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战略框架之下,“适度进口”与其余4句话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不能把农产品贸易排除在解决食物安全问题的政策选项之外,而是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进口对国家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宏观层面对“开篇之问”的基本观点和积极回应。为此,必须系统把握这5句话的内在逻辑,统筹处理好进口贸易与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关系,该保的坚决保、该放的有序放、该进的适度进,做到长短结合、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关键是要平衡好进口和国内生产、库存、消费各个环节,重点是要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强化国际产业链和稳定供应链战略布局上下功夫,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输入性风险管控,主动出击分散积聚风险,未雨绸缪化解潜在威胁。从而实现紧缺品种可替代、來源渠道可拓展、供应链条有韧性,提升供需双向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发展中大国,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人民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淡水资源,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从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出发,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主动扩大同世界各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既是构建新时代对外农业贸易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