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用花瓣染指甲的方法在中国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还是国外传过来的。晋人嵇含在其所著《南方草木状》中记载:“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与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这里所说的“大秦”,即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南海(郡)则指今天的广州一带。然而,文中所说的指甲花,并不是凤仙花,而是一种原产于北非、西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的木本植物,中文名为散沫花,也称为海娜花。在古代的波斯王國和印度、埃及等地,女性常用海娜花来染指甲、头发等。此后,这种用花染指甲的习俗随中亚地区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传到中原地区。
但海娜是热带灌木,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无法生长,因此,古代爱美的女性就因地制宜,用中国本土的凤仙花染指甲,并按照先民对指甲花的叫法,称其为“海娜”。新疆、甘肃乃至山西、陕西等地的人至今仍将凤仙花称为“海娜”。此后,民间也将凤仙花称为指甲草,也是为了区别它与作为木本植物的指甲花。南宋笔记大家周密在其《癸辛杂识续集上·金凤染甲》中说:“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根据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中的相关内容,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染甲习俗始于宋代。但更可能的是,至少在中唐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从定居中国的中亚妇女那里学到了这种方法,并加以实践。


最新评论