,那么只要在备忘便笺上注明回来后要做的事项即可。
我把这种备忘录起了个名字,叫作“10秒指令备忘录”。
“10秒指令备忘录”的效果已经得到了脑科学的证明,因为当人们遵照备忘录行动时,侧坐核能够得到有效的刺激。
如前所述,刺激侧坐核并分泌多巴胺的秘诀就是“先行动”,重新开始被打断的工作时的情形也是如此。
顺便说一下,备忘录的写法也有诀窍。
现在马上读桌上的书。
现在马上给A先生回信。
现在马上读第××页。
…………
诸如此类,要按照“现在马上××”的格式写。这样一来,即便中途被打断,也能顺利地重新捡起原来的工作。
另外,建议把“10秒指令备忘录”贴在电脑的鼠标或者显示器等地方,以便一回到工作岗位就立即能够看到。
如果是平时不使用电脑的人,则建议把备忘录贴在桌子或者工作台的正中间、桌垫上等比较容易看见的地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